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逼父取得皇位,违背人伦,为何仍被视为明君?
《左传》中记载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也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道德,其次是功劳,最后是学问。对于道德标准,普通平民与帝王将相是不一样的:天子对天下万民负责,平民仅对家人负责。因此评价帝王的道德水平是看他的治国理政能力,并不是看他个人的道德修养。李世民杀兄逼父、取弟媳为妻,从个人道德上看,他私节有亏;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文治煊煊,武功赫赫,从大节来看,李世民确为一代明君。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知,大孝的标准是“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从这点上看,李世民是做到了的。没有李世民,我们可能不知道大唐的建立者是李渊,可能大唐早就被突厥攻灭了。有了李世民,李渊得已安享晚年,国家得以兴盛,李世民名声太大,让他父母都跟着出名了。
《孝经》中定义的天子之孝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从中可知,天子的孝道重点体现在”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说通俗一些就是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至于”爱敬尽于事亲“则不是天子之孝的重点,只能说是起点。李世民有亏于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父子三人,但对天下万民是无亏的。李世民最终被汉胡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就可以看出他治国有方。
《孝经》中定义的平民之孝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简而言之,平民的孝道就是赡养父母至终,自己省吃俭用,以供养父母,这就是平民的孝道。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李世民像扶苏一样仁儒,学平民之孝,杀身成仁,那么大唐在李渊、李建成父子的领导下,能达到的高度必然远不及李世民。
扶苏以死明孝,接着天下数百万人死于战乱;李世民杀兄逼父,却开创了太平盛世。作为普通百姓,你希望天子是扶苏还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