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时候从大年晚上到正月十五,按照习俗都吃一些什么?
在民间,春节的传统意义是从农历十二月初八或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到正月十五,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中国人总是注意自己吃什么。而春节习俗一般吃:吃年糕、吃饺子、吃馄饨、吃元宵等。
有许多著名的吃食,不同于北方和南方各地都有讲究,包括饺子、馄饨、长面条、元宵等,每个人都关注年夜饭。北方人习惯在新年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代传下来的),意思是“过新年”。而因为白饺子的形状像银锭,桌上的一个脸盆象征着“新年发财,带来财宝”的意思。一些饺子包起来时,里面还包着几枚用开水消毒过的硬币,说谁先吃,谁就能赚更多的钱。新年吃馄饨是为了取其本意。据说,世界在形成之前就处于混乱之中,盘古拥有四面八方的宇宙。而吃长面也就是长寿面,是新年长寿的最好祝愿。
在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意思是每年万事如意。年糕的种类包括:北方的白米糕、黄米糕;南方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米糕;台湾的红龟糕。“糕”的称谓已经在魏晋南北朝时流行。在魏、靳、南朝、北朝盛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作方法。明清时期,糕点发展成为一种常年供应、南北风味各异的小吃。
元宵,被称为“汤圆”在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在江苏,上海和其他地方的上午的第一天都会吃元宵。
在春节吃春饼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习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把春饼和蔬菜放在同一道菜里。唐宋时期,春饼更是流行,皇帝把它送给了他的官员。当时的春盘非常精美极为讲究更是有:“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