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应该怎么自我调节
展开全部
1、停止过度防御
强迫症患者已经发明了一整套的理论和逻辑,这一切就好像末日生存手册,他必须按照这个去执行,似乎这样做了就安全了,但这实际上和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差不多,就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或者说他只是活在他自欺的安全与幸福之中,而不是真实的生活里。他一直坚信这套逻辑的正确性,并认为这是自己能活到今天的原因。这套方法虽然“保护”了他,不过却也禁锢了他,无法让他认识到,这个世界并非他所认为的那么危险。
一位患者写到:由于与前女友的一次出轨,开始恐惧HIV(艾滋病),期间不断的去检测,几乎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去检测,至今共检测过十多次。虽然在三个月后已经排除,又开始恐惧医生抽血没有换针头,又因此而检测了几次。后来由于接受颈椎按摩,被按摩师不小心按破颈部的皮肤,于是开始陷入新一轮的恐慌,此后一直没有再去检测,但是对血、液体、针状的东西特别恐惧。最近一个月经常会担心使用的东西里有病毒,不敢在外面的商店买东西,就算买了都要检查包装,必须完整,发现有一点点破损都会丢弃不再用。每天出门也会在自己使用的东西上做记号,下班回家只有看到东西没有被动过才会用,如果忘记做记号或者忘记锁柜子,那些东西就绝对不会再用。经常对怀疑有病毒的东西清洗,每天花在清洗上大量的时间,手也洗到蜕皮,几乎每天都需要买酒精,对自己认为应该消毒的东西进行消毒,不敢在外面吃东西,尤其是口腔有溃疡的时候。
虽然他的生活已经陷入到了病态的模式之中,不过他却依然坚信所做的一切是正当的,他为自己的病态行为找了各种各样看似合理化的借口。但当他一遍一遍因为很小的事情咨询疾控中心的大夫的时候,大夫生气地回复他说:“如果你这点事都算高危行为,那么我的工作不是革命英烈了?”
实际上危险无处不在,患者可以防御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甚至连一滴水都防不住,所以他做的一切都只是无用功。有时,他也会认为别人不担心,是因为别人压根就没有想这些不好的事情,而自己想了,所以才恐惧,必须用强迫的行为去消除这些担忧性的想法。实际上并不是别人不去想,而是普通人有一颗平常心,知道人生无常的道理,所以可以随遇而安,因此他才不需要用强迫来试图逃避无常的现实。
所以,停止这些过度的自我防御是必要的,毕竟,这一方面会强化强迫,另一方面只会让一个人沉浸在虚假的安全之中而更加脱离实际。患者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安全,实际上仅仅就是自己心理舒服而已。
2、 暴露不反应
暴露不反应指的是当患者处于让他不安与恐惧的情景中时,停止一切试图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强迫行为,直面恐惧和焦虑本身。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因为中了一张200元的彩票,之后总是担心自己中了大奖,但却不小心把彩票扔了,所以她不敢丢弃任何东西,因为总是担心里面夹着她那中奖的彩票。一旦有什么东西要扔或邮寄,就感觉心里好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之后必须要把那个东西拿回来反复检查才放心。她最后连垃圾都不敢扔,钱都不敢花了。
越是被焦虑所控制,结果焦虑不是减轻而是加强,症状不断地泛化也验证了这一点。如果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检查,没有听从内心中焦虑的指使,那么她的外显症状就不会最后变得不可控。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就算邮寄了包裹,就算扔了垃圾,都不去检查,任凭内心中蚂蚁折腾,而不试图用强迫性行为来缓解焦虑。
3、为所当为
强迫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轨迹,患者为了逃避他自认为的危险,甚至可以不工作,不社交,就算他不得不投入到生活之中,他依然是小心翼翼,逃避任何他认为有危险的人或事。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对待恐惧也一个道理,我们越是被恐惧掌控,那么我们就越会成为其囚徒。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多年前买了房子,实际上早就装修好了,但因为甲醛超标了一点点,担心对健康不利,他一空就是五年,和父亲挤在一起。而他的办公室一次被别人打扫,他看见对方用洗洁精擦玻璃,之后还碰了他的电脑和椅子,关键是他看见了,之后这个办公室他就不敢用了。而他喜欢吃水果,但因为担心农药残留,结果已经两年没吃了。最后,他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生活,活在自己的套子当中,和这个世界变得格格不入。
