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一)阅读时间的选择:
家长在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初期,每天应固定地拨出三十分钟的时间,或是安安静静地与孩子一起看书,或是给他讲故事,帮助他进入另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充分享受在这个世界里的自由、快乐与安祥,安抚他一天中的兴奋与紧张的情绪。渐渐地,他就会每天期待这个时间的到来,甚至他会提醒您:时间到了,我想看书啦!如果是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每天安排2次阅读,具体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如上午、傍晚或睡前。安排孩子阅读活动不宜过多或者时间过长。要注意动静结合,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视力发育。阅读的地点要选择在光线明亮但不刺眼,环境安静、舒适的场合。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把握时间的分寸,当孩子不能专注于您讲故事时,您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讲故事的时间,或者停止不讲。在孩子们生气时或兴奋异常时不宜读书。
一定不能强迫孩子听您阅读,以免孩子产生厌烦或者抵触情绪。而当孩子全神贯注于书中世界时,也不要任意打断;
二是要提高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指阅读的物质环境,二是指阅读的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选择一个采光较好的房间或角落,安静、舒适,有沙发或地毯,可坐可靠,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精神环境: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持之以恒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讲故事给孩子听时,尽量要关闭电视、音响,减少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外界因素;
另外,家里最好能有一个放书的空间。这些书要放到孩子容易看得见,伸手够得着的地方,可以是一个柜子,一个纸箱可是书架的一层。也可以在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加以布置。
放书的空间必须是开放的,干净的,新鲜的,让孩子感到轻松自在的,温馨舒适的,光线不要太强烈,要有舒适的靠垫,供孩子坐的小椅子和小桌子,放一些彩色铅笔、纸张,让他把自己从书中得来的灵感画到纸上,把想说的话写到纸上,周围摆上孩子喜欢的玩具,过一段时间可更换一下玩具和桌子上放的桌布,换几个靠垫,以维持孩子的新鲜感。
有了这样一个角落,我相信肯定会吸引孩子经常来这里坐坐,慢慢地孩子就会决定放哪些书,书如何摆放,也会自己选择想读的一本书,书成了他的朋友。
三是孩子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那就再说一回,千万不要怕麻烦。
(二)、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于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安静的阅读活动肯定不如看电视、玩游戏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开始做亲子共读的时候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1、是在讲故事前,预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孩子回答,孩子就会认真地去听,有目的地听,激发起他的兴趣。
2、是讲到故事的结尾时,故意停止,启发孩子自己编故事的结尾,然后与原文进行对照。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获取知识的新思路,知识来源于书中。
3、是让孩子朗读,父母亲挑选孩子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孩子大声地"朗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阅读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不论说书、听书、看书、读书,为孩子保留一个可以天天见面、愿意经常光顾的小小空间,让他尽情地建立与书、与阅读之间的感情联系,让他尽情体验书中的快乐与自由自在。
(三)、指导幼儿阅读的几个注意:
家长在为孩子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您为宝宝尽心挑选的图书他完全没有兴趣,或者是孩子对您的阅读活动没有兴趣,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家长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问题。
1、为兴趣所左右:
孩子看书往往全凭兴趣,没有兴趣的,根本不看。家长在给孩子阅读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最近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幼儿园的学习要点等有目的的挑选能引起孩子共鸣的作品。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国学或者百科常识。总之是要能引发孩子“听”的需要的,才能达到培养阅读的目的。
2、喜欢有人陪读: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亲子共读是最佳的指导方式。家长首先要纠正“读书必须要一个人坐在那里安静的看”的错误认识,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门技能,它的掌握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强制孩子一个人独自看书,只有经过培养,让孩子感到阅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才会愿意独自看书。
3、边看边说边问: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亲子阅读时都会遇到经常被孩子的提问打断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幼儿看书的显著特色。所以,指导幼儿看书,可教他用手指指着书中的内容边看边讲。当孩子发问时,要耐心地解释,但也不必过多展开,不要讲得太多。句子要短,语言要好听,要浅显易懂。
4、不追求依次阅读:
幼儿的视线、思维常常是跳跃式的。不必强求他按主题、按页码、按顺序地看。孩子刚听完了一个百家姓故事,接下来就想听《丑小鸭》,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必须按照今天的阅读计划读完3个故事,而是可以按照孩子的兴趣去选择故事,毕竟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当孩子稍大一些以后,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才能逐渐增强。孩子才会有序地看,或者按照父母及老师的要求去阅读。孩子到了五六岁,在入小学之前,家长要教给他一些阅读技巧。比如,按页码顺序看书;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书;逐页翻书,懂得页码的意义,爱惜图书等等。
5、切忌强迫看书:
如果幼儿情绪不好,看书兴趣不高,要设法引导,不可简单粗暴,强迫读书。这容易导致幼儿在入学之前就厌学。
(四)、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几种方法。
