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拜旦为什么要在奥林匹克百年纪念讲话中使用象征手法?
1、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顾拜旦的演讲始终围绕着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阐释,让人们对于奥林匹克精神有一种在场感受。此外,在演讲中,他使用了第一人称我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广大听众,很好地拉近了演说者与听众的距离,让听众强烈地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是大家共同的事业。
2、诗歌般的语言
优美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于投身奥林匹克事业的真诚和执着,洋溢着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振奋了人们的心,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在演说最后,顾拜旦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抒情方式向人们表达了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顾拜旦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运动,为了把一种充满活力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顾拜旦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潜心钻研同时代的不同教育体系和古希腊的历史。1894年,他召集了第一次国际体育大会,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提出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顾拜旦发表了著名散文诗作《体育颂》。在这篇诗作中,他充满激情地讴歌了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高度评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讽刺和批判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主导思想是“体育就是正义”“体育就是进步”“体育就是和平”。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的演讲。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