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孟子》的文学色彩

 我来答
羡慕宝贝1
高粉答主

2017-03-2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54
采纳率:6%
帮助的人:533万
展开全部
《孟子》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气势浩然,辩锋犀利。《孟子》的文章素以气势磅礴、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这种风格表现在各种场合。孟子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坚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必胜性,所以,当他在讲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充满自信,积极乐观,气势恢宏。例如: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
这是一篇宣讲仁政必胜的道理的文字,文章以“时”、“势”为基点,全面分析了齐国当时的国土、民力、时势等有利因素,指出了仁政能够实行的历史必然性。理由充分,条理清晰,信心十足,语气坚定,且行文排比而下,一泻千里,充分表现了博大恢宏之气。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具有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把“爱人”作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统治者施政的基本出发点。而当时的统治者或野心勃勃,只顾扩张,随意发动战争;或作威作福,穷奢极欲,极力盘剥百姓,而对于人民的生计乃至生存,却漠然视之。孟子对这种现实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抨击诸侯争霸的局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上》)他曾当面指斥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诸如此类,感情激愤,言辞激烈,甚至显得尖刻,但他的言词和态度,出自于对正义的维护,对现实的揭露,自有一股浑厚的力量和凌厉的气势。
孟子生活在“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滕文公下》)的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他自觉地承担起了“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 (《滕文公下》)的重任,经常与其他学派的学者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同样表现出了谈锋似刃,气势如虹的特点。例如,孟子与信奉农家学说的陈相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曾有过一番辩论。在那次辩论中,他首先抓住农家学派的主张无法完全贯彻到其行为之中的破绽,反驳了对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然后牢牢立足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这个基点,全面展开,长篇大论,层层进逼,直到论敌彻底缴械,充分表现出了他刚建的谈锋和如虹的气势。
在辩论中,孟子惯于长驱直入,穷追不舍。例如,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
当孟子询问齐宣王的“大欲”时,宣王避而不谈,于是孟子明知故问,一连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穷尽性的排除性的追问,缩小了包围圈,使对方无可逃遁,最后一语中的,迫使对方默认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文章一连串的追问,犹如一连串的炮弹,处处紧逼,势不可挡
孟子文章的气势,是他人格力量的表现。首先,孟子自信真理在手,正义在胸,所以说起话来总是理直气壮,居高临下,甚至盛气凌人。他说:“我欲正人心,息邪说,放淫词,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滕文公下》)自立于“圣人”的立场,对于“邪说”、“淫词”,当然是理直气壮的了。其次,孟子有独立的人格,高度的自信。他抱负远大,自许甚高,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对于肉食者、对于流俗所孜孜以求的权势富贵,则傲然地给以藐视:“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在权势富贵面前,孟子不是匍匐在地的奴仆,而是卓然耸立的伟人,这样一个人格独立,桀立特行之士,说起话来自然不会畏首畏尾,看别人的脸色了。再次,《孟子》充沛的气势与他的人格修养有关。文章的气势与作者心理的志气密切相关,而心理的志气与生理的气血密切相关④。《孟子》文气浩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养气。苏辙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孟子通过对生理的气与精神的气的培养⑤,使他的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表现在文章中,自然就气势浩然了。
二、巧设机辟,善于辩论。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他的文章非常重视辩论技巧。他惯用的手法是预设机辟,欲擒故纵,诱敌深入,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其彀中,被迫就范。如:《梁惠王》: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千斤,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位不用恩焉。’”
这里,孟子先用两个浅近的事例,让齐宣王自己说出孟子想要让他说出的结论,然后类推下去,顺理成章地得出了齐宣王对百姓没有“用恩”的结论。齐宣王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是根据他所同意的逻辑推导出来的,他如果要反驳这个结论,就会陷入逻辑的自相矛盾之中,就只好不情愿地默认了。这时,他只能在心中大呼“上当!上当!”可是,为时已晚矣。又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里,他先诱使齐宣王得出了对于不称职、不尽责者,“弃之。”“已之。”的结论,然后指出了齐宣王自己就不称职的事实,用子之矛,攻子之盾,逼得齐宣王无法回答,只好逃避,“顾左右而言他。”了。
三、长于譬喻,形象生动。孟子还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同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告子上》)他用人们手指有病懂得求医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又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告子上》)这里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们受外界的影响的量的重要性。还有他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喻,察秋毫与见舆薪之喻,紾兄之臂而夺之食,逾东墙而搂其处子之喻,鱼和熊掌不可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等,或两两相比而其理自显;或设为反诘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发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贴切简明,用浅显简捷的语言说明复杂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动,于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孟子》中的许多妙喻因而成为成语,前百年来广为流传。
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助长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再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的故事,用乞食坟祭、却又以此冒充富贵,自夸妻妾的“齐人”,来譬喻名利场中那些“求富贵利达者”。故事短小,但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寥寥几笔,对于奔走在官场、名场、利场中那些只知富贵名利,不顾人格、不知羞耻之徒,虚伪萎缩、可鄙可笑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极为辛辣,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