阅读最初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周围的一切对您的宝宝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地感知这个全新的世界,做父母的此时应为宝宝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呵护宝宝刚刚萌芽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也许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宝宝总是缠着您讲故事,而自己却并不愿意“阅读”书中的故事。其实听、说、读、写是语言智能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正是从父母生动、形象地为孩子讲故事开始。在给孩子阅读之前父母要先做好“预习”。对您准备给孩子朗读的故事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故事中有没有您不熟悉生僻字?故事的中心主题是什么?对于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您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信息等等……
另外,当您希望孩子在行为、修养、意志品质等方面作出改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故事来对孩子做积极的暗示。比如孩子遇到问题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您就可以选择《乌鸦喝水》、《树洞取球》、《小马过河》、《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来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您可以选择《狼来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乔治·华盛顿和他的斧子》、《一诺千金》等;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则可以通过我们身边常见自然现象、生活百科……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其不同的寓意,家长在陪同孩子阅读的同时要帮助孩子理解并吸收其中的营养。单纯的机械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下面给您介绍几个容易吸引孩子兴趣、引起孩子共鸣的亲子阅读方法:
☆方法1:投其所好
为宝宝选择书籍和绘本,一定要投其所好,甚至可以挑选孩子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如《西游记》、《哪咤闹海》、《小红帽》等。只有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故事,才能激发孩子听、读、看的意愿,主动,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孩子都有一个心理特点:对于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东西,都非常喜欢重复,听故事、讲故事也是一样。但只要孩子愿意,父母就应该满足他的要求,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读。有时父母可以当宝宝的听众,但当宝宝在为您讲故事时,无论是重复了多少次的故事,您都要好像是第一次听那样带着新鲜感,您甚至可以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例如孩子在讲《小马过河》时,爸妈在听到小松鼠被淹死时,故意高声附和:“不能过河,危险!”;在听到老牛说水浅,很容易过河时,爸妈也可以借机提问:“为什么小松鼠淹死了,而老牛却没事?”这时,也许宝宝会很得意地告诉您:“这都不懂,因为小松鼠个子小,老牛个子大啊!”。这样的小互动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更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成就感。父母在听故事时,如果能经常这样提问,用不了多久,您的宝宝就会爱上阅读了。
幼儿期的宝宝最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您讲述同一个故事或看同一本书。这表明孩子对书籍有着真诚的爱恋,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现象,并满足孩子的要求!
☆方法2:活泼阅读
文字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甚至还会在阅读之中进入角色、感同身受。文字的神奇魅力也赋予亲子阅读更多的趣味性,您不妨好好利用书本,和宝宝一起玩出花样。
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个性上的差异,有的爱表现,有的就比较害羞。但家庭环境中的故事表演,可以让孩子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并且爸爸妈妈的参与表演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是“活泼阅读”的首选形式。
在表演故事之前,爸爸妈妈可以用一本图文并茂的大故事书来吸引孩子,父母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激发孩子表现欲的第一步。孩子们都是善于模仿的小天才,因此父母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便于孩子受到故事的气氛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地模仿。一旦孩子表示出参与欲望,父母就可以积极地鼓励他加入表演,无论孩子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和表现能力如何,父母都应让他担当主角,进而使他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方法3:分享感受
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能引发孩子的兴趣。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都需采用不同的方法。
阅读前,爸爸妈妈可以先摆摆“噱头”,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好奇心:“今天,妈妈要给您讲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哦!故事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白兔,它要跟宝宝做朋友呢!”
阅读中,父母与宝宝共同阅读,一边阅读一边交流各自的感受。例如:“妈妈最讨厌大灰狼了,宝宝呢?”也可以让宝宝猜猜,故事书的后一页即将发生什么事了,等宝宝多想几个假设之后,把书翻过一面,看看猜对了没有,再继续往下讲。有时,爸爸妈妈也可以跟宝宝交流截然相反的意见,激起宝宝的好胜心,与此同时,宝宝听故事、看书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阅读后,父母可以留个结尾或将故事的结尾作为新故事的延伸,和宝宝一同续编故事。例如:在讲完故事《小马过河》时,父母将结尾当作故事的开头:“小马磨好了麦子回到小河边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只兔宝宝正坐在路边大哭,小马上前去问:‘兔宝宝,你为什么哭啊?’兔宝宝答:‘妈妈不见了,呜……’”根据这样一个新开始,父母可用问题引发宝宝的想像:“哎呀,兔宝宝的妈妈不见了,她上哪儿去了呢?这可怎么办呢?”在此,父母要注意到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语言智能的发展水平,如孩子较小,语言描述上有一定困难,父母则应该协助孩子将故事讲下去,不要用一连串的问题吓坏了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把让孩子续编故事当作一次教育中的“放手成长”,或许孩子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把故事续编得很合情合理,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想像力。有时,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只有父母真正地放手让孩子去想像,并用温和、积极的语言进行诱导,才能使孩子真正获得语言智能提升的契机。这种方法对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用非常大。
