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有哪两大潮流?
展开全部
我也十分爱读汪曾祺的作品。楼主问汪曾祺属于哪个文学思潮,其实汪曾祺是一个在潮流之外的独特存在。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可以大致分出两大潮流:
一是“伤痕文学”和初见端倪的“反思文学”,是感伤的、愤怒的、政治化和道德化的、英雄主义的和悲剧色彩的,是以上种种情调的粗糙混合物。
一是受了点刚刚介绍过来的卡夫卡、萨特的影响,面对荒谬的世界探讨“生存”本身的充满了困惑和不安的尝试之作。
突然,出来了一篇充满了内在欢乐的《受戒》,而且这欢乐是“四十二年前的旧梦”,是逝去的“旧社会也不是没有的欢乐”。小说撇开了几十年统帅一切的政冶生活的纠缠,用水洗过了一般清新质朴的语言,叙写单纯无邪的青春和古趣盎然的民俗。
悲愤哀伤惶惑、愁云密布的文学天空中蓦地出现了一抹亮色,却不是主张“走出伤痕”的批评家们所希望的那种“亮色”,从探讨“生存”困惑的新进作家眼中看来,对生活的这种诗意化肯定也是不可接受的。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汪曾祺某次引述了这句北京俗语。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可以大致分出两大潮流:
一是“伤痕文学”和初见端倪的“反思文学”,是感伤的、愤怒的、政治化和道德化的、英雄主义的和悲剧色彩的,是以上种种情调的粗糙混合物。
一是受了点刚刚介绍过来的卡夫卡、萨特的影响,面对荒谬的世界探讨“生存”本身的充满了困惑和不安的尝试之作。
突然,出来了一篇充满了内在欢乐的《受戒》,而且这欢乐是“四十二年前的旧梦”,是逝去的“旧社会也不是没有的欢乐”。小说撇开了几十年统帅一切的政冶生活的纠缠,用水洗过了一般清新质朴的语言,叙写单纯无邪的青春和古趣盎然的民俗。
悲愤哀伤惶惑、愁云密布的文学天空中蓦地出现了一抹亮色,却不是主张“走出伤痕”的批评家们所希望的那种“亮色”,从探讨“生存”困惑的新进作家眼中看来,对生活的这种诗意化肯定也是不可接受的。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汪曾祺某次引述了这句北京俗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