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图所示:
①设烧杯的底面积为S,烧杯的高度为h,则烧杯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V1=S(h-h1)
G杯=ρ水gV1=ρ水gS(h-h1)……①
②烧杯下面吊着金属快后水面上升了,则金属块和烧杯排开水的体积之和为:
V2=S(h-h2)……②
G杯=ρ水gV2=ρ水gS()
③所以,金属快的体积:
V=V2-V1=S(h-h2)-S(h-h1)
=S(h1-h2)……③
④金属快放入烧杯后(丙图),总的拍水体积为:
V3=S(h-h3)
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丙图):
F浮=G杯+G金 即
ρ水gS(h-h3)=ρ水gS(h-h1)+ρ金gS(h1-h2) 等号两边约掉gS后,
ρ水(h-h3)=ρ水(h-h1)+ρ金(h1-h2)
ρ金(h1-h2)=ρ水(h1-h3)
ρ金=ρ水(h1-h3)/(h1-h2)

2024-07-24 广告
作为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团队成员,我们积累了广泛的介电常数数据。这些数据覆盖了从常见物质如空气、水、塑料到专业材料如聚苯乙烯、环乙醇等的介电常数。通过精心整理和分析,我们汇编了介电常数表合集,为客户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这些数据不...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创远信科提供
展开全部
③图2丙时烧杯与金属所受到的浮力与图2乙时相等,即
F浮=G杯+G金。所以这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总体积Ⅴ排相等,而容器水的高度=整个体积÷其截面积=(原有水的体积+V排),所以水的高度H2=H3。
金属的密度
设:烧杯全高为h,截面积为S,
由图甲可知:
G杯=F浮1=(h-h1)Sp水g①
由图乙可知:
Ⅴ排乙=(h-h2)S+V金②
由图丙可知:
V排丙=(h-h3)S③
由于V排乙=V排丙,所以有
(h-h2)S+V金=(h-h3)S
V金=(h2-h3)S
由图丙还知:
F浮丙=G杯+G金
G金=F浮丙-G杯
=(h-h3)Sp水g-(h-h1)p水g
=(h1-h3)Sp水g
金属的密度
p金=G金/V金g
=(h1-h3)Sp水g/(h2-h3)Sg
=(h1-h3)/(h2-h3)×p水。
F浮=G杯+G金。所以这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总体积Ⅴ排相等,而容器水的高度=整个体积÷其截面积=(原有水的体积+V排),所以水的高度H2=H3。
金属的密度
设:烧杯全高为h,截面积为S,
由图甲可知:
G杯=F浮1=(h-h1)Sp水g①
由图乙可知:
Ⅴ排乙=(h-h2)S+V金②
由图丙可知:
V排丙=(h-h3)S③
由于V排乙=V排丙,所以有
(h-h2)S+V金=(h-h3)S
V金=(h2-h3)S
由图丙还知:
F浮丙=G杯+G金
G金=F浮丙-G杯
=(h-h3)Sp水g-(h-h1)p水g
=(h1-h3)Sp水g
金属的密度
p金=G金/V金g
=(h1-h3)Sp水g/(h2-h3)Sg
=(h1-h3)/(h2-h3)×p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