☆方法4、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 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适合的读物,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如课件、音像资料等;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 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并可以引导孩子复述故事或者背诵《百家姓》、《千字文》的内容,不管孩子复述(背诵)的如何,都要对他的努力和进步表示肯定。
“引”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引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方法5:手指点读
比起以上3种方法来看,“手指点读”似乎相对来说比较刻板,它需要孩子和父母更大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手指点读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刚开始让孩子学习手指点读时,您可能会发现他存在手眼不协调的困难,这时,父母可以先讲到什么地方、用手指点到什么地方,让孩子的眼睛跟着父母的手指移动。随后,父母可以拿起宝宝的小手,讲到哪儿、指到哪儿。在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故意放慢一些语速,将相关的图片或文字都用重点语气突出一下,这样,下次宝宝讲故事时的点读就会很顺利地展开了。
手指点读时,首先要大声地念出书名,读书的速度要让宝宝与点读的速度相符。读书的声音要不断地变化,根据情节调整音量、速度和语调。
☆方法6:有问有答
看了上述的几种方法,也许您会认为只有故事书才适合宝宝阅读,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科学类的丛书也是宝宝们非常喜爱的一类图书,看这样的图书,用互动提问式的阅读方式最为适合。我们就以《百科知识宝典》为例,来说一下互动提问式的阅读。
阅读前,父母可以激发孩子们小脑瓜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小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睁着眼睛睡觉……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到书中去进行探索之旅。
阅读中,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来个小小的知识竞赛,看看谁看书看得仔细、知道得多、回答得快!争论和抢答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氛围,因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再次阅读或更深入地阅读,从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
求知欲是最直接的阅读契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励孩子在书本中探索、思考,一定会使孩子爱上阅读。
当孩子爱上阅读、爱上知识时,父母可以以“不100%满足孩子的求知欲”的办法来进一步激励孩子。如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可以留一个悬念明天揭晓。这样孩子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望会被激发到最高水平。
有问有答的互动提问式阅读适合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求知欲也较为旺盛。
☆方法7:鼓励孩子讲故事
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故事以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大家面前“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给孩子展示自己“博学”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阅读带给他的成就感,从而引发他进一步阅读的动力。如果您的宝宝是个性格内向、羞怯的孩子,让他为您讲故事,是很好的锻炼手法。您在听故事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反馈,对他来说都是一种鼓励。
☆方法8:欣赏孩子的进步
无论孩子对书本内容作成何种反映,家长一定先赞美他的表现,再提出可能未思索到的问题供他反省。孩子的阅读信心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先决条件,而阅读信心的建立,往往来自于父母亲真诚的赞美和鼓励。
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具有何种教育特点[/U]
孩子的成长需要不同的营养来滋润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而且孩子的智力发育也需要角度的刺激,来培养不同的能力。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阅读不同种类书籍对孩子的作用。
1、国学类读物。
读熟《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对孩子们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便于迅速认字,迅速学会三千左右的常用汉字。这类读物是以韵文形式写成的,排列整齐,平仄押韵,非常便于记忆。其次,能够使孩子们迅速地对礼仪文化、道德修养、历史知识、成语典故等有个大概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基本的文化知识,集中起来学习,容易掌握。再次,能够训练孩子们的记忆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这种三个字一句和四个字一句的韵文,读起来上口,记起来方便,小孩子乐于接受,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形成记忆习惯,提高记忆能力。推荐国学系列目的就是开发孩子记忆潜能与智力,幼儿正处于记忆力和直觉力的飞速发展阶段,国学系列可以很好地训练提升这些能力。
2、睡前故事。
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的重要环节。睡前故事可以让孩子离开电视,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听着妈妈的声音,安静的聆听美好的故事。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力,而且睡前讲故事这种方式对儿童感情上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讲故事以及讲解白天所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毛病,并且有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听睡前故事还能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使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另外,睡前是人类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候听到的东西更容易被孩子记住并再现。
3、童话、经典故事: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话能让人长知识,也能让人快乐。
