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的内容都有哪些,对后世的王朝有哪些影响?
周礼的内容有礼和乐。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礼对后世的影响有:
1、教育方面
礼法教化、德行教化、职业教化。
2、思想方法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3、文化方面
周礼是先秦时期文化领域的标准思想。文学创作方面。这体现在文体的规范和写作手法的归纳总结上。音乐艺术方面。先秦时期有一套逻辑自洽的标准。
4、审美方面
周代礼乐文化中的青铜艺术和乐舞艺术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的艺术精神就是一种象征性艺术精神,而青铜艺术和乐舞艺术又是周代礼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因此可以说,象征性艺术精神是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体现出的最典型的艺术精神,也是中国早期的典型的艺术精神之一。这种象征性艺术精神对后世的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西周王朝的国都是丰京和镐京,在历史上一起并称为“丰镐”,周公制礼作乐由丰镐开始。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
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
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礼
2022-06-17
武王伐纣之后,商朝灭亡周王朝成为了中华大地的统治者。如果将西周和东周的年代都算上,周朝的国祚有着790年,是我国历史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为什么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寿命之长,就连后面的封建制国家都无法相比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下周王朝长寿的原因在哪里吧。
首先从国家制度上来看,周朝采用的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种形式和商朝时期也没什么不同,依旧是周国当老大;其他诸侯国做小弟,但有一点不同的就是商朝的那些诸侯国,大都是原先各自建立起来的。只是因为当时商国的强大所以才以商国为尊,这样的局面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遇到涉及某些诸侯国的权力利益等问题,他们就很容易心生异念。
商朝末期,在商国逐渐衰弱和君王不明智的统治之下,大多数的诸侯国全都选择了背叛投入了周国的阵营之中。支持势力的流失,也导致了商周对峙天平的倾斜。为商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而宗法制则是以父系氏族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公贵族以血缘关系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虽然在夏朝就已经形成,但是到了周朝才算是发展完备。
周武王称天子,除了他的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诸侯;各自赐予封地,建立诸侯国。长子一脉就是周室的大宗,其他儿子就是小宗。小宗的诸侯国听从于大宗的领导,在血缘关系的维持下是相对稳定的。各个诸侯在自己的封地里又是大宗,他们的孩子再分成小宗。宗法制就是用这样大环套小环的方式,把周朝统治的领土牢牢套在一起的;不仅是周室自己的后人,那些开国元勋、重要大臣、在建立了极大的功勋之后也会被封为诸侯,建立自己的诸侯国。就像姜子牙他就被封到了齐地,建立了齐国。
第二点,周王朝及时在东部地区建立了政治军事的存在,一开始是为了防范殷商遗民的反叛,但是却因此给自己留下了缓冲的余地。这也使得后来西周被犬戎攻破了都城,可以立即把王室东迁建立东周,继续统治不然周朝的寿命也只能停留在276年上了。
第三点,周朝建立的礼乐制,从天子到庶民都必须遵守。可以说礼乐制是周朝统治的文化基础,也影响了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就连后世的孔子都对礼乐制称赞不已:简单来说礼乐制就是各个阶层不同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贵贱长幼之间也要有明显的区别。例如说一个人死了怎么称呼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平民和奴隶叫去世士族叫不禄、卿大夫叫卒、诸侯叫薨、天子叫驾崩,而人死后的一系列丧事在礼乐制中叫做凶礼。
除此以外还有吉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一系列规定,以此达到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目的。站该怎么站,坐该怎么坐,行礼又应该是怎样的;都是有着标准要求的,中国能称为礼仪之邦和周朝开始实行的礼乐制有着密切关系。礼是判断德的标准,合乎于礼才是德。德是行为的原动力,所以周礼是以德为核心构造的,人类社会秩序甚至可以说礼乐文化深深影响了未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
一直到今天,我们也总能看到身边的长者说着那些不成文的规矩;抱怨着有些年轻人已经不再懂得当年的礼法,年轻人觉得他们思想老旧,他们也觉得年轻人丢了传统。到底谁是谁非?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吧,让我们说回正题。礼乐制的实施成为了周王朝统治的文化基础,在平民以上的阶层形成了文化共识这种共识。极大加强了其他诸侯国对周王朝统治的认同,也保证了周王朝的统治稳定。
第四点,周王朝并不过分强大的王权,很容易把自身放到一个虚君的位置,就像是现今的日本天皇已经成了一种精神象征。至于政治管理和国家统治,自有一套政府班底去完成,这就出现了日本首相频频换天皇。
相传几千年的独特风景,当时周王朝的情形,有些类似各个诸侯国相对的自主权是很高的;至少在自己的封地里诸侯的权力甚至大过周天子,这种形势也就使得不会有哪一个诸侯去轻易篡夺王位。权诸侯们也不傻,平时进贡称臣又没什么损失;关键时候还是自己说了算,当真和别的诸侯国打了起来周王朝也是睁一眼闭一眼。随你们折腾,可如果哪个诸侯真的把周天子的位子抢了。他可能会瞬间变成天下共讨的敌人,别说自己活不长久;自己的国家也会遭到灭顶之灾,既然这样哪个诸侯会无聊到找周王朝的麻烦啊。诸侯国的自主权很大,看似是周天子没有控制能力,其实恰好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何况周天子强大的时候同样对诸侯国有着约束能力。
通过这几点分析,来看周王朝能够长命的原因。在于分封制形成的诸侯牵制局面,以及礼乐制度下形成的认同感;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控制,不得不说周王朝这种统治方式其实还是很聪明。但是随着时代在进步,其中的一些弊端也就慢慢显现了出来。这也就导致了后来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之后,形成了春秋战国的局面;尤其是春秋时期的大小诸侯国达到了数百个之多,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就有一百七十余个。
当其中一些发展成了颇具实力的强国之时,天下也就不再是周天子能控制的了。那时候的几大强国已经足够改变天下大势,周天子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虚摆设,也就更没有谁把他放在眼里了。但也不得不说,周王朝的统治方式还是有着积极一面的。尤其是礼乐制的形成,可以说没有礼乐制也就不会有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我们留下如此多的珍贵文化遗产了。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实施,必然是要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和文明进程的;没有哪一种制度是绝对万能的,只有相对于当时是否契合。而历史的发展规则就是时代的更迭和朝代的更替,就算是周王朝有着近800年的寿命也总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当我们回看中华历史的时候,用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她,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感悟您说是不是呢?提到古老的中华文化有两样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不得不说那就是酒和茶。在中华历史中酒和茶早已超越了本身的物质价值,变成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的所在。不知道您在生活中是不是喜欢饮酒品茶,那么您对酒和茶中文化历史又了解多少呢?您知道哪些相关的传说和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