他活着,但已经完全不是以生活为中心,为了减轻焦虑,他可以做任何有悖的主观意志的事情,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他越来越不敢面对真实的世界与生活,而强迫也因此越发严重。而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突破口在于“为所当为”——做那些你应该干的事情,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逃避现实。
4. 打破病态的平衡
一些人和强迫达成了某种平衡,只要他还能撑得住,那么他就不想改变,会小心翼翼维系这种脆弱的平衡,维系幻想中的安全不被打破。他越是认为强迫还能受得了,那么他就越缺乏改变的动力与欲望,治疗也难以向前推进。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怕老鼠走过的地方,担心东西被老鼠咬过,怕清洁工的衣服碰到自己,也怕凶案现场,怕鬼,怕医务人员,怕警察。在别人面前还能控制,只要一个人就需要反复检查、回忆与清洗。他的强迫从11岁开始,目前已经30年了。之前他没有来治疗是因为还能忍受,一直处于和强迫共存的状态,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去强迫,他认为代价不高,舒服一会是一会。但因为疫情他丢了工作,所以强迫就越来越严重,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无法承受所以来求治。
他看过一个心理视频,上面谈到接纳,但他却错误的理解为是接纳强迫与逃避等行为。对他而言,真正需要接纳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的现实,停止一切逃避现实可能性的强迫的行为,打破与强迫共存的状态,打破如此病态的平衡。
看似强迫一下是可以承受的,但强迫却会因为如此的纵容而越加泛滥。短期来看代价不高,但从长期来看却代价极高,毕竟这样他失去的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与乐趣,只是在虚假的安全感中苟活而已。
一些人也担心一旦停止强迫,打破平衡,他恐惧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怎么办,比如死亡。实际上,治疗并不是对绝对安全的维系,而是直面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安全。正是因为患者把一切美好的想象当成了必然,所以才如此恐惧“人之常情”,又因为他不愿醒来,所以用强迫继续催眠自己。
5、放开自己
强迫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过度控制与掌控,因为怕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拼命控制自己,诸如,害怕自己会大喊大叫,担心自己去骂人,担心自己会用剪刀伤害自己与他人等等。此种强迫的表现形式就是越是恐惧,就越是要控制,越去控制,就越担心失控。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担心自己会骂对方,但她根本就不想骂,所以她就拼命控制,以防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电梯是她最恐惧的情景,因为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出了出格的事情,有时甚至想要调监控看看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最后,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封上,把手绑上才觉得安全。对她而言,自己简直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坏家伙,如果不控制,就会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当然从现实角度来说,一个人怕自己会做出出格的事情,并不代表他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只是此类事情违反了他对道德,和谐,安全的需要,所以才会拼命地避免。但在现实中他又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行为,左右自己的思维与情绪,所以形成强烈的冲突。而停止冲突的关键不在于“控制”而在于“接纳”,不管自己是否会做出出格的事情,都需要“允许”与“接纳”,要放弃控制,放开自己来活,才能打破强迫的怪圈。