好的童话,通过优美的描述把孩子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中去。在阅读的童话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丰富词汇,还会插上想像的翅膀。对于培养孩子丰富的语言和想象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民间成语故事:
民间成语故事是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是各个历史时代产物,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民间成语故事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意志品质等的培养。
5、知识百科系列:
孩子生性好奇心强烈,对身边的万事万物总是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幼儿期这种探索欲望能否得到满足往往对孩子长大后的求知欲有着极大影响。而知识百科系列对孩子最感兴趣的生活百科、天文地理、人体奥秘、动植物知识、未解之谜等多方面知识,做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解释。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其乐无穷的金色知识殿堂。
三、[/U]孩子在阅读习惯培养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U]
1、小孩看书总是翻页,不肯细看,怎么办
★这样的孩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他现在注意力的稳定时间很短,而是由于家长选择的故事不符合孩子的欣赏习惯或者讲得过于沉闷、枯燥。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家长要先选择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如《猴子捞月亮》、《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小猫种鱼》、《狐假虎威》、《北风和太阳》、《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在孩子对阅读具备了一定的兴趣和阅读能力以后,再逐渐增加故事的长度和难度,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另外,家长在读故事的时候要语气生动,关键情节处可以适当停顿或者提出一个小问题,这样既能让孩子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也可以起到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2、怎样教孩子收拾和爱护图书
★图书能给孩子带来无比的欢乐,伴随他度过幸福的童年,因此家长都乐意给自己的孩子购买图书。但是 ,孩子就如何对待图书?看完图书后该怎么办?不少家长却忽视了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重要课题,结果形成孩子不爱惜物品的坏习惯。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乱扔的图书应该由大人来收拾。这种认识和做法对孩子不利。家长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整理图书的习惯,切不可认为是小事而掉以轻心。
教孩子收拾图书,应先为孩子准备几只大纸盒或木盒子,或给孩子一个高矮合适开合方便的抽屉,也可将成人的书架腾出一格或一角让他放图书,否则要求就会落空。
当孩子两岁后,便可让他学习收拾玩具和图书。开始以成人收拾为主,请孩子帮助递拿,并告诉孩子:“小图书和你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天天如此,孩子就会懂得图书看完后要收拾好。渐渐地可让孩子在成人的提醒下,把图书放到指定的地方,由成人帮助放整齐,一直到他会自己收、自己放好。到了五岁左右,应教孩子会按类别把图书摆放好,并能按书本的大小放整齐。当孩子学会以后,应当完全由他自己去做,家长只要适时地检查,提出要求就行。
“习惯成自然”,通过成人之间一致、一贯的要求和孩子逐日的练习,孩子不仅能养成收拾图书的好习惯,而且随着这个良好习惯的不断强化和迁移,还能做到收拾好自己使用过的其他东西,如画完画后的纸、笔,扫完地后的扫帚和畚箕,脱下的衣服等。及至升入小学后,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也能很快学会自己整理文具用具及书包等。
成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开始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以及生活有序、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这将会使孩子 终生受益。
3、孩子太小,会把书弄坏,是否需要等他长大一些会爱护书了再买?
★刚开始接触阅读时,孩子还不知书为何物,父母的读书声,便是给孩子带来书的印象的第一步。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纸张的性质,也不知道书一旦撕了内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量就会把书撕坏,孩子撕书就在所难免。那么,怎么让孩子尽快度过“撕书期”呢?也许,半个故事的“折磨”,与父母一起补书的体验,都会促使孩子渐渐掌握护书的要领。
4、孩子非常喜欢看书听故事,但书里有一点伤心、紧张的情节,他就会哭,这正常吗?
★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一方面可能这样的孩子相对敏感一些,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听故事听得很投入,暂时还无法区分虚构的情感和真实的情感。大人可以先尽可能地避免选择读太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办法,在读这类故事的时候帮助孩子从故事中跳出来。
怎样帮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尝试在讲故事时掌握节奏,到了孩子可能会感到有点刺激的地方,大人可以轻松地问个问题,请孩子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的愿望加进去,那么大人也不妨尝试根据孩子的愿望修改故事。同一个故事,其实可以变化出多个不同的结果,如果大人能引导孩子参与编故事,那么由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故事,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了“原来故事就是这样编出来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出入自由”了。
5、讲故事时,有些词孩子还听不懂。是不解释继续念下去,还是停下来讲解呢?
★这个问题的确涉及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父母在讲故事时过多被打断,有可能损害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让孩子一路困惑地听故事,又不利于真正理解、享受故事。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既要让孩子喜欢听,又要让孩子听懂。如果孩子自己提问,应该为他讲解一下;如果孩子不问而且兴致也很高,那就继续念下去吧。无论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是在讲完故事之后,大人都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轻松自如地聊一聊。这种交流越是随和自然,越是能引发孩子的兴趣,而且能大大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6、宝宝喜欢我读书给他听,但我发现好多内容他都不理解。我给他读的时候偶尔会问一些书中的问题,他一般都不会回答,也很不愿意回答,我该怎么去引导他呢?
