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狭义)盆地的构造演化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华北陆块在加里东晚期陆缘发展阶段,整体隆升,剥蚀夷平,直至华力西中期陆块又整体沉陷,在早古生代末期的夷平面上沉积了石炭、二叠系海相—海陆交替相—陆相含煤沉积建造,形成面积达110×104 km2的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原型)。在沉积盆地形成过程中,由于南北应力场效和沉积状况等差异,以徐州-焦作东西向隆起,即北纬35°线断裂(后期发展为盘古寺—丰沛断裂)为界,分为北华北盆地(广义)和南华北盆地。经过中新生代沉积建造与构造变形的叠加和改造,北华北盆地被分割形成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隆起(沁水盆地)和北华北盆地(狭义)三个沉积构造单元,从而在华北陆块东部形成北华北(狭义)、南华北沉积构造盆地现今构造面貌。
晚二叠世石千峰期,华北盆地南部发生构造反转,韩城—铜川一带由低幅度隆起变为沉积坳陷,秦岭海槽海水侵入。早、中三叠世沉积了河流相砂泥岩,沉积中心位于铜川以西,厚1400~1800 m。由于盆地与海槽相通,沉积层中夹有海湾相砂泥岩或灰岩层。早、中三叠世,由于特提斯强烈扩张,华北陆块南缘形成北西西向熊耳—伏牛隆起,随着盆地南缘隆升,沉积中心向北迁移,沉积了河湖相砂泥岩建造,形成粗细沉积旋回。中三叠世晚期,盆地整体隆升掀斜,西部持续沉降,太行山断裂以东大部隆升遭受剥蚀,沉积中断。中三叠世末,差异升降渐趋明显,陆块的北、南、东缘逐渐隆升,湖盆向西南方向退缩。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范围缩小,主要分布在陆块西部和西南缘,形成北北西向展布的碎屑岩沉积建造,厚500~2000 m,沉积中心位于铜川—济源一线,最厚达2300 m。至三叠纪末,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埋藏深度达2000~4500 m,进入生烃门限,使成煤有机质向煤岩及烃类转化。
印支末期至燕山初期,华北陆块沿袭了华力西期南北挤压应力为主的特征,受南、北相邻板块的推挤,陆块隆升、掀斜,同时在陆块内部形成一系列规模大而平缓的隆、坳相间的东西向构造带,自北而南为五台-渤海隆起带,太古-临清坳陷带,长治-菏泽隆起带,济源-黄口坳陷带,沈丘-蚌埠隆起带。印支期后遭受剥蚀,有些被剥蚀至前石炭系岩层,亦有二叠或三叠系残留地层被侏罗系所覆盖。
燕山期是构造活动剧动期,亦是华北古生代盆地解体、变形时期。随着古特提斯关闭与新特提斯扩张,扬子板块不断向北俯冲、推挤,秦岭-大别褶皱带叠覆、走滑,陆内造山,岩浆喷发、侵位。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形成,库拉-太平洋板块向北或北西西方向滑移,与亚洲大陆形成逆时针扭动。在滨太平洋构造域作用下,华北陆块整体东升西降,在隆升剥蚀与沉降叠加的同时解体、变形,在原型盆地基础上新生了后期多种样式的盆地。
侏罗纪时期,陆块东部沉降,郯庐断裂西侧环渤海湾形成面积7.7×104 km2的沉积盆地。燕山早期,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形成一组平行斜列的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与郯庐断裂呈50°~70°斜接,形成北西向单断式箕状断陷,自北而南由乐亭断陷、天津-黄河口断陷、淄博断陷与其间所挟持的两个断隆,基底为古生界、太古宇。早、中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繁茂,地势平缓,沉积了湖相含煤砂泥岩,夹有火山岩,厚500~1000 m。早侏罗世,伴随板内挤压、陆内造山,在华北陆块北缘隆起带形成京西、承德、朝阳等北东、北东东向断陷盆地,面积7.8×104km2。侏罗纪时期,南华北盆地分割为东部的淮河盆地和西部的济源盆地。淮河盆地位于南华北盆地东部,东至郯庐断裂,西至沁阳—漯河一线,北至项城—蚌埠一线,南邻秦岭-大别褶皱带,呈北西西—近东西走向,面积6.6×104km2。早、中侏罗世,扬子板块向北推挤,伴随陆内造山活动,形成向华北板块的反向逆冲、推覆,构造载荷导致推覆体前缘地壳挠曲沉降,形成前陆盆地。早侏罗世沉积了山麓堆积相、沼泽相厚层状红色碎屑岩、炭质页岩及煤线,厚500 m。中侏罗世,盆地沉降幅度大,沉积范围向北、西扩展,沉积了河湖相碎屑岩、炭质泥岩、煤线及泥灰岩,厚500~1800 m,沉积中心位于六安一带,厚度大于2000 m。沉积厚度由南向北逐减,沉积岩粒度变细,沉积中心向北迁移,岩性由红色粗碎屑岩渐变为灰色砂泥岩。中侏罗世末,盆地抬升,沉积中断。济源盆地位于南华北盆地西部,叠加在晚三叠世沉积地层之上,呈东西向展布,面积1.2×104 km2。早侏罗世沉积了湖泊相含煤碎屑岩,厚200~2500 m。中侏罗世盆地扩展,沉积了河湖相砂泥岩夹灰岩,厚200 m。中侏罗世晚期盆地抬升,沉积中断。
