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里面“小杆子”是形容小年轻的意思,多指青年男孩。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故的小青年,也叫愣头青,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
除此之外,在南京话中,也用“潘西”“潘东”这两个方言词来形容年轻人,潘西意为年轻女孩,源于先秦时期相对应的潘东指的是年轻男孩。南京的年轻人把谈朋友叫做“叙潘西”。
扩展资料:
南京方言的变迁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方言本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特别是四世纪永嘉之乱,晋室南渡,大批北方士族和平民为避战乱,迁徙至此,南京方言渐次改变吴语性质,演变为江淮官话。
南京官话影响远及汉字文化圈诸国,如日本、朝鲜等国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如日本的日文汉字读音的“吴音”。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也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当时传教士麦嘉湖称官话以“南京腔为各腔主脑”,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杆子
南京话的“老杆子”,意思就是“老头”、“老男人”,并且这个称呼带有“瞧不起、蔑视”的贬义。同样,年纪大的人喊小年轻则可以叫“小杆子”,也有戏谑的意思。
北京土语“老杆”是指:北京人叫:捞贼儿,一种绿蜻蜓。
北方话里是很土,不懂得新鲜事物的那种人。
也有的地方指年纪大的人,也指在某一领域有造诣的人。
扩展资料:
"小杆子"相关书籍:
南京“老杆子”向以“南京大萝卜”著称,行侠仗义、毅力惊人、活得明白。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民国史专家王晓华所著的《老杆子》更是对南京“老杆子”做了详尽的描绘。
在王晓华看来,老杆子活动的那个年代,主要是从“文革”开始,到改革开放,在2000年之前渐渐谢幕,“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符合老杆子的这种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