(一)阅读时间的选择:
家长在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初期,每天应固定地拨出三十分钟的时间,或是安安静静地与孩子一起看书,或是给他讲故事,帮助他进入另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充分享受在这个世界里的自由、快乐与安祥,安抚他一天中的兴奋与紧张的情绪。渐渐地,他就会每天期待这个时间的到来,甚至他会提醒您:时间到了,我想看书啦!如果是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每天安排2次阅读,具体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如上午、傍晚或睡前。安排孩子阅读活动不宜过多或者时间过长。要注意动静结合,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视力发育。阅读的地点要选择在光线明亮但不刺眼,环境安静、舒适的场合。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把握时间的分寸,当孩子不能专注于您讲故事时,您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讲故事的时间,或者停止不讲。在孩子们生气时或兴奋异常时不宜读书。
一定不能强迫孩子听您阅读,以免孩子产生厌烦或者抵触情绪。而当孩子全神贯注于书中世界时,也不要任意打断;
二是要提高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指阅读的物质环境,二是指阅读的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选择一个采光较好的房间或角落,安静、舒适,有沙发或地毯,可坐可靠,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精神环境: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持之以恒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讲故事给孩子听时,尽量要关闭电视、音响,减少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外界因素;
另外,家里最好能有一个放书的空间。这些书要放到孩子容易看得见,伸手够得着的地方,可以是一个柜子,一个纸箱可是书架的一层。也可以在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加以布置。
放书的空间必须是开放的,干净的,新鲜的,让孩子感到轻松自在的,温馨舒适的,光线不要太强烈,要有舒适的靠垫,供孩子坐的小椅子和小桌子,放一些彩色铅笔、纸张,让他把自己从书中得来的灵感画到纸上,把想说的话写到纸上,周围摆上孩子喜欢的玩具,过一段时间可更换一下玩具和桌子上放的桌布,换几个靠垫,以维持孩子的新鲜感。
有了这样一个角落,我相信肯定会吸引孩子经常来这里坐坐,慢慢地孩子就会决定放哪些书,书如何摆放,也会自己选择想读的一本书,书成了他的朋友。
三是孩子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那就再说一回,千万不要怕麻烦。
(二)、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于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安静的阅读活动肯定不如看电视、玩游戏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开始做亲子共读的时候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1、是在讲故事前,预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孩子回答,孩子就会认真地去听,有目的地听,激发起他的兴趣。
2、是讲到故事的结尾时,故意停止,启发孩子自己编故事的结尾,然后与原文进行对照。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获取知识的新思路,知识来源于书中。
3、是让孩子朗读,父母亲挑选孩子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孩子大声地"朗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阅读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不论说书、听书、看书、读书,为孩子保留一个可以天天见面、愿意经常光顾的小小空间,让他尽情地建立与书、与阅读之间的感情联系,让他尽情体验书中的快乐与自由自在。
(三)、指导幼儿阅读的几个注意:
家长在为孩子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您为宝宝尽心挑选的图书他完全没有兴趣,或者是孩子对您的阅读活动没有兴趣,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家长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问题。
1、为兴趣所左右:
孩子看书往往全凭兴趣,没有兴趣的,根本不看。家长在给孩子阅读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最近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幼儿园的学习要点等有目的的挑选能引起孩子共鸣的作品。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国学或者百科常识。总之是要能引发孩子“听”的需要的,才能达到培养阅读的目的。
2、喜欢有人陪读: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亲子共读是最佳的指导方式。家长首先要纠正“读书必须要一个人坐在那里安静的看”的错误认识,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门技能,它的掌握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强制孩子一个人独自看书,只有经过培养,让孩子感到阅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才会愿意独自看书。
3、边看边说边问: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亲子阅读时都会遇到经常被孩子的提问打断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幼儿看书的显著特色。所以,指导幼儿看书,可教他用手指指着书中的内容边看边讲。当孩子发问时,要耐心地解释,但也不必过多展开,不要讲得太多。句子要短,语言要好听,要浅显易懂。
4、不追求依次阅读:
幼儿的视线、思维常常是跳跃式的。不必强求他按主题、按页码、按顺序地看。孩子刚听完了一个百家姓故事,接下来就想听《丑小鸭》,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必须按照今天的阅读计划读完3个故事,而是可以按照孩子的兴趣去选择故事,毕竟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当孩子稍大一些以后,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才能逐渐增强。孩子才会有序地看,或者按照父母及老师的要求去阅读。孩子到了五六岁,在入小学之前,家长要教给他一些阅读技巧。比如,按页码顺序看书;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书;逐页翻书,懂得页码的意义,爱惜图书等等。
5、切忌强迫看书:
如果幼儿情绪不好,看书兴趣不高,要设法引导,不可简单粗暴,强迫读书。这容易导致幼儿在入学之前就厌学。
(四)、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几种方法。
阅读最初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周围的一切对您的宝宝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地感知这个全新的世界,做父母的此时应为宝宝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呵护宝宝刚刚萌芽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也许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宝宝总是缠着您讲故事,而自己却并不愿意“阅读”书中的故事。其实听、说、读、写是语言智能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正是从父母生动、形象地为孩子讲故事开始。在给孩子阅读之前父母要先做好“预习”。对您准备给孩子朗读的故事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故事中有没有您不熟悉生僻字?故事的中心主题是什么?对于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您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信息等等……
另外,当您希望孩子在行为、修养、意志品质等方面作出改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故事来对孩子做积极的暗示。比如孩子遇到问题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您就可以选择《乌鸦喝水》、《树洞取球》、《小马过河》、《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来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您可以选择《狼来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乔治·华盛顿和他的斧子》、《一诺千金》等;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则可以通过我们身边常见自然现象、生活百科……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其不同的寓意,家长在陪同孩子阅读的同时要帮助孩子理解并吸收其中的营养。单纯的机械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下面给您介绍几个容易吸引孩子兴趣、引起孩子共鸣的亲子阅读方法:
☆方法1:投其所好
为宝宝选择书籍和绘本,一定要投其所好,甚至可以挑选孩子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如《西游记》、《哪咤闹海》、《小红帽》等。只有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故事,才能激发孩子听、读、看的意愿,主动,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孩子都有一个心理特点:对于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东西,都非常喜欢重复,听故事、讲故事也是一样。但只要孩子愿意,父母就应该满足他的要求,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读。有时父母可以当宝宝的听众,但当宝宝在为您讲故事时,无论是重复了多少次的故事,您都要好像是第一次听那样带着新鲜感,您甚至可以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例如孩子在讲《小马过河》时,爸妈在听到小松鼠被淹死时,故意高声附和:“不能过河,危险!”;在听到老牛说水浅,很容易过河时,爸妈也可以借机提问:“为什么小松鼠淹死了,而老牛却没事?”这时,也许宝宝会很得意地告诉您:“这都不懂,因为小松鼠个子小,老牛个子大啊!”。这样的小互动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更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成就感。父母在听故事时,如果能经常这样提问,用不了多久,您的宝宝就会爱上阅读了。
幼儿期的宝宝最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您讲述同一个故事或看同一本书。这表明孩子对书籍有着真诚的爱恋,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现象,并满足孩子的要求!
