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佰》热映,管虎是如何牛了30年?
热播剧《八佰》受到观众特别关注,这部国产电影战争片上映后,受到的评价也是两极化严重。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对于这部作品非常认可,但对于不喜欢这部作品的观众来说,绝对是往死里骂。对此导演管虎也陷入到舆论旋涡中。不少人上来就将导演炮轰一顿,认为是导演的“眼光”直接影响到这部作品的质量。管虎对此事选择沉默,要知道30年之前,他可并不是这个性格。
管虎作为牛了30年的年轻导演来说,能够走到如今这个境地,并非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为了不理会网友的各种负面评论,管虎索性将自己微博设置为“半年可见”,而后半年,他几乎也没有太多动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来说,观众没有必要如此较真,毕竟电影看完之后,观众的好评才最重要。
1991年管虎毕业后,他选择了比较冷门的导演行业。当时管虎不愿意随波逐流,选择拍电视或者是广告,毕竟这个是赚钱比较快的行业。相反管虎认为从北电出来的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追求,不能盲目随从。从当时他的角度来说,电影才是年轻文艺青年该做的事情。那一年管虎头发还比较茂密,通过多重关系,终于筹钱拍摄首部电影《头发乱了》。
凭借这部电影,管虎终于在电影节,推出一点知名度。之后管虎劈荆斩刺一路向前,从最开始不被外界看好的年轻导演,逐步在娱乐圈站稳脚跟。作为地道的北京人,管虎不愿意让自己变成纯粹的导演,希望自己成为有作者性的主流导演。管虎如今已经有50岁,他的脾气也早就被岁月冲刷不少,一路走来虽然艰难,但也无愧于年轻时立下的梦想。
说起管虎,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八佰》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其实,作为知名导演的管虎,开始执导电影作品时,不断有经典作品问世,《上车,走吧!》《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等,让管虎在导演界“牛”了30年。那么,为什么是30年呢?其实,早在1991年,刚刚毕业的管虎开始筹备电影,于1992年拍摄完毕的《头发乱了》,让我们感受到管虎初生牛犊时带来的艺术魅力。
之后,导演管虎在《浪漫街头》《夜行人》《上车,走吧!》等早期作品中,仍然不断深化艺术探索,尤其在《上车,走吧!》,尚且青涩的男演员黄渤,在这一电影作品中对小人物的时代闯荡进行了较多的解读,也让管虎的导演魅力得到更多展现。
进入21世纪之后,管虎的电影作品《杀生》《斗牛》,将黑色喜剧、荒诞幽默融入电影艺术风格之中,与早期作品不同,管虎对于艺术综合感、高级感的演绎更为淋漓尽致,比如:在《斗牛》中,一头牛的归属反而成为故事最重要的主线,如何保护奶牛,成了男主人公黄渤必须要完成的关键任务,荒诞又不失感动,幽默又蕴含严谨,这也是管虎导演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
到了《厨子戏子痞子》,管虎的导演风格又一次发生颠覆,他将真正的轻松喜剧引入作品之中,严肃内核与喜剧外衣得到了更多糅合,管虎的作品影响力也随之得以增强。
说了这么多,来着重谈一谈为何管理能够一直“牛”下去,我认为,第一,管虎的电影作品类型多元,既有思考人生、人性的,也有轻松搞笑,却不乏严肃思虑的,还有荒诞喜剧元素为主的,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让我们更能深入地了解管虎的导演功力。
第二,管虎对于小人物的刻画往往贯穿整个电影作品,小人物的精彩、小人物的行为,更能接地气,也更能展现出电影的艺术主旨,让更多观众形成思想层面上的共鸣。另外,管虎对于商业片与艺术元素的取舍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让艺术与商业并存,提升了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
所以,管虎作为知名导演,能够火了这么多年,“牛”了这么多年,归根结底,是因为有一系列经典电影作品能够用来证明自己,既让观众对管虎拍摄的电影作品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感,还可以让管虎的作品在商业化盈利的同时,获得拍摄更多好作品的动力与市场,也让导演管虎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火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