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求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
展开全部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
0、1、1、2、3、5、8、13、21、34……
有一组数列,它的第一项为1,第二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为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Fn可以通过如下的递归公式定义:
F(1)=1,F(2)=1,
F(n)=F(n-1)+F(n-2)(n ≥ 3,n ∈ N*)
通项公式


如上,又称为“比内公式”,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
注:此时a1=1,a2=1,a(n)=a(n-1)+a(n-2),(n ≥ 3,n ∈ N*)
求第n项斐波那契数
现在写一个函数int fib(int n) 返回第n项Fn。例如,若n=0,则函数fib(0)应该返回0,若n=1, 则函数fib(1)应返回1,若 n > 1,返回 F(n-1)+F(n-2)。
若n = 9
输出:34
下面是返回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Fn的不同方法:
方法1 (使用递归)
一个简捷的方法是直接使用递归定义关系式写出递归实现的代码,C/C++代码如下:
//Fibonacci Series using Recursion
#include<stdio.h>
int fib(int n) {
if (n <= 1)
return n;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
int main() {
int n = 9;
printf("%d", fib(n));
return 0;
}
输出:34
时间复杂度:T(n) = T(n-1) + T(n-2),该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别的
空间复杂度:如果考虑递归调用时栈的大小,则为O(n) ;如果不考虑调用栈的话,则为O(1)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递归求解时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见下面的递归调用树)。因此采用递归方式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Fn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
0、1、1、2、3、5、8、13、21、34……
有一组数列,它的第一项为1,第二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为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Fn可以通过如下的递归公式定义:
F(1)=1,F(2)=1,
F(n)=F(n-1)+F(n-2)(n ≥ 3,n ∈ N*)
通项公式


如上,又称为“比内公式”,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
注:此时a1=1,a2=1,a(n)=a(n-1)+a(n-2),(n ≥ 3,n ∈ N*)
求第n项斐波那契数
现在写一个函数int fib(int n) 返回第n项Fn。例如,若n=0,则函数fib(0)应该返回0,若n=1, 则函数fib(1)应返回1,若 n > 1,返回 F(n-1)+F(n-2)。
若n = 9
输出:34
下面是返回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Fn的不同方法:
方法1 (使用递归)
一个简捷的方法是直接使用递归定义关系式写出递归实现的代码,C/C++代码如下:
//Fibonacci Series using Recursion
#include<stdio.h>
int fib(int n) {
if (n <= 1)
return n;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
int main() {
int n = 9;
printf("%d", fib(n));
return 0;
}
输出:34
时间复杂度:T(n) = T(n-1) + T(n-2),该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别的
空间复杂度:如果考虑递归调用时栈的大小,则为O(n) ;如果不考虑调用栈的话,则为O(1)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递归求解时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见下面的递归调用树)。因此采用递归方式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Fn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展开全部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0)=0,F(1)=1, F(n)=F(n - 1)+F(n - 2)(n ≥ 2,n ∈ N)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斐波纳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为此,数学会从 1963 年起出版了以《斐波纳契数列季刊》为名的一份数学杂志,用于专门刊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平方与前后项
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
如:第二项 1 的平方比它的前一项 1 和它的后一项 2 的积 2 少 1,第三项 2 的平方比它的前一项 1 和它的后一项 3 的积 3 多 1。
(注:奇数项和偶数项是指项数的奇偶,而并不是指数列的数字本身的奇偶,比如从数列第二项 1 开始数,第 4 项 5 是奇数,但它是偶数项,如果认为 5 是奇数项,那就误解题意,怎么都说不通)
证明经计算可得:
与集合子集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2项同时也代表了集合
中所有不包含相邻正整数的子集个数。
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
如:第二项 1 的平方比它的前一项 1 和它的后一项 2 的积 2 少 1,第三项 2 的平方比它的前一项 1 和它的后一项 3 的积 3 多 1。
(注:奇数项和偶数项是指项数的奇偶,而并不是指数列的数字本身的奇偶,比如从数列第二项 1 开始数,第 4 项 5 是奇数,但它是偶数项,如果认为 5 是奇数项,那就误解题意,怎么都说不通)
证明经计算可得:
与集合子集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2项同时也代表了集合
中所有不包含相邻正整数的子集个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0-11-26
展开全部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i,f[21]={0,0,1},sum=0;
cout<<"请输入一个小于20的数:";
cin>>n;
for(i=3;i<=n;i++)
f[i]=f[i-1]+f[i-2];
for(i=1;i<=n;i++)
sum=sum+f[i];
cout<<"第"<
return 0;
}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i,f[21]={0,0,1},sum=0;
cout<<"请输入一个小于20的数:";
cin>>n;
for(i=3;i<=n;i++)
f[i]=f[i-1]+f[i-2];
for(i=1;i<=n;i++)
sum=sum+f[i];
cout<<"第"<
return 0;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