☆方法2:活泼阅读
文字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甚至还会在阅读之中进入角色、感同身受。文字的神奇魅力也赋予亲子阅读更多的趣味性,您不妨好好利用书本,和宝宝一起玩出花样。
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个性上的差异,有的爱表现,有的就比较害羞。但家庭环境中的故事表演,可以让孩子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并且爸爸妈妈的参与表演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是“活泼阅读”的首选形式。
在表演故事之前,爸爸妈妈可以用一本图文并茂的大故事书来吸引孩子,父母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激发孩子表现欲的第一步。孩子们都是善于模仿的小天才,因此父母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便于孩子受到故事的气氛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地模仿。一旦孩子表示出参与欲望,父母就可以积极地鼓励他加入表演,无论孩子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和表现能力如何,父母都应让他担当主角,进而使他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方法3:分享感受
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能引发孩子的兴趣。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都需采用不同的方法。
阅读前,爸爸妈妈可以先摆摆“噱头”,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好奇心:“今天,妈妈要给您讲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哦!故事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白兔,它要跟宝宝做朋友呢!”
阅读中,父母与宝宝共同阅读,一边阅读一边交流各自的感受。例如:“妈妈最讨厌大灰狼了,宝宝呢?”也可以让宝宝猜猜,故事书的后一页即将发生什么事了,等宝宝多想几个假设之后,把书翻过一面,看看猜对了没有,再继续往下讲。有时,爸爸妈妈也可以跟宝宝交流截然相反的意见,激起宝宝的好胜心,与此同时,宝宝听故事、看书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阅读后,父母可以留个结尾或将故事的结尾作为新故事的延伸,和宝宝一同续编故事。例如:在讲完故事《小马过河》时,父母将结尾当作故事的开头:“小马磨好了麦子回到小河边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只兔宝宝正坐在路边大哭,小马上前去问:‘兔宝宝,你为什么哭啊?’兔宝宝答:‘妈妈不见了,呜……’”根据这样一个新开始,父母可用问题引发宝宝的想像:“哎呀,兔宝宝的妈妈不见了,她上哪儿去了呢?这可怎么办呢?”在此,父母要注意到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语言智能的发展水平,如孩子较小,语言描述上有一定困难,父母则应该协助孩子将故事讲下去,不要用一连串的问题吓坏了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把让孩子续编故事当作一次教育中的“放手成长”,或许孩子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把故事续编得很合情合理,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想像力。有时,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只有父母真正地放手让孩子去想像,并用温和、积极的语言进行诱导,才能使孩子真正获得语言智能提升的契机。这种方法对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用非常大。
☆方法4、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 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适合的读物,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如课件、音像资料等;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 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并可以引导孩子复述故事或者背诵《百家姓》、《千字文》的内容,不管孩子复述(背诵)的如何,都要对他的努力和进步表示肯定。
“引”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引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方法5:手指点读
比起以上3种方法来看,“手指点读”似乎相对来说比较刻板,它需要孩子和父母更大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手指点读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刚开始让孩子学习手指点读时,您可能会发现他存在手眼不协调的困难,这时,父母可以先讲到什么地方、用手指点到什么地方,让孩子的眼睛跟着父母的手指移动。随后,父母可以拿起宝宝的小手,讲到哪儿、指到哪儿。在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故意放慢一些语速,将相关的图片或文字都用重点语气突出一下,这样,下次宝宝讲故事时的点读就会很顺利地展开了。
手指点读时,首先要大声地念出书名,读书的速度要让宝宝与点读的速度相符。读书的声音要不断地变化,根据情节调整音量、速度和语调。
☆方法6:有问有答
看了上述的几种方法,也许您会认为只有故事书才适合宝宝阅读,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科学类的丛书也是宝宝们非常喜爱的一类图书,看这样的图书,用互动提问式的阅读方式最为适合。我们就以《百科知识宝典》为例,来说一下互动提问式的阅读。
阅读前,父母可以激发孩子们小脑瓜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小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睁着眼睛睡觉……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到书中去进行探索之旅。
阅读中,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来个小小的知识竞赛,看看谁看书看得仔细、知道得多、回答得快!争论和抢答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氛围,因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再次阅读或更深入地阅读,从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
求知欲是最直接的阅读契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励孩子在书本中探索、思考,一定会使孩子爱上阅读。
当孩子爱上阅读、爱上知识时,父母可以以“不100%满足孩子的求知欲”的办法来进一步激励孩子。如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可以留一个悬念明天揭晓。这样孩子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望会被激发到最高水平。
有问有答的互动提问式阅读适合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求知欲也较为旺盛。
☆方法7:鼓励孩子讲故事
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故事以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大家面前“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给孩子展示自己“博学”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阅读带给他的成就感,从而引发他进一步阅读的动力。如果您的宝宝是个性格内向、羞怯的孩子,让他为您讲故事,是很好的锻炼手法。您在听故事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反馈,对他来说都是一种鼓励。
