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地壳的岩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火成岩或称岩浆岩,地质学专业术语,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基本信息
形成
岩浆直接凝固而成
分类
酸性碱性中性超基性
形成类型
流纹岩等
分类标准
形成地点,纹理,化学成分
简介
火成岩(magmatic rock) 亦称“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前者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按其侵入部位深度的不同,分深成岩和浅成岩;后者为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花岗斑石、流纹岩、正长石、闪长石、安山石、辉长岩和玄武岩等。
岩浆岩分类
分为:火山岩(外部)、浅成岩和深成岩(内部)
浅成岩:是岩浆在地下,侵入地壳内部3-1.5千米的深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一般为细粒、隐晶质和斑状结构;
深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层3千米以下,缓慢冷却相成的火成岩,一般为全晶质粗粒结构;亦名侵入岩。
火山岩:在火山爆发岩浆喷出地面之后,再经冷却形成,所以又名喷出岩,由于冷却较快,所以一般形成细粒或玻璃质的岩石。
特性
粒度
根据晶子粒的大小,岩浆岩分成五类:伟晶岩质,有非常大的颗粒
晶岩质,只有大的颗粒
斑状,有一些大颗粒和一些小颗粒
非显晶质,只有小颗粒
玻璃状,没有颗粒
晶体结构
晶体形状也是纹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此分成三类:
全角:晶体形状完全保存。
半角:晶体形状部分保存。
他形:认不出晶体方向。
其中以第3项居多。
化学成分
岩浆岩以两种化学成分分类:
二氧化硅的含量:酸性火成岩含量>66%
中性火成岩含量66%~53%
基性火成岩含量53%~45%
超基性火成岩含量<45%
石英,碱长石和似长石的含量:
长英质:含量很高,一般颜色较浅,密度较低。
铁镁质:含量低,颜色深,而且密度较高。
基本信息
形成
岩浆直接凝固而成
分类
酸性碱性中性超基性
形成类型
流纹岩等
分类标准
形成地点,纹理,化学成分
简介
火成岩(magmatic rock) 亦称“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前者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按其侵入部位深度的不同,分深成岩和浅成岩;后者为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花岗斑石、流纹岩、正长石、闪长石、安山石、辉长岩和玄武岩等。
岩浆岩分类
分为:火山岩(外部)、浅成岩和深成岩(内部)
浅成岩:是岩浆在地下,侵入地壳内部3-1.5千米的深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一般为细粒、隐晶质和斑状结构;
深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层3千米以下,缓慢冷却相成的火成岩,一般为全晶质粗粒结构;亦名侵入岩。
火山岩:在火山爆发岩浆喷出地面之后,再经冷却形成,所以又名喷出岩,由于冷却较快,所以一般形成细粒或玻璃质的岩石。
特性
粒度
根据晶子粒的大小,岩浆岩分成五类:伟晶岩质,有非常大的颗粒
晶岩质,只有大的颗粒
斑状,有一些大颗粒和一些小颗粒
非显晶质,只有小颗粒
玻璃状,没有颗粒
晶体结构
晶体形状也是纹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此分成三类:
全角:晶体形状完全保存。
半角:晶体形状部分保存。
他形:认不出晶体方向。
其中以第3项居多。
化学成分
岩浆岩以两种化学成分分类:
二氧化硅的含量:酸性火成岩含量>66%
中性火成岩含量66%~53%
基性火成岩含量53%~45%
超基性火成岩含量<45%
石英,碱长石和似长石的含量:
长英质:含量很高,一般颜色较浅,密度较低。
铁镁质:含量低,颜色深,而且密度较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