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怎么办?
首先明确诊断后,就要考虑该怎么治疗。特发性震颤大多数症状不是很严重,而且长期稳定,很少进行性加重,此类症状轻微者不必治疗。当症状较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时就需要治疗了,常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的药物有部分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抗癫痫药扑米酮,苯二氮卓类镇静药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少数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丘脑毁损术、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所有的药物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的患者个人体质和病情不同,用药也会有所不同。
经常、频繁或偶尔经历颤抖。你身体的两侧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受到同样的影响。大多数人在试图做某事时都会感到颤抖,比如系鞋带。这些震动被称为动作震动。其他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可能会感到颤抖。这些叫做静止时的震颤。
震颤的范围从轻微到严重。你的颤抖可能很轻微,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也可能严重到干扰你的正常活动。
以下是身体不同部位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1、当你试图用手做活动时,你的手或手臂可能会明显颤抖。
2、头部和颈部的震动会使你的头上下或左右摇摆。
3、你的部分脸可能会抽搐,比如你的眼睑。
4、舌头或音箱的颤动会让你说话时声音颤抖。
5、你的核心、腿和脚的颤抖会导致以下问题平衡。它们也能让你的步态或走路方式出现不正常。
某些因素可能会使你的颤抖暂时加剧,包括:
1、情志过极
2、疲劳
3、饥饿
4、非常冷或非常热的温度
5、含咖啡因的饮料
6、吸烟
出现了震颤也不要过度担心,震颤也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的,
对于生理性震颤:一般正常人在(受到)惊吓,激动的时候也可以引起震颤,那么这个震颤持续时间很短,而且经过休息,睡觉以后就好了,这个震颤程度也不是很大。
对于病理性震颤:是睡觉休息不能缓解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个震颤的幅度是越来越大,而且最终可以发展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特发性震颤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首选药物主要有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扑米酮等。普奈洛尔是一线药物,能够很大程度减少肢体震颤幅度,但是对轴性震颤的治疗效果并不好。这种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率降低和血压下降,但患者基本可以耐受。扑米酮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可以治疗手部震颤,效果明显。在用药初期,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副作用,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等。
2、手术治疗。能够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立体定向球体损毁术和深部丘脑刺激术,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震颤症状。但是双侧立体定向球体损毁术存在不少风险,可导致构音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少。深部丘脑刺激术具有低创伤、可逆性、可调控性等优点,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对于很难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深部丘脑刺激术是最佳选择。
3、中药治疗。特发性震颤也可以用中药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症候选择不同的方剂。能够治疗突发性症状的方药主要有逍遥丸、天麻丸、全天麻胶囊、杞菊地黄丸等。
以上就是特发性震颤的三种治疗方法,特发性震颤严重程度不一,预后与年龄无关。这种病病程很长,在发病10年到20年后,患者的活动受到明显的影响。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病情也会不断加重,患者无法完成精细的活动,对生活和工作都造成巨大的影响。确诊疾病后,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长期服用药物,要结合锻炼、饮食调理等来改善疾病。
其治疗原则如下
1.震颤症状轻微,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无需治疗;
2.轻症向中度震颤发展,由于工作或社交需要,可以选择提前半小时用药,间歇性减轻症状;
3.中到重度震颤,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书写、饮食等困难),就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或选择DBS手术治疗;
4.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震颤,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尤其是双侧震颤的患者,甚至无法生活自理,在经过医生专业评估后,符合手术指征,可以优先选择DBS手术治疗。
特发性震颤的药物治疗
一线治疗药物为扑痫酮和心得安(普萘洛尔),但药物仅对约一半的患者有效。
由于扑痫酮和心得安并不是主要针对特发性震颤的治疗药物,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心得安,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需要进行相关体征的监测。
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治疗
DBS手术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来控制患者的震颤症状。其具有可逆、可调节的优点,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仍然有效;术后可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节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发性震颤症状。
