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评价科举制,谈谈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影响

 我来答
守一蝎28
2023-06-27 · 超过139用户关注了TA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1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3万
展开全部

评价科举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影响如下::

科举考试制度之前的世袭制选拔官员的方法不利于皇权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发展,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弊端日益暴露。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僵化,它对社会也带来不少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科举制度在其实行之初表现出以下的积极意义:

第一,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收归朝廷,有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

第二,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使官僚队伍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根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能调动地主阶级,尤其是中小地主阶层子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从下层吸收人才参加各级统治机构,不仅改变了封建政府中的官更成分结构,使官僚队伍保持一定的活力,提高统治效能,而且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上下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笼络下层士大夫,吸纳天下英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五,科举考试还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影响社会风尚。边疆各民族政权也相继效仿,通过科举考试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消极作用:随着科举制的实行和社会变化,科举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第一,科举诱使士人死读书禁锢士人思想,一味寻章摘句,不务实学,而录取名额有限,也使一些人才落第,清代文学家吴敬样、蒲松龄就屡试不第。

第二,由于考试竞争激烈,富家子弟走邪道、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科场丑闻度禁不止。明清八股取士,更是压抑人才。讲关系、重门第乃至贿赂公行,科举为有钱有势者所垄断:至于应试科举之作弊,自唐以来也未能免,渐积至于明清,舞弊之法更层出不穷,以致投机取巧成为风气。

第三,科举考试在实行之初,曾激起人们读书的积极性,但由于考试内容和方法的失当,又逐渐使人们不认真读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举考试仍然以诗书取人,这也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重要因素。

光绪二十一年(1905年),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终于迫使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