☆方法8:欣赏孩子的进步
无论孩子对书本内容作成何种反映,家长一定先赞美他的表现,再提出可能未思索到的问题供他反省。孩子的阅读信心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先决条件,而阅读信心的建立,往往来自于父母亲真诚的赞美和鼓励。
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具有何种教育特点[/U]
孩子的成长需要不同的营养来滋润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而且孩子的智力发育也需要角度的刺激,来培养不同的能力。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阅读不同种类书籍对孩子的作用。
1、国学类读物。
读熟《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对孩子们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便于迅速认字,迅速学会三千左右的常用汉字。这类读物是以韵文形式写成的,排列整齐,平仄押韵,非常便于记忆。其次,能够使孩子们迅速地对礼仪文化、道德修养、历史知识、成语典故等有个大概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基本的文化知识,集中起来学习,容易掌握。再次,能够训练孩子们的记忆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这种三个字一句和四个字一句的韵文,读起来上口,记起来方便,小孩子乐于接受,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形成记忆习惯,提高记忆能力。推荐国学系列目的就是开发孩子记忆潜能与智力,幼儿正处于记忆力和直觉力的飞速发展阶段,国学系列可以很好地训练提升这些能力。
2、睡前故事。
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的重要环节。睡前故事可以让孩子离开电视,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听着妈妈的声音,安静的聆听美好的故事。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力,而且睡前讲故事这种方式对儿童感情上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讲故事以及讲解白天所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毛病,并且有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听睡前故事还能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使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另外,睡前是人类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候听到的东西更容易被孩子记住并再现。
3、童话、经典故事: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话能让人长知识,也能让人快乐。
好的童话,通过优美的描述把孩子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中去。在阅读的童话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丰富词汇,还会插上想像的翅膀。对于培养孩子丰富的语言和想象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民间成语故事:
民间成语故事是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是各个历史时代产物,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民间成语故事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意志品质等的培养。
5、知识百科系列:
孩子生性好奇心强烈,对身边的万事万物总是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幼儿期这种探索欲望能否得到满足往往对孩子长大后的求知欲有着极大影响。而知识百科系列对孩子最感兴趣的生活百科、天文地理、人体奥秘、动植物知识、未解之谜等多方面知识,做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解释。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其乐无穷的金色知识殿堂。
三、[/U]孩子在阅读习惯培养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U]
1、小孩看书总是翻页,不肯细看,怎么办
★这样的孩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他现在注意力的稳定时间很短,而是由于家长选择的故事不符合孩子的欣赏习惯或者讲得过于沉闷、枯燥。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家长要先选择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如《猴子捞月亮》、《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小猫种鱼》、《狐假虎威》、《北风和太阳》、《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在孩子对阅读具备了一定的兴趣和阅读能力以后,再逐渐增加故事的长度和难度,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另外,家长在读故事的时候要语气生动,关键情节处可以适当停顿或者提出一个小问题,这样既能让孩子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也可以起到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2、怎样教孩子收拾和爱护图书
★图书能给孩子带来无比的欢乐,伴随他度过幸福的童年,因此家长都乐意给自己的孩子购买图书。但是 ,孩子就如何对待图书?看完图书后该怎么办?不少家长却忽视了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重要课题,结果形成孩子不爱惜物品的坏习惯。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乱扔的图书应该由大人来收拾。这种认识和做法对孩子不利。家长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整理图书的习惯,切不可认为是小事而掉以轻心。
教孩子收拾图书,应先为孩子准备几只大纸盒或木盒子,或给孩子一个高矮合适开合方便的抽屉,也可将成人的书架腾出一格或一角让他放图书,否则要求就会落空。
当孩子两岁后,便可让他学习收拾玩具和图书。开始以成人收拾为主,请孩子帮助递拿,并告诉孩子:“小图书和你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天天如此,孩子就会懂得图书看完后要收拾好。渐渐地可让孩子在成人的提醒下,把图书放到指定的地方,由成人帮助放整齐,一直到他会自己收、自己放好。到了五岁左右,应教孩子会按类别把图书摆放好,并能按书本的大小放整齐。当孩子学会以后,应当完全由他自己去做,家长只要适时地检查,提出要求就行。
“习惯成自然”,通过成人之间一致、一贯的要求和孩子逐日的练习,孩子不仅能养成收拾图书的好习惯,而且随着这个良好习惯的不断强化和迁移,还能做到收拾好自己使用过的其他东西,如画完画后的纸、笔,扫完地后的扫帚和畚箕,脱下的衣服等。及至升入小学后,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也能很快学会自己整理文具用具及书包等。
成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开始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以及生活有序、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这将会使孩子 终生受益。
3、孩子太小,会把书弄坏,是否需要等他长大一些会爱护书了再买?
