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现手法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杨花落尽子规啼”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
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他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展开全部
“杨花”和“落尽”先点明了,这是“暮春”时节,从此就记定了这首诗,是非常伤感的,子规的一是杜鹃,杜鹃在古代诗中总是娇媚婉转,悲哀的叫杨花,漂泊不定,暗写王昌龄被贬到了偏僻之地,这首诗通过了子规啼明月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木春的哀伤,整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与哀怨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句写景:“杨花落尽”渲染飘零之感,“子规啼”表达离别之恨,总之此句奠定了全诗的管清基调;第二句叙事:五,多之意,暗示朋友王昌龄贬谪之路遥远而艰险,抒发了作者的无限关切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景物描写主要是烘托了人物的心情,通过“杨花落尽”与“子规哀啼”来烘托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