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怎么读?
拓跋珪,拼音:tuò 第四声,bá第二声, guī第一声。
拓跋珪是一个人名字,拓跋是一个厅渣弊复姓。
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北魏文成帝年间,命僧侣昙曜负责开凿五个大佛,以代表北魏五代皇帝,是为昙曜五窟。一般认为,云冈石窟第20窟就是拓跋珪的造像,也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造像之一。
扩展资料
据史籍《魏书·序纪》记载,鲜卑拓跋部的历史序幕是从西汉后期的拓跋毛开始。拓跋毛之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居地向南方迁徙,“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
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但因年老,遂传位于子拓跋诘汾,率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梁兆,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拓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珪
参考资料扮族来源:百度百科-拓跋珪
拓跋焘的读音为:tuò bá guī,声母为t、b、g,韵母为uò、á、uī,祥枯声调为第四声、第二声、第一声谨孙洞。
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在代国灭亡后,苻坚将年幼的拓跋珪安置在家乡,后随母亲贺兰氏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 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此时的拓跋珪年仅十五岁。
扩展资料
代国建国三十四年(371年)七月初七生于参合陂北。 代国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代国,六岁的拓跋珪将要被迁至秦都长安,但代国旧臣燕凤以拓跋珪年幼,力劝前秦天王苻坚让拓跋珪留在部中,称待拓跋珪长大后为首凯毁领,会念及苻坚施恩给代国。
当时,原代国领地由刘库仁及刘卫辰分掌,拓跋珪母贺氏带拓跋珪、拓跋仪及拓跋觚从贺兰部迁至独孤部,与南部大人长孙嵩等人同属刘库仁统领。刘库仁原本也是南部大人,拓跋珪等人到后仍尽忠侍奉他们,并没有因代国灭亡、自己改受前秦官位而变节,又招抚接纳离散的部人,甚有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