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透镜成像求图
光学黑箱中有焦距都是4cm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只,凸透镜主光轴CC′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对准凸透镜焦点射入黑箱,折射后对准凹透镜焦点方向射去,经凹透镜折射后从黑箱射出。请完...
光学黑箱中有焦距都是4cm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只,凸透镜主光轴CC′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对准凸透镜焦点射入黑箱,折射后对准凹透镜焦点方向射去,经凹透镜折射后从黑箱射出。请完成箱内完整的光路(画出透镜、光线、凹透镜的主光轴和焦点)。
图贴不上,网上有 展开
图贴不上,网上有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由于没见图所以
猜想一、光线沿主光轴(对准了焦点,当然也对准了光心了)我想俩透镜是同轴的,并且光线是沿直线的。
猜想二、光线不沿主轴,由于过焦点,所以经透镜后与主轴平行;然后对准凹透镜又有两种情况,一、凹透镜与凸透镜“平行”放置(你当然明白我说的平行的意思,其实是不可能平行的)这样就从这地方开始变成猜想一了。二、如果凹透镜斜放那就是发散(偏离其主轴)了示意图a \()--)(/或者b\()--)(\a凹透镜 )( 逆时针偏;b凹透镜 )( 顺时针偏.
猜想一、光线沿主光轴(对准了焦点,当然也对准了光心了)我想俩透镜是同轴的,并且光线是沿直线的。
猜想二、光线不沿主轴,由于过焦点,所以经透镜后与主轴平行;然后对准凹透镜又有两种情况,一、凹透镜与凸透镜“平行”放置(你当然明白我说的平行的意思,其实是不可能平行的)这样就从这地方开始变成猜想一了。二、如果凹透镜斜放那就是发散(偏离其主轴)了示意图a \()--)(/或者b\()--)(\a凹透镜 )( 逆时针偏;b凹透镜 )( 顺时针偏.
参考资料: 回答者: 人海听涛 - 助理 二级
展开全部
1.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1)认识透镜
这部分教学需要1个课时。
教材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凡尔纳小说入手,介绍了透镜的种类。并通过“博士”用冰取火的描述,引入了焦点和焦距的概念。需要强调,教材中将焦点定义为平行光能量的聚集点,突出了焦点的实质。如果阳光充足,应该组织学生到教室外,找一找透镜的焦点,实际测一测凸透镜的焦距,经历焦点和焦距概念的建立过程。
用冰取火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介绍中国古代的“冰燧取火”,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的演示实验设计很巧妙,特别是用手电筒产生平行光,通过烟雾来显示光路,把光束立体化,能够从前后左右不同方向,三维显示透镜对光束的作用。对实验进行总结,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结论。
这个具体形象的全景演示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留下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实物基础。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应引导学生将光束抽象成光线,用图4-5-5来描述透镜对光的作用。
对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教学中不要求深入介绍,对主光轴、光心等概念也无需定义。只要求通过对图4-5-6的分析,知道透镜成像是由透镜折射光线形成的。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完成这个探究需要1个课时。
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经历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并了解这个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这是一个有明确步骤的指导型探究,实验的步骤较详细,实验过程的指导较为具体,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结论。
图4-5-1 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成的像
2.实验探究中应注意几点:
(1)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课题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老师亦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成的像(图4-5-1),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经历提出问题和猜想的过程。
(2)实验前应使学生明白用什么实验装置和怎样去研究,做好探究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规律的过程,是以旁批里的提示为路标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收集数据中,提示1指出,实验数据应分三个范围采集,每个范围至少有两组数据。提示2中,对实像、虚像从能量角度进行了诠释。对虚像的认识,可能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结合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来理解。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活动后,可引导学生作初步总结。因涉及像的虚实、大小和倒正,头绪较多,现象纷繁,学生不易梳理清楚。应允许学生的总结片面、不完整。
(3)在探究活动的最后,教材要求学生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这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对前面实验的简单重复,突出了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过程中像变化的两个分界点: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和1倍焦距处。
图4-5-2
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像是怎样的?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来分析,突出理性思维的作用。
(4)对透镜成像的应用,教材有意识地介绍了学生发明的手电筒投影仪。在“家庭实验室”,让学生制作了“有凸透镜的照相机”。要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材料准备与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准备
本节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烧杯、手电筒等。
2.实验设计
(1)演示透镜对光的作用:
在J2501型光具盘上分别悬挂凸透镜和凹透镜,调整平行光源发出的5条细光束,使中央一条光束和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可观察透镜对光束的作用。
(2)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将光源、1字屏、凸透镜、毛玻璃屏依次固定在滑块上,用学生电源给平行光源供12伏电压。调整光源和光具的高度,使它们中心等高。分别移动光源和光屏,使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4-5-3 J2507型光具座