四、多方修辞,表现力强。除了譬喻,孟子还运用了别的修辞手法。他喜欢运用排比句。如:“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排比句把许多事物排列在一起,表述中一气贯下,显得丰润显豁,坚实有力。孟子还喜欢使用反问句。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梁惠王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告子下》)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一连串的反问显得理直气壮,咄咄逼人。孟子也喜欢运用对比句。例如:“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这种语句反差极大,对比明显,可以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五、语言畅销,警策动人。《孟子》的语言通俗畅晓,平实浅近而又精炼简约。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操舵,中流自在。”孟子为文本在说理,不祈古奥华丽,但求通俗易懂,加之他性情刚直,喜欢直抒胸臆,因而形成了平易率直的语言风格,但是,孟子的语言平实,却绝不平淡,相反,他的语言又总是精炼简约,警策动人的。有时,寥寥数语,揭示出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例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有时,用简洁的话语,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与处事的原则。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有时,用浅近的语言说出了深刻而又丰富的政治经验与人生经验,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告子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这些话语,畅晓简洁,而又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警策动人。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散文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影响深远,但是它的散文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孟子进行推理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比附和外推,这种论证方法缺乏必要严密性和客观性⑧,不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孟子讨论问题,还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偷换概念,从而诱导人(也许还有他自己)陷入误区,得出错误的认识。此外,孟子与论敌辩论时,务在必胜,常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在方法上,自然难免片面性之弊。作为发展中的说理文,这些缺陷自然是难免的,议论文的成熟,还有待于来者。
32...6@qq.com
2017-03-24 · 超过3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1万
展开全部
  《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后来东汉赵岐作《孟子章句》,分每篇为上下,这样,七篇就变成了十四篇。该书主要记载了孟子的言论,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理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主张统治者施仁政、行王道、统一天下,在历史上影响巨大,成了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性的人物,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的精华主要表现在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伦理、教育等方面,但是这部书富有文学色彩,又使它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孟子》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气势浩然,辩锋犀利。《孟子》的文章素以气势磅礴、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这种风格表现在各种场合。孟子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坚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必胜性,所以,当他在讲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充满自信,积极乐观,气势恢宏。例如: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   这是一篇宣讲仁政必胜的道理的文字,文章以“时”、“势”为基点,全面分析了齐国当时的国土、民力、时势等有利因素,指出了仁政能够实行的历史必然性。理由充分,条理清晰,信心十足,语气坚定,且行文排比而下,一泻千里,充分表现了博大恢宏之气。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具有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把“爱人”作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统治者施政的基本出发点。而当时的统治者或野心勃勃,只顾扩张,随意发动战争;或作威作福,穷奢极欲,极力盘剥百姓,而对于人民的生计乃至生存,却漠然视之。孟子对这种现实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抨击诸侯争霸的局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上》)他曾当面指斥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诸如此类,感情激愤,言辞激烈,甚至显得尖刻,但他的言词和态度,出自于对正义的维护,对现实的揭露,自有一股浑厚的力量和凌厉的气势。   孟子生活在“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滕文公下》)的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他自觉地承担起了“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 (《滕文公下》)的重任,经常与其他学派的学者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同样表现出了谈锋似刃,气势如虹的特点。例如,孟子与信奉农家学说的陈相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曾有过一番辩论。在那次辩论中,他首先抓住农家学派的主张无法完全贯彻到其行为之中的破绽,反驳了对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然后牢牢立足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这个基点,全面展开,长篇大论,层层进逼,直到论敌彻底缴械,充分表现出了他刚建的谈锋和如虹的气势。   在辩论中,孟子惯于长驱直入,穷追不舍。例如,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   当孟子询问齐宣王的“大欲”时,宣王避而不谈,于是孟子明知故问,一连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穷尽性的排除性的追问,缩小了包围圈,使对方无可逃遁,最后一语中的,迫使对方默认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文章一连串的追问,犹如一连串的炮弹,处处紧逼,势不可挡   孟子文章的气势,是他人格力量的表现。首先,孟子自信真理在手,正义在胸,所以说起话来总是理直气壮,居高临下,甚至盛气凌人。他说:“我欲正人心,息邪说,放淫词,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滕文公下》)自立于“圣人”的立场,对于“邪说”、“淫词”,当然是理直气壮的了。其次,孟子有独立的人格,高度的自信。他抱负远大,自许甚高,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对于肉食者、对于流俗所孜孜以求的权势富贵,则傲然地给以藐视:“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在权势富贵面前,孟子不是匍匐在地的奴仆,而是卓然耸立的伟人,这样一个人格独立,桀立特行之士,说起话来自然不会畏首畏尾,看别人的脸色了。再次,《孟子》充沛的气势与他的人格修养有关。文章的气势与作者心理的志气密切相关,而心理的志气与生理的气血密切相关④。