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强烈扩张,郯庐断裂左行走滑活动加强,平移距离达数百千米。秦岭-大别褶皱带活动增强,再次对华北板块反向逆冲、推覆,伴有大规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位。板块内部形成挤压断裂、走滑拉分、裂谷等多种类型。在陆块东北部有冀中-临清、鲁西、下辽-郯庐盆地。陆块南部有淮河、济源盆地。
冀中-临清盆地位于山西隆起以东,南起濮阳—商丘一,北至蓟县—唐山一,东邻泰山、渤海,西至太行山东麓,呈北北东走向,面积14×104km2。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受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在左旋剪切应力形成的挤压扭动作用下,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处于相对隆起的太行山断裂以东地块沉陷,华北陆块东部形成范围广阔的沉降带,沉降带中由隆坳相间、大小不一、雁行斜列的隆起和坳陷组成。自北而南为北京坳陷、固安隆起、石家庄-武清坳陷、武强隆起、德州坳陷、塘沽坳陷、内黄-菏泽隆起、鱼台坳陷。晚侏罗至早白垩世沉积岩层向山西隆起超覆、减薄、尖灭,向东越过聊城-兰考断裂向鲁西隆起超覆。晚侏罗世沉积了河流相红色碎屑岩,厚600~1400 m。沉积分异明显,多个沉积中心。北部的石家庄坳陷、北京坳陷有大套中基性火山岩,南部鱼台坳陷为湖相暗色砂泥岩,早白垩世为中、基性火山岩夹砂岩沉积。晚侏罗世末盆地抬升,沉积中断。早白垩世早期沉积了河流相粗碎屑岩,晚期沉积了泥岩、油页岩、灰岩及煤线。早白垩世末区域性隆起,沉积中断,盆地消亡。
下辽-郯庐盆地位于华北陆块东部郯庐断裂带上,为北北东向长带状地堑,北起沈阳,南至郯城,长450 km,宽10~40 km,面积5.1×104km2。断裂带中段由四条深断裂组成两堑夹一垒,南段合并为两条断裂形成单一地堑,北段在渤海海域分为六条断裂组成三堑夹两垒,至辽南又转为两堑夹一垒。郯庐断裂带形成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末,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期为主要活动期,断裂系经历了长期复杂活动,具有板内转换断层的性质。当压扭应力松弛形成引张应力时,白垩纪时期形成裂谷,由于断裂深切岩石圈,地幔物质沿断裂上涌,早白垩世青山期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在地堑中堆积的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玄武岩、安山岩,厚达3000~4000 m,晚白垩世沉积了河流相红色碎屑岩,厚800~2000 m。
在郯庐断裂的东西两侧还发育有鲁西、莱阳盆地。鲁西盆地位于郯庐断裂西侧,继承了侏罗纪早、中期与郯庐断裂斜切的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特征,与滨渤海盆地部分叠置,形成面积4.2×104km2的盆地。莱阳盆地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基底为古元古界变质岩系,盆地南侧为五莲-荣成断裂,在向北逆冲、推覆作用下形成坳陷。推测莱阳盆地与淮河盆地在郯庐断裂两侧同时形成,晚侏罗至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大规模左旋走滑,被推移至现今位置,经后期叠加、改造形成北东、北东东向展布的构造面貌。
在华北陆块北缘隆起带分布有一系列北北东向断陷盆地,自东而西为阜新、北票、凌源、承德、延庆、赤城、京西、张家口等。断陷盆地是在晚侏罗—早白垩世区域性左旋剪切应力条件下,由左旋拉张断裂形成拉张性质的断陷,沉降快,沉积厚,火山岩发育,断陷组合形成规模较大的盆地。