6放弃保证
寻求保证是一种常见的强迫行为,在疑病患者身上较为常见,因为担心自己患病,所以就不停地去医院寻求医生的保证,就算医生说大概没有问题,可能性很小之类的话,都无法消除他的顾虑。就算来治疗,他也希望咨询师告诉他不会有事,给他安全感。当然,有的咨询师为了暂时缓解患者的焦虑也确实会给他讲一些正能量的话语来安慰他,但这样只是让他暂时得到安慰,但却不能让他真的相信。毕竟,他寻找的是绝对的安全,他连自己都不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的劝告呢?这一切最终只是徒劳。
例如,一位患者担心自己得精神病,所以寻求帮助。虽然治疗是为了帮助他看见焦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他却只是想得到安全的保证,比如,让我告诉他不是精神病。就算我口头保证,但他依然不放心,还要让我出具书面的文字。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强迫行为,虽然暂时可以缓解他的焦虑,但却无法根治。毕竟我也不是上帝,就算我能保证他现在不是精神病,也没有人能担保他以后不是,以后的人生一定会幸福美满。所以,他就陷入到不停地寻求保证,又无法停止焦虑的强迫之中。
一些对神经症,对心理分析了解不多的患者,往往以为治疗就是方法的给予,就是寻求安全的保证,但真正的治疗却是要深入到患者的人格、价值观、追求,以发现他焦虑的根源。如果不能深入到内心,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安全的维系,那么最终只能让症状发生转移或复发,这不能根治强迫。
7、放过身边的人
有些患者,他强迫自己还不够,还会强迫身边的人,也许是他的家人,也许是朋友,或是治疗师。反正只要能减轻他焦虑,他就会逼迫身边的人和他一同强迫,所以他身边的人也深受其害。而因为家人或资历尚浅的治疗师过于想帮助他,就会无形中落入他的强迫陷阱——以为是在帮他,实际上却害了他。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总是担心生病,所以就需要一遍一遍地寻求母亲的保证,要保证她没有病才放心。就算她离开家,也要每天打一个电话让妈妈帮助她消除焦虑。有时,一个电话不行还要再打一个。如果妈妈保证的不让她满意,她都不让妈妈上班,而妈妈的保证还要是奇数,这样负负得正,才能让她心理舒服。她的逻辑就是,如果不消除这些想法,那么这些想法发生了怎么办?
心理治疗的着眼点在于帮助一个人面对现实,打破幻想,所以如果患者周围的人真的想要帮助患者,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配合他的强迫,而是帮他戒断“心瘾”。
强迫症患者已经发明了一整套的理论和逻辑,这一切就好像末日生存手册,他必须按照这个去执行,似乎这样做了就安全了,但这实际上和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差不多,就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或者说他只是活在他自欺的安全与幸福之中,而不是真实的生活里。他一直坚信这套逻辑的正确性,并认为这是自己能活到今天的原因。这套方法虽然“保护”了他,不过却也禁锢了他,无法让他认识到,这个世界并非他所认为的那么危险。
一位患者写到:由于与前女友的一次出轨,开始恐惧HIV(艾滋病),期间不断的去检测,几乎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去检测,至今共检测过十多次。虽然在三个月后已经排除,又开始恐惧医生抽血没有换针头,又因此而检测了几次。后来由于接受颈椎按摩,被按摩师不小心按破颈部的皮肤,于是开始陷入新一轮的恐慌,此后一直没有再去检测,但是对血、液体、针状的东西特别恐惧。最近一个月经常会担心使用的东西里有病毒,不敢在外面的商店买东西,就算买了都要检查包装,必须完整,发现有一点点破损都会丢弃不再用。每天出门也会在自己使用的东西上做记号,下班回家只有看到东西没有被动过才会用,如果忘记做记号或者忘记锁柜子,那些东西就绝对不会再用。经常对怀疑有病毒的东西清洗,每天花在清洗上大量的时间,手也洗到蜕皮,几乎每天都需要买酒精,对自己认为应该消毒的东西进行消毒,不敢在外面吃东西,尤其是口腔有溃疡的时候。
虽然他的生活已经陷入到了病态的模式之中,不过他却依然坚信所做的一切是正当的,他为自己的病态行为找了各种各样看似合理化的借口。但当他一遍一遍因为很小的事情咨询疾控中心的大夫的时候,大夫生气地回复他说:“如果你这点事都算高危行为,那么我的工作不是革命英烈了?”