(3)用学具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打开学具,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并逐渐移向凸透镜,选取若干位置,分别移动光屏,寻找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把蜡烛继续移近透镜,观察像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图4-5-4 利用学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图4-5-5 直接观察凸透镜成的实像
四、发展空间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 a.凸透镜 b.凹透镜
2.玻璃瓶中积聚的雨水,会形成一个凸透镜;当太阳照射时,这个凸透镜汇聚阳光于森林中的枯叶上,可能会点燃它们而引起森林大火。
(1)认识透镜
这部分教学需要1个课时。
教材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凡尔纳小说入手,介绍了透镜的种类。并通过“博士”用冰取火的描述,引入了焦点和焦距的概念。需要强调,教材中将焦点定义为平行光能量的聚集点,突出了焦点的实质。如果阳光充足,应该组织学生到教室外,找一找透镜的焦点,实际测一测凸透镜的焦距,经历焦点和焦距概念的建立过程。
用冰取火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介绍中国古代的“冰燧取火”,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的演示实验设计很巧妙,特别是用手电筒产生平行光,通过烟雾来显示光路,把光束立体化,能够从前后左右不同方向,三维显示透镜对光束的作用。对实验进行总结,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结论。
这个具体形象的全景演示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留下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实物基础。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应引导学生将光束抽象成光线,用图4-5-5来描述透镜对光的作用。
对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教学中不要求深入介绍,对主光轴、光心等概念也无需定义。只要求通过对图4-5-6的分析,知道透镜成像是由透镜折射光线形成的。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完成这个探究需要1个课时。
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经历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并了解这个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这是一个有明确步骤的指导型探究,实验的步骤较详细,实验过程的指导较为具体,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结论。
图4-5-1 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成的像
2.实验探究中应注意几点:
(1)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课题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老师亦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成的像(图4-5-1),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经历提出问题和猜想的过程。
(2)实验前应使学生明白用什么实验装置和怎样去研究,做好探究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规律的过程,是以旁批里的提示为路标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收集数据中,提示1指出,实验数据应分三个范围采集,每个范围至少有两组数据。提示2中,对实像、虚像从能量角度进行了诠释。对虚像的认识,可能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结合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来理解。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活动后,可引导学生作初步总结。因涉及像的虚实、大小和倒正,头绪较多,现象纷繁,学生不易梳理清楚。应允许学生的总结片面、不完整。
(3)在探究活动的最后,教材要求学生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这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对前面实验的简单重复,突出了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过程中像变化的两个分界点: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和1倍焦距处。
图4-5-2
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像是怎样的?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来分析,突出理性思维的作用。
(4)对透镜成像的应用,教材有意识地介绍了学生发明的手电筒投影仪。在“家庭实验室”,让学生制作了“有凸透镜的照相机”。要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材料准备与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准备
本节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烧杯、手电筒等。
2.实验设计
(1)演示透镜对光的作用:
在J2501型光具盘上分别悬挂凸透镜和凹透镜,调整平行光源发出的5条细光束,使中央一条光束和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可观察透镜对光束的作用。
(2)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将光源、1字屏、凸透镜、毛玻璃屏依次固定在滑块上,用学生电源给平行光源供12伏电压。调整光源和光具的高度,使它们中心等高。分别移动光源和光屏,使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4-5-3 J2507型光具座
(3)用学具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打开学具,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并逐渐移向凸透镜,选取若干位置,分别移动光屏,寻找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把蜡烛继续移近透镜,观察像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图4-5-4 利用学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图4-5-5 直接观察凸透镜成的实像
四、发展空间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 a.凸透镜 b.凹透镜
2.玻璃瓶中积聚的雨水,会形成一个凸透镜;当太阳照射时,这个凸透镜汇聚阳光于森林中的枯叶上,可能会点燃它们而引起森林大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网上有你也得说在哪啊~
没图,又不知道两个透镜位置关系等等。。。
没法做!
没图,又不知道两个透镜位置关系等等。。。
没法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