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全所有在职职工5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7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6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洪朝生、佟振合、陈创天、周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吴以成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李嫕 刘静 李青 王乃兴 王雪松 高云华 傅文甫 付绍云 李如康 胡章贵 贺军辉 杨鲁伟 汪鹏飞 师文生 牛忠伟 张铁锐 陈勇 桂林 伍继浩 耿建新 王树涛 资料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姓名 学历职称入选时间梁惊涛 博士 研究员 1997 吴骊珠 博士 研究员 2001 王树涛 博士 研究员 2014罗二仓 博士 研究员 2006 黄 勇 博士 研究员 1999 师文生 博士 研究员 2010 资料来源: 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全所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组。此外,理化所部署落实“十二五”科研装备规划,建立了以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包括仪器测试中心、精密加工中心、低温计量站)、低温材料力学检测组、抗菌材料检测中心等公用科技平台。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航天低温推进剂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温生物医学工程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热力过程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所级重点实验室:理化技术研究所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馆藏资源 理化所图书馆始建于1975年,是在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图书馆和低温技术实验中心图书馆基础上建立的。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图书馆官网显示,理化所图书馆以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类书刊为收藏重点,馆藏近5万册。其中中外文期刊(合订本)逾3万册,中外文图书近2万册。收藏历届研究生、博士生学位论文1100余册,平均每年以100本左右递增,订购报纸9份。除纸本书刊外,依托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在科学院内开通的30多种数据库外并参加全院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购买开通了ACS、AIP、RSC、OSA、Elsevier、Wiley-Blackwell六个国外全文数据库和中文万方数据库;已与中国国内有关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 设备设施 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仪器测试中心拥有600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可从事分子结构、分子量、材料形貌、颗粒尺寸、光谱与光学性能等的测试与表征,如为有机材料、晶体材料及微纳米结构提供性能表征;其他中心可从事机械设计与加工、低温计量与检测、抗菌检测与评价等。并且理化所大中型仪器已加入 “中关村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北京地区机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并纳入“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测试中心和抗菌材料检测中心加入了北京市分析测试服务联盟。 在加强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同时,理化所还根据学科特色、领域发展、技术需求等新组建了若干专业技术平台,如: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器件的研究平台、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研究平台、深紫外激光光化学反应仪与在线检测系统、有机聚合物集成光子学器件及加工中心、纳米尺度激光诱导过程实时检测系统。
该所课题组公用仪器设备:太阳能行动计划仪器平台,纳米光子学超细微加工系统,高、低温热膨胀性能测试仪,低温比热测试仪,Seebeck系数测试仪,低温电导/电阻测试仪,热导测试设备,低温动态疲劳试验机,低温冲击试验机,低温力学试验机,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等。 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多年来,理化所通过参与大科学工程建设、联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以及高水平人才培养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在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低温工程与技术、光化学与功能材料等领域与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实质性国际交流与合作,签署了近20项所级国际科技合作协议,先后有10余位专家在相关国际组织中任职,每年科研人员学术交流出访与来访保持在100人次左右,在争取国际大科学工程科技资源、合作研究重大科技问题、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于2013年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各方合作
北美合作方面:理化所积极参与了美国与加拿大发起的三十米望远镜(TMT)国际科学计划,相关研究被TMT项目组列为钠信标激光器首选方案。同时,在天文望远镜用制冷机方面也得到了外方密切关注。理化所与美国乔治城大学合作共同开展了微反应器中光化学反应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联合发表SCI论文29 篇,成功举办第二十五届国际光化学研讨会。
欧盟国家和地区合作方面:理化所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签署了 “LHC热暂态过程研究”国际合作协议,建立了大型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的热暂态过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参加了LHC超导磁体的首轮降温调试实验,联合发表论文十余篇。理化所承担了欧盟第六科技框架计划项目——“氢能加注站验证手册”,初步形成国际加氢站的批准程序、技术验证方法、标准与规范。理化所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合作,开展了载药羟基磷灰石(HA) 微球的制备、控释、中试生产及在骨齿修复的应用研究。
俄罗斯合作方面:理化所与俄罗斯科学院就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制备和表征开展了长期合作,先后签署了3次有关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合作协议。理化所与俄罗斯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学与材料研究所(ISMAN研究所)在纳米陶瓷材料制备方面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消化吸收俄方先进技术,原位制备了高耐磨性复合陶瓷材料,在热工炉窑节能方面得到示范应用。
亚洲发达国家合作方面:理化所与日本大阪大学成立了“中日先进光子技术联合实验室”,合作承担了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非线性光子学研究项目,突破了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纳米结构时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为中国承担的国家“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光子束超衍射纳米加工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香港地区合作方面:理化所与香港地区联合成立了“功能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和“新材料合成和检测联合实验室”2个中科院-香港联合实验室,共同承担了多项国家973、863、科技部国际合作等研究课题和联合实验室裘槎基金项目,联合发表了近100余篇SCI收录、影响因子大于3.0的文章。在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OLED)、纳米材料和器件方面取得一批重要进展。 获奖、举办会议情况 国际组织、会议及奖励:理化所积极推荐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组织,有10余位高水平专家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组织中任职,先后成功举办第11届有机非线性光学国际会议、第16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暨第14届国际汽相和外延生长会议、中日电子材料研讨会、第25届国际光化学会议等高水平国际会议。在国际奖励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洪朝生院士被授予Samuel C. Collins奖(国际低温工程领域杰出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创天荣获Laudise奖(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