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分组和随机抽样的区别
1、性质
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正、反两面分别指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抽签、使用随机数字表,或者用现成的数据(如研究对象顺序号、身份证号、病历卡号、工号、学号等)交替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去。
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利用随机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特点
随机分组:随机分组后,当样本量较大时,每组不完全相等,一般可进行实验研究,当样本量较小时,每组内个体数量相差较大,则需要再重新随机分组,直至达到预定的均衡要求。
随机抽样: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特点,在人寿保险中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工具;比如,要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对死亡表的修正问题,要对每个高龄人进行全数调查几乎是办不到的事,随机抽样法则能提供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
3、目的
随机分组:通过随机,均衡干扰因素的影响,使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避免主观。
随机抽样: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机抽样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单随机分组
1、定义不同
随机分组是指总体的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中来,并有同等的机会进行分组。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已知的一定概率被选入作为研究的对象。
2、目的不同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通过随机,均衡干扰因素的影响,使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避免主观安排带来的偏性。随机抽样目的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方法不同
随机分组随机化的过程一般通过抛硬币、抽签、随机信封和中心随机的方法实现。随机抽样方法主要有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扩展资料:
随机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法:将调查对象全部排队,排号。通过抽签等方法,从中抽取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实际调查。当调查对象总数量不十分庞大,调查对象个体差异较小时,可用此方法。
2、分层随机抽样法:对调查对象总体按照不同特征分组(分层),然后用随机方法从各层中抽取一定数址的样本。
使用此抽样法有两条原则:在分层时要尽量使各层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每层内部的每一个体要保持——致性、这样可保证从每层中抽取的样本能准确地代表该层、当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体间的差异较大时,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则可用此法进行抽样调查。
3、分群随机抽样法:把调查对象总体的各个相似部分,分成若干群,然后在一、两个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实际中,当调查对象总体中包含个体量过多,且所处位置分散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能有效减少这一困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机抽样法
随机化的过程一般通过抛硬币、抽签、随机信封和中心随机的方法实现。目前,随机信封和中心随机使用较多,而通过电话、电脑、手机app进行中心随机的方法将是以后随机化发展的趋势,因为中心随机能够避免研究者通过一些主观方式破坏随机。
另外,随机分组保证的是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分到各组,但并不能保证随机化的结果一定是最理想的均衡,有可能产生基线特征的机遇性不平衡。因此,为了保证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能在随机分组结果中达到理想的均衡,还可进行分层随机、区组随机。例如,某种治疗方式对不同性别的作用效果可能不一样,为了防止随机分组后,组间的性别分布不均衡,可在设计中心随机时按照性别分层,进行分层随机,使得分到各组的性别比例是几乎相等的。
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按照随机的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已知的一定概率被选入作为研究的对象,目的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主要有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随机抽样在观察性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如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随机抽样一般需先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框,再利用抽签法、随机数字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字等方法抽选。产生随机数字并确定被抽中的编号这个过程可以通过Excel、SPSS、SAS等程序实现,比较简单。
通过上面的描述,你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清楚了吗?简单概括一下,随机分组一般用于随机对照试验,目的是使研究对象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衡可比。随机抽样在观察性研究中使用较广泛,目的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实现方法也不一样,各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时可再详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