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要修改全明星投票规则,原因是什么呢?
去年1月31日,NBA官方宣布,今年的全明星赛将采用全新的赛制。最大的变化就是第四节比赛取消计时,谁达到目标分数谁最后就赢了。而目标分数是三个季度累计分数最高的一方的分数加24。这样一个熟悉又令人心碎的数字,当然是为了向科比致敬,一个矮小而耀眼的巨星,用他高超的技术和伟大的人格照亮了联盟。也许,这就是联盟“限制”科比走远的办法,尤其是挽留他!
这是联盟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因为一个人而改变规则的一次,证明了科比的伟大,体现了篮球比赛的人性化。在篮球比赛中,能很好适应规则的球员只能称之为优秀,而强行让联盟自行改变规则的才能称之为伟大。除了科比,NBA历史上的其他几位球员也曾直接或间接地迫使联盟发出“禁止令”。
第一个让联盟改变规则的球员是乔治·米坎,他是NBA第一代巨星,名人堂第一球员。当时NBA的三秒区只有6英尺,但对麦肯没有限制,他依然可以轻松控制篮筐。所以在51-52赛季,联盟重新设定了三秒区,把它扩大到了12英尺。但在这样扩大三秒区的同时,大部分的前后卫球员都远离篮筐,让麦肯更容易抢篮板,并连续多个赛季获得抢篮板冠军。不得不说这样的玩家简直就是bug。
在联盟接力赛后,第二个因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迫使联盟改变规则的球员是威尔特·张伯伦。他的得分范围更广,翼展弹跳比麦肯更吓人,以至于直接把联盟的三秒区扩大到16英尺。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比张伯伦更多的内线怪物,16英尺3秒区至今仍在使用。然而,其他领域的“怪物”诞生了。
多亏了国际篮联的一条规则——巴克利规则,球场上可以有像乔丹和科比·布莱恩特这样风景如画的仰泳单打选手。这条规则规定,进攻球员在罚球线延长线以下时,不得运球回篮或侧对侧超过5秒。而这个规则是因为巴克利的大屁股。巴克利超强的臀部让他的背单打极具杀伤力。他经常从三分线一路打到篮下。虽然很有效,但也不是很漂亮,迫使联盟制定了这个规则。
奥尼尔作为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球员,曾在三联庄与FMVP一起统治联盟。多年来,联盟修改了四条规则,直接和间接限制奥尼尔。包括合理碰撞区,防守三秒违例,区域防守,以及专门为奥尼尔量身定做的《鲨鱼切割战术使用规则》:鲨鱼切割最后一节最后两分钟,违规方将获得一罚一掷。全明星赛马来了。我们还不知道使用新赛制后的全明星周末会是什么样子。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比赛将把焦点放在24号和科比作为一个伟大的超级巨星身上。这次重组应该算是科比最后的限制令——别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