实际上危险无处不在,患者可以防御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甚至连一滴水都防不住,所以他做的一切都只是无用功。有时,他也会认为别人不担心,是因为别人压根就没有想这些不好的事情,而自己想了,所以才恐惧,必须用强迫的行为去消除这些担忧性的想法。实际上并不是别人不去想,而是普通人有一颗平常心,知道人生无常的道理,所以可以随遇而安,因此他才不需要用强迫来试图逃避无常的现实。
所以,停止这些过度的自我防御是必要的,毕竟,这一方面会强化强迫,另一方面只会让一个人沉浸在虚假的安全之中而更加脱离实际。患者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安全,实际上仅仅就是自己心理舒服而已。
2、 暴露不反应
暴露不反应指的是当患者处于让他不安与恐惧的情景中时,停止一切试图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强迫行为,直面恐惧和焦虑本身。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因为中了一张200元的彩票,之后总是担心自己中了大奖,但却不小心把彩票扔了,所以她不敢丢弃任何东西,因为总是担心里面夹着她那中奖的彩票。一旦有什么东西要扔或邮寄,就感觉心里好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之后必须要把那个东西拿回来反复检查才放心。她最后连垃圾都不敢扔,钱都不敢花了。
越是被焦虑所控制,结果焦虑不是减轻而是加强,症状不断地泛化也验证了这一点。如果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检查,没有听从内心中焦虑的指使,那么她的外显症状就不会最后变得不可控。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就算邮寄了包裹,就算扔了垃圾,都不去检查,任凭内心中蚂蚁折腾,而不试图用强迫性行为来缓解焦虑。
3、为所当为
强迫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轨迹,患者为了逃避他自认为的危险,甚至可以不工作,不社交,就算他不得不投入到生活之中,他依然是小心翼翼,逃避任何他认为有危险的人或事。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对待恐惧也一个道理,我们越是被恐惧掌控,那么我们就越会成为其囚徒。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多年前买了房子,实际上早就装修好了,但因为甲醛超标了一点点,担心对健康不利,他一空就是五年,和父亲挤在一起。而他的办公室一次被别人打扫,他看见对方用洗洁精擦玻璃,之后还碰了他的电脑和椅子,关键是他看见了,之后这个办公室他就不敢用了。而他喜欢吃水果,但因为担心农药残留,结果已经两年没吃了。最后,他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生活,活在自己的套子当中,和这个世界变得格格不入。
他活着,但已经完全不是以生活为中心,为了减轻焦虑,他可以做任何有悖的主观意志的事情,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他越来越不敢面对真实的世界与生活,而强迫也因此越发严重。而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突破口在于“为所当为”——做那些你应该干的事情,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逃避现实。
4. 打破病态的平衡
一些人和强迫达成了某种平衡,只要他还能撑得住,那么他就不想改变,会小心翼翼维系这种脆弱的平衡,维系幻想中的安全不被打破。他越是认为强迫还能受得了,那么他就越缺乏改变的动力与欲望,治疗也难以向前推进。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怕老鼠走过的地方,担心东西被老鼠咬过,怕清洁工的衣服碰到自己,也怕凶案现场,怕鬼,怕医务人员,怕警察。在别人面前还能控制,只要一个人就需要反复检查、回忆与清洗。他的强迫从11岁开始,目前已经30年了。之前他没有来治疗是因为还能忍受,一直处于和强迫共存的状态,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去强迫,他认为代价不高,舒服一会是一会。但因为疫情他丢了工作,所以强迫就越来越严重,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无法承受所以来求治。
他看过一个心理视频,上面谈到接纳,但他却错误的理解为是接纳强迫与逃避等行为。对他而言,真正需要接纳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的现实,停止一切逃避现实可能性的强迫的行为,打破与强迫共存的状态,打破如此病态的平衡。
看似强迫一下是可以承受的,但强迫却会因为如此的纵容而越加泛滥。短期来看代价不高,但从长期来看却代价极高,毕竟这样他失去的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与乐趣,只是在虚假的安全感中苟活而已。
一些人也担心一旦停止强迫,打破平衡,他恐惧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怎么办,比如死亡。实际上,治疗并不是对绝对安全的维系,而是直面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安全。正是因为患者把一切美好的想象当成了必然,所以才如此恐惧“人之常情”,又因为他不愿醒来,所以用强迫继续催眠自己。
5、放开自己
