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怎样算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你的应发工资-应可以扣减的五险一金-应可以扣的商险-国家规定的3500元后,我举例说明更男足能让你理解哦:
一、如你当月累计收到工资:扣除社保*元,公积金*,扣个人的商业保险200元(200元是最高金额)后得到8000元,纳税所得
额=8000-3500=4500元;应交个税=4500*10% =450元, 速算扣除=105,实交个税=450-105=345元;那你的到手工资收入:8000-345=7655元。
二、说明1:
和你说一下,这个3500元扣减是2011年9月1日开始至今天的政策。所有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都得执行的。只要你的月收入超过3500元就得自觉交的个人所得税,这个政策至今天还在执行哦。
三、说明2: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的收付实现制,就是你上月没有发合在这个月发了,只要超过3500元就得交个人所得税的。
四、说明3:
你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在你当地的地税都能查到的,而且你当地的地税应该每年都会给纳税人一封纳税光荣的挂号信的。
五、执行的税率表格:
2019-08-19 · 中央级法律类图书出版社

您好,公民纳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准的,那么请问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
专业解答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采取分类计税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具体如下:(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此外,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 官方电话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XUN
RE
XIAN
您好,公民纳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准的,那么请问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
专业解答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采取分类计税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具体如下:(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此外,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可抵扣费用:公积金253.28;养老金:126.64;待业金(失业保险):15.83;医保:36.66=432.41
应纳税所得额=4288.64-2000-432.41=1856.23
个税=4288.64-2000-432.41=1856.23×10%-25=160.62
你所说的低保,概念不太明确,我理解为生活补助,属于计税收入。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采取分类计税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具体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人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 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 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 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 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 转让财产的收人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 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此外,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 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 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 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 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 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 定。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