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没有蜇人的情况下死后蜂刺会存活几天?
蜜蜂蛰人是为了防御、而且由于蜜蜂的刺针一边有倒钩,另一边毒腺连着内脏,所以蜇人后会死去。而提问者问的是:为什么经过长期的演化后,形成一种策略:它让蜜蜂不仅为了保护群体而“负伤”,而且还要“死去”?因为演化完全可能出现另一种策略:毒腺和内脏不相连,蜜蜂蜇人后还能继续回到蜂巢工作,这样不是更有利吗?
但是,和我们直觉相反,更有利很可能是前者。
首先,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分为蜂后、蜂王和工蜂。在一个群体里面只有一个蜂后,数百只蜂王和上万只工蜂。前两者负责整个群体的繁殖,而工蜂是没有繁殖能力的,它们主要负责营建蜂巢、采集食物、照顾幼体等。所以,数量巨大的工蜂的在蜂群中核心价值是保证前两者繁殖过程的顺利。
因此,演化策略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最好地保证整个蜜蜂群体,从而保证蜂后和蜂王的繁殖顺利。从这个方面看,工蜂蜇人然后死亡的策略代价其实是非常小的。一方面,蜜蜂蜇人死亡后同时伴随的化学信号的释放,对同一个蜂群的其他工蜂提供了“警戒”作用;另一方面,蜇人后工蜂死亡正好被合理地“消毒”掉----如果工蜂感染了入侵者的病原物,可能会导致整个蜂群的巨大损失。而且,对于数量巨大的工蜂来说,损失几个甚至几十个基本不会影响整个蜂群的运作,这点小小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些独自捕食的胡蜂,譬如mud daubers和cicada killers。这些胡蜂没有社会性,也不存在“工蜂”,雌蜂要独自养育自己的后代。它们也有蛰刺,但是这些蛰刺是为了捕食(让猎物麻醉)用的。因此,蛰完之后也不会像蜜蜂的工蜂一样脱落死去,因为这样的代价过于巨大。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壁虎如果尾巴被夹住,为了逃走可以断掉,然后再生,这是因为断掉尾巴的害处要远远小于个体的死亡。或者可以跟人类比较:我们有一种免疫细胞叫做巨噬细胞,它会吞噬入侵的微生物来保护个体的安全,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微生物的”毒性“,它们会进入程序性死亡,和病原微生物”同归于尽“。
蜜蜂的工蜂个体,就像壁虎的尾巴和我们的巨噬细胞,它们蛰人后的死亡总体来说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利大于弊,是演化出的成功的策略
刺人后死亡的蜜蜂仅限于工蜂,工蜂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蜂刺其实是发育未完全的产卵器。因为发育未完全,所以刺人后连同内脏一起都留在被刺者身上,没有内脏当然会死。
至于蜂王,产卵器发育完全,刺人后不会有事。但是蜂王一生中用它攻击敌人的情况几乎没有,除非是刚孵化时与其他蜂王竞争者的决斗。
雄蜂是没有刺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产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