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选择快充还是慢充
新能源汽车选择快充还是慢充
对于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而言,一般会配备两个充电接口,一个七孔,一个九孔,分别是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不少车友会自动将其归为“慢充”和“快充”两类。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交流VS直流
相比于油车有且仅有一个的燃料加注口,新能源汽车往往会配备两个充电接口,分别是交流充电接口(七孔)与直流充电接口(九孔),出现这样的原因,则是源于电动汽车的两种充电方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即是将电网中的电充入动力电池的过程,但由于电网的电为交流电,动力电池使用的则是直流电,因此,需要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才能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而直流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和车端的车载充电机,则是实现这一转化的装置。
慢充VS快充
一般来说,充电功率越高,车载充电机/电源模块的的体积就会越大。
因此,受限于车内空间与车辆成本等问题,车载充电机的功率相对较小,对交流充电桩的功率需求也就无需过大,一般6到8个小时才能充满,自然而然就成了“慢充”的代名词。
而直流充电桩,多建于公共场地,对电容和桩体体积的限制相对较小,功率模块与充电功率也就相对较大,因此成了大家口中的“快充”。
当然,使用大功率交流充电桩,也需建立在车辆本身具有更高规格车载充电机的基础之上。
对于民用电,电压多为单相的220V,与三相的380V,而国标电流推荐值则一般为10A/16A/32A/63A,同时规定单相充电,电流不得超过32A。
因此,220V单相充电最大功率就是7kW左右(220V×32A),而三相充电最小功率则约为11kW(220V×16A×3)。
若车载充电机仅支持单相电,即使使用11kW的充电桩,也只能获得大概3kW的充电功率(220V×16A),反不及7kW充电桩充得快。
因此,各位车友在购买交流充电桩前,要提前确认自己的爱车是否该功率哦~
快慢充结合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交直流”和“快慢充”,都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平时充电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快慢充”结合,即可。
相信很多车友平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慢充的电,比快充的电更“耐用”。
事实上也是如此。充电时,电池会产生极化反应,这就好比往杯中倒啤酒而产生的泡沫一样,倒酒的速度越快,泡沫就会越多,实际倒入杯中的啤酒就会越少,这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虚电”。
因此,相比于“慢充”,“快充”产生的“泡沫”、即“虚电”,就会相对增加,实际充入的电量也就相对减少,在同样表显都为100%的情况下,“快充”的续航也就短于“慢充”,大概在15%左右。
所以,各位车友如果在不追求充电时间的情况下,不妨优先使用慢充补电哦~同时,尽量保持车辆SOC在20%-90%之间,避免“过充过放”。
磷酸铁锂电池,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周至少充满1次,以便修正SOC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