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打嗝应该怎么办?
2023-06-12 · 国内高端的健康、美容、美体产品及服务平台
关注
展开全部
打嗝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症状,但是我们有的时候打嗝可能会有停不下来的症状,很多人都有遇到过,甚至是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止住打嗝的,所以是很影响生活工作的。那么,一般总是打嗝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快速止嗝一般都有哪些妙招?
1、打嗝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是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过热或过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若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顽固性)呃逆,多继发于某些疾病。
2、中医
1、饮食不当进食太快太饱,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并可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使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于喉,发生呃逆。如《丹溪心法·咳逆》曰:“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若过食辛热煎炒,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致燥热内生,腑气不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发为呃逆。如《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2、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胃气上逆挟痰动膈,皆可发为呃逆。正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所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3、正气亏虚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等,均可损伤中气,使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致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若病深及肾,肾失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导致呃逆。如《证治汇补·呃逆》提出:“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并与肺、肝、肾有关。胃居膈下,肺居膈上,膈居肺胃之间,肺胃均有经脉与膈相连;肺气、胃气同主降,若肺胃之气逆,皆可使膈间气机不畅,逆气上出于喉间,而生呃逆;肺开窍于鼻,刺鼻取嚏可以止呃,故肺与呃逆发生有关。产生呃逆的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
3、止嗝
1.深呼吸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2.穴位按压呃逆频繁时,可用手指按压“少商、合谷、内关、神门、足三里、中脘”等穴。按压时要用一定的力量,要有明显酸痛感。
3.喝水弯腰法将身体弯腰至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
4.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5.惊吓法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但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应慎用。
6.纸袋呼气法用一个小纸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打嗝。
7.喷嚏止嗝法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如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等。
4、特别提醒
如果呃逆频繁或持续较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应尽快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明确病因,尽早治疗。临床上,针灸治疗对呃逆有较好疗效,一般2-3次治疗即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呃逆症状,甚至有的患者一次针灸治疗即可痊愈。所以,正在受呃逆困扰的你,不妨试试针灸治疗吧!
5、预防婴儿打嗝
1、刺激宝宝脚底
用手轻轻捏捏宝宝的足底,使宝宝啼哭,这样可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打嗝自然也就停止了。
2、给宝宝唇部挠痒痒
宝宝唇边或耳边的神经特别敏感,妈妈用手指轻轻地在宝宝唇边或耳边挠痒痒,可使宝宝神经放松,打嗝自然也就消失了。(母亲不要留长指甲)
3、按摩宝宝腹部
宝宝打嗝有可能因为宝宝消化不良。判断方法是:在宝宝打嗝的时候闻闻宝宝有没有发出酸腐异味,如果有则说明宝宝消化出现问题。治疗方法是:按摩宝宝腹部,促使宝宝健胃消食,过段时间,宝宝消化正常了,自然就不打嗝了。
4、热敷宝宝腹部
宝宝打嗝还有一种原因是宝宝受凉了。判断方法是看宝宝打嗝的声音是否很响亮并且连续不断。如果是,就说明宝宝受凉了。就要注意给宝宝多盖被子,外面可用热水袋保温。
5、用玩具哄逗宝宝
宝宝打嗝时可用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等宝宝情绪放松下来,打嗝自然也就缓解了。
6、轻拍宝宝背部
将宝宝抱起,趴在自己的肩膀上,轻轻用手拍宝宝的后背,可令打嗝缓解。
7、喂宝宝喝温开水
可先将宝宝轻轻抱起,用手拍拍宝宝的背部,力度不要太大,然后喂宝宝喝一点温开水。
1、打嗝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是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过热或过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若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顽固性)呃逆,多继发于某些疾病。
2、中医
1、饮食不当进食太快太饱,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并可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使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于喉,发生呃逆。如《丹溪心法·咳逆》曰:“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若过食辛热煎炒,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致燥热内生,腑气不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发为呃逆。如《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2、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胃气上逆挟痰动膈,皆可发为呃逆。正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所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3、正气亏虚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等,均可损伤中气,使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致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若病深及肾,肾失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导致呃逆。如《证治汇补·呃逆》提出:“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并与肺、肝、肾有关。胃居膈下,肺居膈上,膈居肺胃之间,肺胃均有经脉与膈相连;肺气、胃气同主降,若肺胃之气逆,皆可使膈间气机不畅,逆气上出于喉间,而生呃逆;肺开窍于鼻,刺鼻取嚏可以止呃,故肺与呃逆发生有关。产生呃逆的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
3、止嗝
1.深呼吸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2.穴位按压呃逆频繁时,可用手指按压“少商、合谷、内关、神门、足三里、中脘”等穴。按压时要用一定的力量,要有明显酸痛感。
3.喝水弯腰法将身体弯腰至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
4.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5.惊吓法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但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应慎用。
6.纸袋呼气法用一个小纸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打嗝。
7.喷嚏止嗝法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如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等。
4、特别提醒
如果呃逆频繁或持续较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应尽快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明确病因,尽早治疗。临床上,针灸治疗对呃逆有较好疗效,一般2-3次治疗即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呃逆症状,甚至有的患者一次针灸治疗即可痊愈。所以,正在受呃逆困扰的你,不妨试试针灸治疗吧!
5、预防婴儿打嗝
1、刺激宝宝脚底
用手轻轻捏捏宝宝的足底,使宝宝啼哭,这样可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打嗝自然也就停止了。
2、给宝宝唇部挠痒痒
宝宝唇边或耳边的神经特别敏感,妈妈用手指轻轻地在宝宝唇边或耳边挠痒痒,可使宝宝神经放松,打嗝自然也就消失了。(母亲不要留长指甲)
3、按摩宝宝腹部
宝宝打嗝有可能因为宝宝消化不良。判断方法是:在宝宝打嗝的时候闻闻宝宝有没有发出酸腐异味,如果有则说明宝宝消化出现问题。治疗方法是:按摩宝宝腹部,促使宝宝健胃消食,过段时间,宝宝消化正常了,自然就不打嗝了。
4、热敷宝宝腹部
宝宝打嗝还有一种原因是宝宝受凉了。判断方法是看宝宝打嗝的声音是否很响亮并且连续不断。如果是,就说明宝宝受凉了。就要注意给宝宝多盖被子,外面可用热水袋保温。
5、用玩具哄逗宝宝
宝宝打嗝时可用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等宝宝情绪放松下来,打嗝自然也就缓解了。
6、轻拍宝宝背部
将宝宝抱起,趴在自己的肩膀上,轻轻用手拍宝宝的后背,可令打嗝缓解。
7、喂宝宝喝温开水
可先将宝宝轻轻抱起,用手拍拍宝宝的背部,力度不要太大,然后喂宝宝喝一点温开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