在华北陆块南部,淮河盆地继承性整体叠加在早、中侏罗世盆地之上,随着秦岭-大别褶皱带反向逆冲、推覆,盆地向北、西方向扩展,面积达10.6×104km2。由于南北向的挤压、推覆,形成了东西向隆起、坳陷相间的构造格局,自南而北为合肥断陷、沈丘断陷和宿州断陷。在大别褶皱带北侧,沉降幅度大,沉积物变粗、变红,火山岩发育,是推挤作用形成的压性坳陷。晚侏罗世沉积了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厚1000~2000 m,最大厚度大于5000 m,南厚北薄,最薄为400 m左右。沉积间断后,其上沉积了河湖相碎屑岩,厚300~1000 m。早白垩世沉积了山麓冲积相红色磨拉石建造,向北过渡为河湖相砂泥岩沉积,厚1500~3000 m。沈丘凹陷快速沉积了厚达3000~5000 m的河湖相砂泥岩。位于西部的济源盆地叠覆在早、中侏罗世压性盆地之上,沉积了河湖相粗碎屑岩,厚1000~1500 m。
华北沉降带早侏罗世在渤海湾周缘发育了沉积断陷盆地,中、晚侏罗世在冀中发育了沉积断陷盆地,形成北北东向复式向斜构造带,与其相匹配的背斜构造带有坝县-武强复式背斜带、渤海-沂蒙复式背斜带和徐淮复式背斜带,多由古生界地层组成背斜的轴部。燕山期北东—北北东向复式背向斜与印支期的东西构造带相叠置、交切,加之背斜核部岩浆侵位,使构造面貌进一步复杂化,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进一步改造变形,在负向构造内被深埋保存,在正向构造内被剥蚀夷平,坝县-武强复背斜带与五台-渤海隆起带叠合部位(坝县、饶阳)石炭、二叠系,甚至寒武、奥陶系均已剥蚀殆尽,下第三系直接覆盖在震旦系之上。
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期,中国大陆地球动力学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提斯构造域以印度板块增速向欧亚板块俯冲,新特提斯开始萎缩,青藏地块隆升,地壳挤压缩短变形,大陆西部由南向北挤压应力由强变弱,同时产生侧向挤压使大陆东部的华北陆块亦向东滑移,通过深部物质的蠕散、均衡调整,减小了由西向东的挤压应力。滨太平洋构造域由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式改变,由对欧亚板块俯冲向北滑移,转化为低角度斜向俯冲,洋壳熔融岩石圈减薄,地壳内部产生张性破裂。处于亚洲大陆东南缘的中国大陆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相近邻,其运动方式转变应是首当其冲,具有转换断层性质的郯庐断裂亦由左旋平移转化为右旋平移,即由压扭剪切转变为张扭剪切。由此,整个中国大陆东部形成北西—南东向区域性拉张应力场。
燕山末期,整个华北陆块隆升遭受剥蚀,老第三纪初期剥蚀夷平的古地貌呈西高东低之势,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早期形成或新生的北东向断裂形成右行拉张性断裂,沉积地层亦呈北东向展布。华北陆块南缘古地貌较为复杂,古生界地层被中生代盆地叠置覆盖,受秦岭-大别褶皱带逆冲、推覆,南缘形成逆冲带或推覆体,向北逐渐过渡为大型平缓褶皱,构造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走向。新第三纪沉积了湖泊、河流相砂泥岩夹膏盐及玄武岩,厚2000~5000 m,最厚达8000 m。以盘古寺-丰沛断裂为界,北部和南部沉积类型有所差别。北华北下第三系以湖相为主,近邻海域夹有海相沉积层,沉积连续,颗粒较细,分布广泛,呈北东向展布。南华北下第三系为河流相、山麓冲积相,以粗碎屑岩为主,呈北西西—近东西向展布。盆地分布为南老北新、西老东新,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向北东渤海海域不断迁移,由断陷型转化为拗陷型。
北华北-渤海湾盆地位于太行山断裂以东,郯庐断裂以西,华北北缘隆起带以南,新乡—兰考一线以北,包括渤海及陆地地域,由数十个断陷组成复式断陷盆地叠置在中生代坳陷之上,呈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向展布,面积达19.4×104km2。古新世至早始新世孔店组由碎屑岩组成沉积旋回,厚1000~2000 m,沉积中心位于黄骅坳陷南部,厚度大于2500 m,由断陷一侧快速沉积形成箕状坳陷,分布于黄骅坳陷中、南部,冀中坳陷、济阳坳陷及临清坳陷东部。中、晚始新世拉张应力增强,断裂活动加剧,断陷数量增多,凹凸相间排列。沙河街组四、三段碎屑岩沉积厚900~2800 m。渐新世断裂继续活动,箕状断陷发育成双断型地堑,湖水变浅,沉积速率降低。沙二、一段碎屑岩沉积厚300~1100 m。