强迫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过度控制与掌控,因为怕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拼命控制自己,诸如,害怕自己会大喊大叫,担心自己去骂人,担心自己会用剪刀伤害自己与他人等等。此种强迫的表现形式就是越是恐惧,就越是要控制,越去控制,就越担心失控。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担心自己会骂对方,但她根本就不想骂,所以她就拼命控制,以防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电梯是她最恐惧的情景,因为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出了出格的事情,有时甚至想要调监控看看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最后,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封上,把手绑上才觉得安全。对她而言,自己简直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坏家伙,如果不控制,就会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当然从现实角度来说,一个人怕自己会做出出格的事情,并不代表他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只是此类事情违反了他对道德,和谐,安全的需要,所以才会拼命地避免。但在现实中他又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行为,左右自己的思维与情绪,所以形成强烈的冲突。而停止冲突的关键不在于“控制”而在于“接纳”,不管自己是否会做出出格的事情,都需要“允许”与“接纳”,要放弃控制,放开自己来活,才能打破强迫的怪圈。
6放弃保证
寻求保证是一种常见的强迫行为,在疑病患者身上较为常见,因为担心自己患病,所以就不停地去医院寻求医生的保证,就算医生说大概没有问题,可能性很小之类的话,都无法消除他的顾虑。就算来治疗,他也希望咨询师告诉他不会有事,给他安全感。当然,有的咨询师为了暂时缓解患者的焦虑也确实会给他讲一些正能量的话语来安慰他,但这样只是让他暂时得到安慰,但却不能让他真的相信。毕竟,他寻找的是绝对的安全,他连自己都不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的劝告呢?这一切最终只是徒劳。
例如,一位患者担心自己得精神病,所以寻求帮助。虽然治疗是为了帮助他看见焦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他却只是想得到安全的保证,比如,让我告诉他不是精神病。就算我口头保证,但他依然不放心,还要让我出具书面的文字。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强迫行为,虽然暂时可以缓解他的焦虑,但却无法根治。毕竟我也不是上帝,就算我能保证他现在不是精神病,也没有人能担保他以后不是,以后的人生一定会幸福美满。所以,他就陷入到不停地寻求保证,又无法停止焦虑的强迫之中。
一些对神经症,对心理分析了解不多的患者,往往以为治疗就是方法的给予,就是寻求安全的保证,但真正的治疗却是要深入到患者的人格、价值观、追求,以发现他焦虑的根源。如果不能深入到内心,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安全的维系,那么最终只能让症状发生转移或复发,这不能根治强迫。
7、放过身边的人
有些患者,他强迫自己还不够,还会强迫身边的人,也许是他的家人,也许是朋友,或是治疗师。反正只要能减轻他焦虑,他就会逼迫身边的人和他一同强迫,所以他身边的人也深受其害。而因为家人或资历尚浅的治疗师过于想帮助他,就会无形中落入他的强迫陷阱——以为是在帮他,实际上却害了他。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总是担心生病,所以就需要一遍一遍地寻求母亲的保证,要保证她没有病才放心。就算她离开家,也要每天打一个电话让妈妈帮助她消除焦虑。有时,一个电话不行还要再打一个。如果妈妈保证的不让她满意,她都不让妈妈上班,而妈妈的保证还要是奇数,这样负负得正,才能让她心理舒服。她的逻辑就是,如果不消除这些想法,那么这些想法发生了怎么办?
心理治疗的着眼点在于帮助一个人面对现实,打破幻想,所以如果患者周围的人真的想要帮助患者,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配合他的强迫,而是帮他戒断“心瘾”。
展开全部
强迫症自我调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转移注意力是强迫症的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一旦强迫症状要出现的时候,就要将注意力迅速从强迫症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马上离开这个动机,去做其他事来取代这个强迫症状,比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活动,像运动、散步、听音乐、打篮球等等。这种有意识地转移哪怕只有几分钟,也是一次成功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2、厌恶疗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焦虑情绪或想法就用力弹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一段时间后症状就可以缓解和解除。
3、森田疗法,就是不把身体的症状放在心里,身体的不舒服,都是错误的信息,只要不理会这些不舒服,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1、转移注意力是强迫症的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一旦强迫症状要出现的时候,就要将注意力迅速从强迫症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马上离开这个动机,去做其他事来取代这个强迫症状,比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活动,像运动、散步、听音乐、打篮球等等。这种有意识地转移哪怕只有几分钟,也是一次成功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2、厌恶疗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焦虑情绪或想法就用力弹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一段时间后症状就可以缓解和解除。
3、森田疗法,就是不把身体的症状放在心里,身体的不舒服,都是错误的信息,只要不理会这些不舒服,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强迫症的发生一般带有追求完美、高标准、严要求的强迫型人格特征,所以强迫症的自我调节首先要从个性上对自身的认知和接纳; 然后再次基础上对性格特质进行一些调整喝改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