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的学术观点
追求真理的品性(理性)是智慧道德的根本,一个民族先进与落后的深层原因在于理性的高低。只有理性能够拯救中国和人类。教育的首务应是培养学生的理性品质,其次才是专业知识。道德和思维有本质上的联系,道德上的判断和创新,靠的是独立思考能力。
目前国内的道德和学术滑坡,出于内在原因而不是“社会转型”。 划分的母项和子项是单独、集合概念。语言学上,测得现代形声字声符表音率约为93%,形符表义率为91.2%。调查发现重庆亲属称谓出现父系母系合流趋简的某些倾向,受外来平等文化的影响。认为四川方言中的“着”是一个虚化不足的“被害动式”,反映着汉语被动标志形成的历史。用“声象”来表示语音对意义的象征作用。通过考察动物“语言”与命名实验等,认为最早的词起源时,其音义原则上有联系。认为联绵词大多数是由合成词失去语素义变来的。提出“名素分析法”并用之测得汉语动物命名对圆形意象的偏好。
认为汉语动物命名有联系、区别、美和简洁四原则。中国传统动物名称的切分和所指反映了思维的具体性、浅表性和模糊性。把术语按理性成分的多少,分为想象性、经验性和科学性术语,中国传统思维产生的是前二种术语,不确切的思维阻碍科学发展。
提出“词义的褒贬度”概念,调查统计了几十个词语的褒贬度。
研究《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的道德语言,发现它们表现了强势中心等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