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现代人的行为和思想更自由,或者说是因为社会制度形态更自由。
过去那个年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结婚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般。
如果有一个人不这样做,估计光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了。然而现在社会中有人不结婚、即使也有人风言风语地议论,也只是小部分人,并且只是偶尔才会有的情况。
多数人已经不去管别人家的事情了,或者说他们也管不了,因为自己家可能也一样有不想结婚的年轻人。大家都差不多,就不存在谁议论谁了。
而且被议论的人也多半不在乎被指点了,毕竟人家也不可能指着他的鼻子说什么,背后那些议论完全可以当做没听见,当做不知道、当做没人说。
解决了这个社会性的压力,人们的自主选择和自我意识就会更加强烈。
父母一辈的也变得豁达了,开明了,甚至爷爷奶奶辈的人、也没有从前那样刻板教条封建了,很多人都不再把婚姻当成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人生大事了。
同时,旧时代的女人几乎都是依靠男人生活,他们不能抛头露面,不能自己去赚钱,只能靠婚姻来改变命运,或者说靠婚姻去生存。
即使他们不想嫁人不想结婚、也要找一个男人依靠,不然她的人生可能就会比较悲惨。
而现在的女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这也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社会舆论和道德观念的转变,其实是导致更多人不愿结婚的第一因素,他们的不愿其实也就是敢于不愿敢于不结婚。
当然接下来还有一些具体原因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想结婚。
如果站到男方的角度说,结婚对他们会有很大的经济压力。
一般都需要买房买车,还有彩礼,还要办婚礼。
当然个别女方家庭条件比较好、又不计较男方的条件,就不会有这个压力。
只是很多人还有面子压力,男方觉得自己什么都靠女方,有点志气的就会觉得不愿意。
总之,大部分男人结婚、彩礼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车子房子也是一大笔钱。
办婚礼,谢媒人,认亲戚,七七八八要花出去的钱算在一起,反正不是一笔小开支。
这些钱不花,又不太现实,一来女方多半不同意不满意,二来男方也会觉得在亲朋好友那里没面子。
大家喜欢比来比去,没有不内卷的、只有卷得更厉害的,所以因为经济压力拖着不结婚的人一大把人。
其次是个性和思维方式的问题。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大家都是父母宠大的孩子。
大部分年轻人都比较自私,也不会照顾别人,甚至照顾不好自己。
生活上可能经常只会先想到自己,情绪上也会先照顾自己,反正就是比较自我。
而结婚意味着两个人要互相迁就,包容,还要照顾,承担,有责任有义务。
还要放弃一些自由和自我,失去很多自我空间。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极不愿意妥协的问题。
还有一点,是因为网络传播简单,大家接触到的信息比较多。
于是关于婚姻的负面信息也都看到了不少,大家容易下意识去放大那些负面案例。
或许是觉得社会就这样了,大家思想意识开放了,对待感情也不那么看重了,所以婚姻也不牢固,在一起可能都是有所图。
要是图人也就算了,要是图财那可能就有些麻烦和危险。
所以遇不到知根知底的人、遇不到特别可靠的人,大家都会多一个心眼儿,不敢随便走进婚姻的殿堂。
如果自己拥有的再多一点,那就更为谨慎一些了。
其实说男人和女人之间有什么仇视和怨怼,其实也不存在。
毕竟那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但是大家的爱情观都开放了是必然的。
所以大家几乎都有前任,几乎都有旧爱,走进婚姻中了可能还会守不住那种平淡。
容易轻而易举放纵自己,放任自己,再去寻找婚外的新鲜感。
很多人可能会说,两个人可以努力赚钱买房,努力跟赚钱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农民伯伯不努力吗?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不也就过一个温饱而已,不排除有很厉害的人存在,但是我们大部分都只是普通人而已。这个问题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希望未来推行的政策,对该问题有所改善。
其次现代人不结婚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人,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因为随着时代变化,现在的人观念跟以前不一样了,很多父母的催婚令不再有,现在的父母会更多的听从孩子的意见,给孩子恋爱自由,但是这样也间接的导致了很多人,因为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人而一直在等待。其次人们对于婚姻的主观意愿大大降低了。又或者说,在一个高度城市化的时代,婚姻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过去,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经济上无法独立,而男性生活能力低,很多男生不找媳妇儿就吃不上热乎饭,但现在呢,外卖、家政、保洁、购物基本上全能线上搞定,这些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服务,基本上把伴侣分工照顾家庭的功能都给替代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在追求事业的同时,却忽视了爱情。此外,由于人口流动,许多城市的高级知识分子选择单身,因为他们周围的许多人有很大的文化代沟,这加剧了沟通困难,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择偶。
在婚姻的观念里,男人觉得结婚是男人吃亏了,而女人觉得结婚是女人吃亏了。既然不是双赢,那为什么还要结婚?在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婚姻和未来伴侣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更期待和伴侣有精神上的共鸣,两个人可以一起进步,彼此忠诚,有话聊有情趣。所以与其仓促结婚,还不如单身的好。
在中国这个国家,不婚不育始终是属于非主流。95、00后可能会晚婚晚育,大规模用脚投票,做到不婚不育就不好说。
但是,不婚不育的观念会成为主流。
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大致标签无非以下几种,仔细分析会发现每一种似乎都没有结婚生育的必要性:
要么是经济压力大,连在一二线城市立足目前都做不到,这样的人基本不会生育;要么经济方面尚可,但这样的人往往不想结婚生子,因为很可能会严重影响自己现有生活水平;要么经济不是问题,但是很在意自己的精神需求,这样的人对世俗的东西不以为意;要么经济上很强,但这样的人很怕婚姻引起的经济纠纷。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很多事物很憧憬,但尝试这件事情可能有一些风险和副作用,当这种风险和副作用足够大时,我们宁愿不尝试新东西,而缩在自己狭小但温暖的小世界。
爱情与婚姻就是如此。
现在其实有两种很主流的价值观,一是高嫁高娶,这体现出我们都不愿意吃亏。现实中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150的女生喜欢175以上的男生,表示175以下概不考虑;但你去问175的男生人家又喜欢160以上的女生;而你去问160以上的女生人家又喜欢180的男生....但是180男生毕竟是极少数。所以你会发现在婚恋领域马太效应极其明显,无论男女,大家其实只对那少数的人感兴趣,如果不能找到少数优质的人,宁愿不找。
二是警惕性都很重,大家的互信度很低。有人担心对方家暴、有人担心对方脾气不好、有人担心对方财力不行、有人担心对方过度美颜、有人担心遇到恶婆婆、有人担心天价彩礼、有人担心婚后财产...而现在的一二线城市本就是陌生人模式,你对对方知之甚少,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开盲盒模式很大程度影响了大家对婚姻的向往。所以结婚的人往往要么是同学,有感情基础且有一定了解,要么是有靠谱中间人在小范围内撮合,这也导致相亲的市场化很弱。
所以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整体环境,决定了大家结婚率低离婚率高。如果再扯上孩子,那带孩子、补习班等一系列破事更是接踵而至,对于在意个人感受的新时代年轻人,更是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