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解读:
水的品质近似于道,水的特性即利益一切有情无情,水有功而不居,安处下位,若人要修仙了道当学水的品质,将自己的品质修炼的像水一样,善于奉献,不计得失,不计功果,功成身退,也就近似于得道成仙了。
不争则无尤,无因亦无果,要修行就要有修行的因,善就是修行的因,种善因则得善果,如果以不善心修行,距道远矣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解读:
水的品质近似于道,水的特性即利益一切有情无情,水有功而不居,安处下位,若人要修仙了道当学水的品质,将自己的品质修炼的像水一样,善于奉献,不计得失,不计功果,功成身退,也就近似于得道成仙了。
不争则无尤,无因亦无果,要修行就要有修行的因,善就是修行的因,种善因则得善果,如果以不善心修行,距道远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