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前,农村有个“扫房”的习俗,具体是指哪一天呢?
每个地方不一样,但一般是在小年这一天。
扫尘土,即扫年,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 扫尘,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每年春节之前,一家老小总要开始一次大扫除,扫房那是必不可少的,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扫走霉运,除去病疫。
那什么是“扫房”呢?“扫房”也被叫做扫尘、除尘等等,是我们春节非常传统的一项习俗了,在这项活动刚刚开始实行的时候,最开始只是大家为了驱除病疫等等一种宗教的形式而已,直到后面慢慢演变成了年底要大扫除的风俗习惯,也是表示了大家对于有一个健康生活,平平安安的一种美好期待的愿望。那么,哪天“扫房”最好呢?“扫房”是大家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心愿,因此,对于日子的挑选也是十分看重的,在农村有这么一句话“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因此,多数人都认为这天“扫房”最好。
春节还有好多习俗,祭灶神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贴春联的习俗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还要贴年画,守岁,一家人吃年夜饭,孩子们还能得到压岁钱。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