《孟子》文气浩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养气。苏辙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孟子通过对生理的气与精神的气的培养⑤,使他的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表现在文章中,自然就气势浩然了。   二、巧设机辟,善于辩论。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他的文章非常重视辩论技巧。他惯用的手法是预设机辟,欲擒故纵,诱敌深入,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其彀中,被迫就范。如:《梁惠王》: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千斤,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位不用恩焉。’”   这里,孟子先用两个浅近的事例,让齐宣王自己说出孟子想要让他说出的结论,然后类推下去,顺理成章地得出了齐宣王对百姓没有“用恩”的结论。齐宣王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是根据他所同意的逻辑推导出来的,他如果要反驳这个结论,就会陷入逻辑的自相矛盾之中,就只好不情愿地默认了。这时,他只能在心中大呼“上当!上当!”可是,为时已晚矣。又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里,他先诱使齐宣王得出了对于不称职、不尽责者,“弃之。”“已之。”的结论,然后指出了齐宣王自己就不称职的事实,用子之矛,攻子之盾,逼得齐宣王无法回答,只好逃避,“顾左右而言他。”了。   三、长于譬喻,形象生动。孟子还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同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告子上》)他用人们手指有病懂得求医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又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告子上》)这里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们受外界的影响的量的重要性。还有他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喻,察秋毫与见舆薪之喻,紾兄之臂而夺之食,逾东墙而搂其处子之喻,鱼和熊掌不可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等,或两两相比而其理自显;或设为反诘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发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贴切简明,用浅显简捷的语言说明复杂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动,于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孟子》中的许多妙喻因而成为成语,前百年来广为流传。   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助长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再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的故事,用乞食坟祭、却又以此冒充富贵,自夸妻妾的“齐人”,来譬喻名利场中那些“求富贵利达者”。故事短小,但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寥寥几笔,对于奔走在官场、名场、利场中那些只知富贵名利,不顾人格、不知羞耻之徒,虚伪萎缩、可鄙可笑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极为辛辣,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   四、多方修辞,表现力强。除了譬喻,孟子还运用了别的修辞手法。他喜欢运用排比句。如:“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排比句把许多事物排列在一起,表述中一气贯下,显得丰润显豁,坚实有力。孟子还喜欢使用反问句。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梁惠王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告子下》)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一连串的反问显得理直气壮,咄咄逼人。孟子也喜欢运用对比句。例如:“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这种语句反差极大,对比明显,可以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五、语言畅销,警策动人。《孟子》的语言通俗畅晓,平实浅近而又精炼简约。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操舵,中流自在。”孟子为文本在说理,不祈古奥华丽,但求通俗易懂,加之他性情刚直,喜欢直抒胸臆,因而形成了平易率直的语言风格,但是,孟子的语言平实,却绝不平淡,相反,他的语言又总是精炼简约,警策动人的。有时,寥寥数语,揭示出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例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有时,用简洁的话语,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与处事的原则。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有时,用浅近的语言说出了深刻而又丰富的政治经验与人生经验,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告子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这些话语,畅晓简洁,而又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警策动人。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散文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影响深远,但是它的散文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孟子进行推理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比附和外推,这种论证方法缺乏必要严密性和客观性⑧,不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孟子讨论问题,还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偷换概念,从而诱导人(也许还有他自己)陷入误区,得出错误的认识。此外,孟子与论敌辩论时,务在必胜,常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在方法上,自然难免片面性之弊。作为发展中的说理文,这些缺陷自然是难免的,议论文的成熟,还有待于来者。   注释:   ①孟子的生卒年,史无记载,后人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他生于公元前385年前后,死于公元前304年前后。参见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9月第1版。   ②《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③《公孙丑上》:“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④参看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第34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   ⑤参看连登岗《论气功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3期。   ⑥刘熙《艺概》谓“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言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长沙”,“王介甫文取法长沙”。   ⑦参见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⑧参见杨伯峻《孟子》,《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1版。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新1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