渐新世晚期断裂活动减弱,沉积速度减缓,断陷开始萎缩,湖盆淤塞,水体变浅,气候转为干热。东营组沉积了河流、滨浅湖相细碎屑岩,厚300~1200 m。渐新世末,陆块隆升,湖盆萎缩消亡。渐新世,陆块沉积不均衡,沉积中心不断迁移,南部向南迁至孟岗集,厚2350 m;西部向北移至坝县,厚2300 m;东部向北迁至南堡,厚4200 m。在鲁西隆起,太古宇、下古生界基底上发育的鲁西盆地,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沉积了山麓冲积相磨拉石建造,河湖相碎屑岩建造,中部夹有煤层及油页岩,厚600~1200 m。中、晚始新世,下部沉积为砾岩,中部为含膏盐段,上部为泥岩,厚700~1600 m。始新世末,盆地抬升,沉积中断。
老第三纪华北陆块南部发育有济源盆地和淮河盆地。济源盆地位于黄河以南,面积1.36×104km2,是在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中生代坳陷盆地基础上发育的叠置盆地,盆地南北发育有东西走向的断裂,由济源、中牟、民权、商丘、四户等双断型地堑和黄口箕状盆地组成。西部的济源断陷缺失古新统和渐新统,始新统为河流相红色粗碎屑岩建造,中部的中牟断陷与北华北盆地沉积序列相近,东部的黄口断陷与鲁西盆地沉积相近似,为河流、滨浅湖相红色粗碎屑岩。
淮河盆地仅部分叠置在中生代淮河盆地上,由20多个断陷组成盆地群,分布在中生代坳陷与隆起之上,东至郯庐断裂,南邻秦岭—大别褶皱带,呈北西西—近东西走向,面积7.2×104km2。早古新世,豫西沉积了砾岩、砂岩和泥岩,厚295~366 m。晚古新世襄城断陷沉积了砾岩、砂砾岩、粉细砂岩,厚400~3000 m,最厚达5000 m。古新世末抬升遭受剥蚀。早始新世,断陷继续沉陷,沉积向凸起超覆,断陷相互连通,沉积范围扩展。沉积了含砾砂岩、砂岩、泥岩,厚240~1500 m,沉积中心厚3500 m。早始新世末,盆地抬升,遭受剥蚀。中始新世沉积了河流相中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厚500~1300 m,沉积中心厚度大于2000 m。晚始新世,盆地东部抬升,仅在西部残留几个小型断陷。如襄城、舞阳和三门峡、卢氏断陷。晚始新世晚期,南华北盆地普遍抬升,剥蚀强烈,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地层已被剥蚀。渐新世,南华北盆地隆升加剧,盆地继续向西退缩,仅在豫西有分割的断陷,沉积了河流、滨湖相红色粗碎屑岩,厚1000~2000 m。襄城、舞阳断陷为数百米厚的湖相砂泥岩。渐新世晚期,区域性隆升,沉积终止。
新第三纪,中国大陆的东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再次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华北陆块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变异。自始新世中期开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由北西向转为北西西向,形成正面俯冲,俯冲倾角亦增大。板缘俯冲与消减引起板块内部不均衡升降和岩浆活动。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弧后盆地强烈扩张,形成对华北陆块的挤压应力。在大陆西部印度板块北移,于中新世与欧亚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消亡,藏滇板块急剧隆升,对周围地体产生侧向挤压。华北板块周缘褶皱山系隆升,山西隆起和胶东隆起隆升,华北盆地南、北整体沉降,形成规模巨大的坳陷盆地,新第三纪沉积披覆全盆地。
新第三纪,华北陆块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断陷盆地统一形成了拗陷型沉积盆地,长900 km,南、北宽480 km、450 km,中部窄180 km,呈北北东、北东走向,面积31.7×104 km2。中新统馆陶组为河流相杂色砂泥岩,厚500~1000 m。上新统明化镇组呈披盖式超覆于馆陶组之上,为滨湖、滨浅湖相泥岩、砂岩夹砾岩,厚800~1200 m,沉积中心南部位于中牟一带,厚2000 m,西部位于饶阳一带,厚1800 m,东部位于塘沽以东海域,厚度大于2000 m。新第三纪断裂规模不大,切割浅,属坳陷内张性同生正断层性质。
参见《中国煤层气盆地图集》“华北盆地地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