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词:Fabrizio Baldoni
作曲:Fabrizio Baldoni
演唱:Fabrizio Baldoni
歌词:
有一天,我去世了
恨我的人,翩翩起舞
爱我的人,眼泪如露
第二天,我的尸体头朝西埋在地下深处
恨我的人,看着我的坟墓一脸笑意
爱我的人,不敢回头看那么一眼
一年后,我的尸骨已经腐烂我的坟堆雨打风吹
恨我的人,偶尔在茶余饭后谈到我时仍然一脸恼怒
爱我的人,夜深人静时无声的眼泪向谁哭诉
十年后,我没有了尸体只剩一些残骨
恨我的人,只隐约记得我的名字
已经忘记了我的面目,爱我至深的人啊
想起我时,有短暂的沉默
生活把一切渐渐模糊,几十年后
我的坟堆雨打风吹去,唯有一片荒芜
恨我的人,把我遗忘
爱我至深的人,也跟着进了坟墓
对这个世界来说,我彻底变成了虚无
我奋斗一生,带不走一树一木
我执着一生,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
今生无论贵贱贫富,总有一天都要走到这最后一步
到了后世蓦然回首,我的一生形同虚设
我想痛哭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我想忏悔却已迟暮
用心去生活,别以他人眼光为尺度
爱恨情仇,其实都只是对自身的爱慕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
扩展资料: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是电影《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歌曲,收录于专辑《"Mohicans"》中。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对英国姐妹在美国殖民地的边界遭遇危险的故事。1995年,本电影因其在“文化、历史和审美方面的显著成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电影登记部下属的国家电影保存委员会保护电影名单。
Baldoni
作曲:Fabrizio
Baldoni
演唱:Fabrizio
Baldoni
歌词:
有一天,我去世了
恨我的人,翩翩起舞
爱我的人,眼泪如露
第二天,我的尸体头朝西埋在地下深处
恨我的人,看着我的坟墓一脸笑意
爱我的人,不敢回头看那么一眼
一年后,我的尸骨已经腐烂我的坟堆雨打风吹
恨我的人,偶尔在茶余饭后谈到我时仍然一脸恼怒
爱我的人,夜深人静时无声的眼泪向谁哭诉
十年后,我没有了尸体只剩一些残骨
恨我的人,只隐约记得我的名字
已经忘记了我的面目,爱我至深的人啊
想起我时,有短暂的沉默
生活把一切渐渐模糊,几十年后
我的坟堆雨打风吹去,唯有一片荒芜
恨我的人,把我遗忘
爱我至深的人,也跟着进了坟墓
对这个世界来说,我彻底变成了虚无
我奋斗一生,带不走一树一木
我执着一生,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
今生无论贵贱贫富,总有一天都要走到这最后一步
到了后世蓦然回首,我的一生形同虚设
我想痛哭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我想忏悔却已迟暮
用心去生活,别以他人眼光为尺度
爱恨情仇,其实都只是对自身的爱慕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
扩展资料: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是电影《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歌曲,收录于专辑《"Mohicans"》中。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对英国姐妹在美国殖民地的边界遭遇危险的故事。1995年,本电影因其在“文化、历史和审美方面的显著成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电影登记部下属的国家电影保存委员会保护电影名单。
简介:
1、在《最后的莫希干人》中,作者(美)库柏(Cooper,J.F)充分利用蕴藏着不可知的威胁的浓密森林,以及神秘莫测的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来渲染浪漫色彩。在他的笔下,印第安人出没的森林和草原,都被赋予瑰丽的色彩。
本书结构复杂精巧,内容紧张生动,故事情节悬念重重,人物命运瞬间万变,步步深入,引人入胜。这也是本书一百多年来得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一个主要原因。
2、库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小说家,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
2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的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
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
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定居在库珀斯敦。
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
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正直、勇敢的莫希干人恩卡斯和美丽善良的科拉之死,也不无更深的寓意;随着他们的死去,他们心灵上的那种美德和纯洁的感情也消亡了,留下的只是笼罩在美洲大地上的那些贪婪、残暴的恶意和邪念。
简介:
1、在《最后的莫希干人》中,作者(美)库柏(Cooper,J.F)充分利用蕴藏着不可知的威胁的浓密森林,以及神秘莫测的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来渲染浪漫色彩。在他的笔下,印第安人出没的森林和草原,都被赋予瑰丽的色彩。
本书结构复杂精巧,内容紧张生动,故事情节悬念重重,人物命运瞬间万变,步步深入,引人入胜。这也是本书一百多年来得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一个主要原因。
2、库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小说家,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
2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的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
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
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定居在库珀斯敦。
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
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