微博
Qzone
微信
老年颤证(老年特发性震颤)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2019-01-07 15:53:17
老年颤证(老年特发性震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 2 版)颤证诊断(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1)发病特点:颤证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袭,渐进发展加重,不能自行缓解。
(2)临床表现:本病以头和四肢震动、震摇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轻者头摇肢颤可以自制;重者头部、肢体震摇大动,持续不已,不能自制。头部或肢体颤振,不能自制。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订的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 年)。
(1)核心诊断标准
①双手及前臂明显且持续的姿势性和(或)动作性震颤。
②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齿轮现象和 Froment 征除外)。
③或仅有头部震颤,不伴肌张力障碍。
(2)支持诊断标准
①病程超过 3 年。
②有阳性家族史。
③饮酒后震颤减轻。
(3)排除标准
①存在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的因素。
②正在或近期使用过致震颤药物或处于撤药期。
③起病前 3 个月内有神经系统外伤史。
④有精神性(心理性)震颤的病史或临床证据。
⑤突然起病或病情呈阶梯式进展恶化。
3.鉴别诊断
主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生理性震颤、精神心理性震颤、帕金森病震颤、小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性震颤、红核性震颤、原发性直立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震颤、内科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等)引起的震颤等。
(1)帕金森病震颤:主要为静止性震颤,可合并动作性震颤,手部搓丸样震颤和下肢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除震颤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
(2)小脑性震颤:主要为上肢和下肢的意向性震颤,常伴有小脑的其他体征,如共济失调、轮替运动异常、辨距不良等,而 ET 患者通常不伴有小脑症状。
(3)精神心理性震颤:多在有某些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恐惧时出现,与 ET 相比,其频率较快(8~12Hz)但幅度较小,有相应的心理学特点,去除促发因素症状即可消失。
4.震颤的临床分级:
1996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特发性震颤研究组提出的震颤临床分级为 5 个等级。
0 级:无震颤。
Ⅰ级:很轻微震颤(不易发现)。
Ⅱ级:易发现的幅度不到 2cm 无致残性震颤。
Ⅲ级:明显的幅度 2~4cm 部分致残性震颤。
Ⅳ级:严重的幅度超过 4cm 致残性震颤。
(二)证候诊断
1.血虚肝郁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精神紧张时加重,急躁易怒,头晕眼花,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弦细。
2.气虚络瘀证:头摇肢颤,头晕眼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纳呆食少,自汗出,爪甲青紫,甚则心悸气短。舌质淡,有瘀点,苔薄白,沉细无力或细涩。
3.阴虚风动证:肢体、头部震摇不止,震颤日久,伴头晕眼花,腰酸耳鸣,心悸多梦,记忆力减退。舌质淡或红、苔白少或无苔,脉弦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或注射剂
1.血虚肝郁证
治法:疏肝理脾,养血息风。
推荐方药:逍遥散合滋生青阳汤加减。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生地、石斛、麦冬、天麻、石决明、磁石、菊花、甘草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逍遥丸、天麻丸或天麻类注射剂等
2.气虚络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息风。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定振丸加减。生黄芪、当归、赤芍、白芍、熟地黄、威灵仙、地龙、川芎、桃仁、僵蚕、牛膝、全蝎、红花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天麻蜜环糖肽片、全天麻胶囊、丹参类注射剂等。
3.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益肾,柔肝息风。
推荐方药:三甲复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龟板、珍珠母、生龙齿、朱茯神、酸枣仁、刺蒺藜、当归、白芍、生地、麦冬、炙甘草、僵蚕、全蝎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羚羊角胶囊、天麻钩藤颗粒等。
(二)针灸疗法
1.体针
取穴:百会、四神聪、合谷、太冲、风池、曲池、阳陵泉、足三里等。各腧穴均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上肢震颤者选取合谷、曲池加用电针;下肢震颤者选取阴陵泉、足三里加用电针;头部震颤者选取双侧风池加用电针;均用连续波强刺激 20~30 分钟。四神聪针刺时针尖都朝向百会。针刺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日针刺 1 次。6~10 次为 1个疗程。
2.头针
取舞蹈震颤区,一侧病变取对侧,两侧病变取双侧。患者取正坐位或仰卧位。用 26号或 28 号 1.5~2 寸毫针与头皮呈 15~30°由前向后快速进针 1~1.5 寸深,不提插,用快速捻转法,200 次/分钟,捻转 2~3 分钟,重复 2~3 次,然后接电针仪,选断续波或疏密波,频率 200~240 次/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15~20 分钟/次。1次/天,以 10 次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