
练唱歌的发声方法
练唱歌的发声方法要掌握正确的气息方法、练习肺活量、进行发声练习、熟练演唱技巧。
正确的气息方法:身体站成一条线,双手轻放在腹部,用力的吸气,吸气时肩膀和胸部保持水平不动,腹部微凸,气沉至丹田。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缓呼的练习。
练习肺活量:要用气息唱歌,就要有足够的肺活量,否则遇到长音容易断,肺活量要靠多运动来训练。
发声练习:练习哼唱时,牙关要放松,不要咬在一起,口腔要空,留出可以含下一颗糖果大小的空间,气息要通,哼唱时鼻翼有震动感,鼻孔要扩张。
演唱技巧:唱歌时嘴巴尽量张大,换气时用嘴巴吸气,不要用鼻子吸气;用腹部的力气唱歌,尽量唱圆音,不可用喉咙硬唱;唱高音时,注意把眉毛抬高,冥想声音从头顶发出;唱低音时,挺起胸,冥想声音从胸腔发出。
丹田唱法:
先练放松全身,然后呼吸的时候尝试吸气的时候肺部扩充,呼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如此循环熟练,每次唱歌的时候发音不要从嗓子里面把气压出来,而是用小腹的力量把腹部的气体挤压出来,这样长期以往的训练下去,就能够做到正确的换气。
丹田被称为气之海,是人体经脉中最重要的一个穴位之一,意守丹田可以逐渐培养元气。
声音产生需要有振动体、媒介和听声音耳膜。当物体被打击而产生振动时,促使媒介产生了波纹,叫音波。这种音波由媒介传入人的耳膜成为声音。
一个发音体在振动发音时,它除了能发出一基音外,还能同时发出一些微小的泛音。例如:a弦振动率是400,当它的微波传到某一个每秒振动440次的物体时,这一物体受到振动的影响,才会引起共振,产生共鸣。
人体共鸣形成的过程是,从歌唱发声到利用人体内很多可以产生共鸣的空间,使气息冲击声带而出现了基音。这个基音虽然很微弱,但是它一进入人体固有的共鸣空间之后,就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声波共振,于是出现优美、悦耳的歌声来。共鸣的使用能够扩大音响效果,同时还可以美化声音。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