★刚开始接触阅读时,孩子还不知书为何物,父母的读书声,便是给孩子带来书的印象的第一步。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纸张的性质,也不知道书一旦撕了内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量就会把书撕坏,孩子撕书就在所难免。那么,怎么让孩子尽快度过“撕书期”呢?也许,半个故事的“折磨”,与父母一起补书的体验,都会促使孩子渐渐掌握护书的要领。
4、孩子非常喜欢看书听故事,但书里有一点伤心、紧张的情节,他就会哭,这正常吗?
★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一方面可能这样的孩子相对敏感一些,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听故事听得很投入,暂时还无法区分虚构的情感和真实的情感。大人可以先尽可能地避免选择读太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办法,在读这类故事的时候帮助孩子从故事中跳出来。
怎样帮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尝试在讲故事时掌握节奏,到了孩子可能会感到有点刺激的地方,大人可以轻松地问个问题,请孩子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的愿望加进去,那么大人也不妨尝试根据孩子的愿望修改故事。同一个故事,其实可以变化出多个不同的结果,如果大人能引导孩子参与编故事,那么由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故事,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了“原来故事就是这样编出来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出入自由”了。
5、讲故事时,有些词孩子还听不懂。是不解释继续念下去,还是停下来讲解呢?
★这个问题的确涉及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父母在讲故事时过多被打断,有可能损害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让孩子一路困惑地听故事,又不利于真正理解、享受故事。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既要让孩子喜欢听,又要让孩子听懂。如果孩子自己提问,应该为他讲解一下;如果孩子不问而且兴致也很高,那就继续念下去吧。无论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是在讲完故事之后,大人都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轻松自如地聊一聊。这种交流越是随和自然,越是能引发孩子的兴趣,而且能大大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6、宝宝喜欢我读书给他听,但我发现好多内容他都不理解。我给他读的时候偶尔会问一些书中的问题,他一般都不会回答,也很不愿意回答,我该怎么去引导他呢?
展开全部
阅读是一辈子的财富。如果孩子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他一辈子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感觉现在很多书对孩子非常友善,同类型比我们小时候好看很多,越来越有趣了。知识还是那些知识,道理还是那些道理,但为小朋友考虑的更周到,读起来更贴心了。
以下这些书,都是有趣又有益的,分享给大家。
唐诗:我们小时候读《唐诗三百首》,现在让孩子读《唐诗三百首》,孩子的孩子将来还要读。经典的传统文化,永远都不过时。
成长类:
小时候看的都是些雷锋、赖宁的故事,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了。
成长小说推荐乐多多的《胡小闹日记》。这套书出了好几辑,成长篇、学习篇、情商篇,时间管理篇,都不错。
数学:
从数学思维、数学规律讲起,还是挺好的。
比如科学:《神奇的校车》,《Scratch真好玩》等等。即能学到东西,又能让孩子读得开心。
以下这些书,都是有趣又有益的,分享给大家。
唐诗:我们小时候读《唐诗三百首》,现在让孩子读《唐诗三百首》,孩子的孩子将来还要读。经典的传统文化,永远都不过时。
成长类:
小时候看的都是些雷锋、赖宁的故事,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了。
成长小说推荐乐多多的《胡小闹日记》。这套书出了好几辑,成长篇、学习篇、情商篇,时间管理篇,都不错。
数学:
从数学思维、数学规律讲起,还是挺好的。
比如科学:《神奇的校车》,《Scratch真好玩》等等。即能学到东西,又能让孩子读得开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让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是我家孩子阅读《胡小闹日记》的最大感受。
举个例子:
之前孩子遇到难一点的事情就抛给我和她爸,一点脑子都不动,感觉她的脑袋就是个摆设。
但自从读了《胡小闹日记》之后,她开始试着自己对付难题了。
有一次一道应用题做了半小时还是做不出来,我在旁边给她提建议:要不妈妈给你讲讲。
人家一口拒绝了,还美其名曰:胡小闹遇到难题从不放弃,我也不会轻易放弃。
嗯,好!我家姑娘有骨气!
当然,这种内心的坚韧,是这套经典读物《胡小闹日记》赋予的。
举个例子:
之前孩子遇到难一点的事情就抛给我和她爸,一点脑子都不动,感觉她的脑袋就是个摆设。
但自从读了《胡小闹日记》之后,她开始试着自己对付难题了。
有一次一道应用题做了半小时还是做不出来,我在旁边给她提建议:要不妈妈给你讲讲。
人家一口拒绝了,还美其名曰:胡小闹遇到难题从不放弃,我也不会轻易放弃。
嗯,好!我家姑娘有骨气!
当然,这种内心的坚韧,是这套经典读物《胡小闹日记》赋予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