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符和虎符都是怎样的?唐朝为何用鱼符代替虎符?
所谓“鱼符”就是将鱼形状的兵符,而“虎符”则是老虎外形的兵符,唐朝之所以改虎符为鱼符是为了避讳,因为李渊祖父的名字是“李虎”。虎符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虎符的制作材料多为青铜 。关于虎符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姜子牙创造出来的。之所以将其制成老虎形状是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古人对它总是心存敬畏,以至于他们将十分重要的兵符也给制成了老虎形状。
因为兵符关系重大,所以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用来调兵遣将的兵符,绝不能混用。而且虎符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对半分成两半。其中右边那一半由朝廷负责保管,剩余的那一半则由将帅或者地方官保管。只有左右两半虎符合二为一,其上面的铭文能够对上时该虎符才能够发挥作用。
除了虎符之外古代的兵符还有其它形状,比如说秦朝时期的龙符,唐朝的鱼符等。其中出现于唐朝时期的鱼符全面取代了存在已久的虎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唐朝创建者李渊,其祖父的名字中带有“虎”字。向来讲究避讳的古人自然不愿再使用与之同名的虎符,故而下令废除虎符改用鱼符。唐朝大小官员都会携带鱼符的右符,借此来表明身份。待唐朝政权落入武则天手中之后鱼符又被变更为龟符。
待进入南宋时期,虎符的使用曾经得到过恢复。然而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就再次被元朝朝廷的虎头牌给取而代之,在这之后虎符不曾再恢复使用。不过整体来说,在各类兵符中虎符的使用时间是最为久远,同时也是最长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误以为古代兵符就只有虎符一种,其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