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特征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位于华北陆块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北邻天山—赤峰活动带,南邻秦岭活动带,西邻北祁连褶皱带及阿拉善隆起地块,东邻山西隆起带。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是与阿拉善地块、山西隆起相连一体的华北克拉通盆地的组成部分。印支晚期至燕山期,来自东部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向西挤压应力,随着山西隆起的隆升与鄂尔多斯地块的沉陷,华北克拉通盆地解体,鄂尔多斯地块西倾掀斜;由于阿拉善隆起与北祁连褶皱带联合作用形成了向东的挤压推覆,使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加速沉陷;由于鄂尔多斯地块南、北缘继承性的隆升并受到近南北向的挤压,鄂尔多斯地块上覆的前中生代沉积盖层沿地块周缘向内缓倾翘褶,从而形成近南北向似椭圆状宽缓不对称的巨型(复)向斜构造。喜马拉雅运动在盆地北部形成河套地堑,在南部形成渭河地堑,在西部复杂构造带上形成银川地堑,将盆地切割成近于南北走向似矩形的沉积构造盆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后的鄂尔多斯盆地,长750 km,宽370 km,东翼宽350 km,西翼宽20 km,面积28×104km2,除盆地边缘形成褶曲、断裂外,盆内地层近于水平,盆内褶皱、断裂构造极不发育,是一个两翼不对称、内部构造简单的巨型沉积构造盆地。现今的盆地构造可划分为:天池-环县坳陷带、伊陕斜坡带、晋西挠褶带、伊盟北部隆起带、渭北隆起带,盆地西邻为桌子山-沙井子逆冲推覆带。
天池-环县坳陷带位于盆地中心,呈南北向展布,是鄂尔多斯构造向斜的核部,三叠、侏罗纪地层呈东翼为主两翼不对称向斜,白垩纪明显的显现出向斜特征,轴线位于天池、环县一线,形成自北而南、由东向西斜列的次级向斜,组成复式向斜带。区内发育有北东东、南东东两组断裂及北西向幅度较小斜列的鼻状构造和短轴背斜,形成于燕山期。
伊陕斜坡带是鄂尔多斯不对称大向斜的东翼,面积大,是现今构造盆地的主体,呈南北向展布,构造简单平缓,东部为陡缓坡带,倾角3°左右,发育有裙边鼻状构造及断裂,靠西部属平缓斜坡带,倾角仅14′左右,整个斜坡倾角平均25′~1°。伊陕斜坡中部发育有近东西向的定边—吴堡构造带,南北宽40~60 km,东西延伸300 km,发育有东西向断裂和低幅度背斜和鼻状构造。
晋西挠褶带与伊陕斜坡相连,呈南北向狭长状展布,是向斜东翼延伸部分。中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处于相对隆起状态,中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沉积厚仅有100~200 m,向盆内逐步增厚,侏罗纪晚期隆升与山西隆起分离,成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自北而南可分五个构造带,保德-兴县南北向构造带、佳县-紫金山北东向背斜构造带、柳林东西向断裂背斜带、石楼-大宁南北向背斜带、大宁-乡宁北北东向背斜带。
伊盟北部隆起带位于盆地北缘,北界以近东西向断裂与河套断陷相邻,呈东西向并向南突出的弧形。隆起带是一继承性隆起,缺失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下部地层,沉积盖层薄,上古生界不同层位超覆于前寒武系之上。隆起带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乌兰格尔隆起之南为杭锦旗-公卡汉断阶,西部乌加庙坳陷为中、新元古代裂谷,被上古生界超覆,又被叠置形成中生代坳陷。
渭北隆起带为北东东走向,呈南高北低之势向盆地内倾斜,南邻渭河地堑与豫西隆起相隔,东界与晋西挠褶带南端相连成为盆地东南缘的镶边褶带。次级构造多呈北东、北东东向成排展布,自南而北有四排构造带,苏家店南构造带、马家河-苏家店构造带、田家嘴-底角沟构造带、马栏-建庄构造带。褶皱构造多为长短轴背斜和挠曲及相伴的同向断裂,间隔向斜发育不明显,褶皱轴向自西而东由近东西向转为北东向,构造幅度、延展长度及地层倾角均向盆地内渐次减弱至消失,与盆地内部无明显分界。
桌子山-沙井子逆冲推覆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天池-环县坳陷带的西邻,自桌子山向南经陶乐、马家滩至平凉呈南北向展布,是活动性较强的南北向构造带,与盆地以齿状冲断线相接。在南北方向表现为正负相间的复杂褶皱带,东西方向被主干断裂分割成断块,具东西分带、南北切块特点。自北而南分为桌子山褶皱冲断带、横山堡反向冲断带、马家滩滑脱掩冲推覆带、沙井子冲断带。逆冲推覆带由一系列断面西倾近南北走向的主干逆冲和掩冲断裂组成,被横断层错断呈折线状沿南北走向形成断裂带。印支至燕山期中生代坳陷形成过程中,挤压应力推挤形成自西而东逆冲、掩冲推覆,亦使东邻坳陷带沉降中心由老至新不断向东推移。
经过多次构造运动改造,鄂尔多斯盆地整体展现为环状构造特征,局部构造发育于盆地周缘,外环褶皱、断裂发育,中环多呈挠褶,盆地内部呈平缓单斜,地层倾角平缓小于1°。盆地东部和西部背斜轴向呈南北走向,盆地南部和北部背斜轴向呈近东西向。东部和西部背斜两翼倾角呈现靠盆边一翼陡,靠盆内一翼缓,各排背斜构造自盆缘向盆内呈阶梯状依次跌落,反映出构造应力强度自盆缘至盆内逐渐减弱。
参见《中国煤层气盆地图集》“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图”。
2023-06-1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