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2年7月独立运行以来,在省、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实现税收658万元,合同外资金额2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600万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50%、31%、160%和160%,超额完成了目标责任制确定的各项指标。招商引资落实的项目总投资超过了前十年总和的十倍。 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平台。
全面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把经济区建设成与WTO规则接轨示范区的要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实现机制和体制创新。首先公开在全省范围内招考了二十多名工作人员, 选拨、调任了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区员工的整体素质。
其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入区企业办理各项手续的操作流程和限时服务制度,出台了经济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设立了有形建筑市场,制定了经济区《建设施工招标管理办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
第三,设立了政务大厅,并于2003年元月6日开始正式运行,为入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条龙服务。具体包括工商、税务、环保、建筑市场项目的手续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收费、一个窗口领证的一站式服务,做到内转外不转,牵头负责制。同时,管委会设立了投诉中心,负责区内企业和投资者在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生活等方面所遇问题的咨询和投诉。另外,按照并政发[2002]38号《关于下放政府事权的通知》文件,市政府授予经济区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总计113项事权,现已将各项事权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这将极大地增强经济区独立自主的管理能力,在招商引资中加大工作力度,更便捷高效、积极主动地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从2002年7月到2003年3月底,已有45家企业正式与经济区签约,项目引资总额达18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工业总产值可达60亿元人民币。 预计可实现税收3.2亿元人民币,项目用地面积2300亩。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区位层次,2003年将初步形成以下六大专业产业园区:
⑴富士康、山西摩天巴斯夫涂料项目、通力磁材为主的新材料工业园。
⑵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太原园区)为主的IT产业园。
⑶以瑞福莱药业、蜀中药业、华元药业、康源堂药业为主的生物制药园。
⑷以众禾实业、晨新挂车、汽车配件项目和上海欧亚电机为主的机电工业园。
⑸以恒康乳业、台湾宏全食品包装(太原)有限公司及三九集团食品饮料项目为主的食品工业园。
⑹以福兴斯达、大方实业为主的新型建材工业园。
富士康企业集团、中国电子集团(太原园区)、宏全食品、三九啤酒、瑞福莱药业、泰源药业、康源堂药业、迈特药业、华元药业、亚宝药业、恒建钢模、福兴斯达建材、巴斯夫摩天涂料、众禾实业等26家企业已经开始施工建设。 为尽快完善起步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确立了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与太原供电分公司签订了分期建设协议;与太原热力公司签订了区内集中供热站建设及维护管理协议,建设一个供热面积可达800万建筑平米、冬天供热、夏天供冷、24小时供热水和蒸汽的现代化供热中心,为企业提供一流服务; 与山西通信公司太原分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覆盖全区的光缆网络系统, 实现传输光纤化、通讯数字化、网络宽带化的现代化通讯网络服务;由经济区总公司控股组建了水务公司和热能公司,其主要职责是保证区内用水和前期采暖。另外,经济区已与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绿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分期建设中心服务区与生活配套区;与加拿大ECO水处理工程与设备(国际)公司达成关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合作意向,以BOT方式建设区内的污水处理工厂。区内八条主干道也已投入建设。
2003年,在9.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将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开工建设唐明路、大运路、唐槐路、东大街等8条主干道,绿化建设同时展开。供电、供水、供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30多家企业陆续开始入区建设。年内开工面积可达2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实现年内开、竣工面积和投资额最大规模的突破。预计实现年工业总产值7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2000万元人民币。经济区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