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逐渐不发朋友圈了?
2022-11-07 · 百度认证:IT168官方账号,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
1、考虑的东西多了。
以前的自己,被生活推进一个又一个角色,还要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朋友圈经营好某些角色的人设。你是做家长的,就要有做家长的稳重,不能在朋友圈发表一些浮夸的动态,你是做员工的,就要有做员工的积极,不能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很消沉的动态。考虑的事情多了,顾及的方面多了,就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本色,生怕让这个人看见了不合适,也生怕让那个人看到了影响不好。这就相当于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的东西变多了,与其想着那么麻烦地去屏蔽谁谁谁,倒不如直接不发。
2、是心境的变化。变得低调沉稳了,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好比年轻的时候,很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生怕别人以为自己过得不好,所以总要通过朋友圈,去展现与证明自己的生活。但是后来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去证明什么,也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无论他们认为你过得好还是不好。因为心境上的变化,让自己变得低调了、朴实了、简单了,其实也是考虑到了大家都在过着差不多的日子。你能体验到的,别人也体验过,所以不值得一提,在这件事上也显不出自己的优越感,反而只会显得自己很低级。
3、懂得了生活。同样是出门旅行,有人把旅行的过程全部用于修图、文案,相当于一趟旅行全部都是为朋友圈准备的,还有人则是静心享受其中,用心去感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美好、壮丽、绚烂,所以到底哪个是在生活?那么不发朋友圈,很有可能就是懂得了生活,懂得把生活中的美好留在心中,或者是懂得了用心去感受那些色彩斑斓的美好。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能永远留住的东西,于是朋友圈越发越少,不是经历少了,也不是生活中缺少了美好,而是真正懂得了自我分享。
一开始的时候朋友圈都是自己的好友,可以肆无忌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非常喜欢把自己每天的开心喜悦分享给大家晒一下自己的日常,分享一下自己见到的趣事。
慢慢的,朋友圈里有了亲戚有了家人,甚至有了同事领导,这种时候我们会感觉说的话都得小心翼翼的,有时候只是一条非常平淡的朋友圈或者是一个句子,可能会让父母误会。
再后来朋友圈有了同事,有了领导之后,我们每天的朋友圈就得非常谨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举止,这个时候朋友圈已经不是一个倾诉的地方。
慢慢的朋友圈我们点开的时候会发现都是各式各样的带货刷屏,有时候也许都编辑好一段文字,可是渐渐的发现自己并不想发送,选择取消。
不发朋友圈似乎感觉憋屈,又害怕自己多刷几条朋友圈,会让人感觉厌烦,发了又感觉非常矫情。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非常喜欢在朋友圈点赞互动评论,而现在可能只想静静的看着,不打扰,不主动,有时候当自己想随手一拍,发个圈的时候,发现朋友圈的每张图好像都是精挑细选经过加工的,再看自己的图片是否太过潦草,算了还是不发吧。
而且如果一个人经常发抱怨这样的朋友圈,也许有人就会说,这个人带来的都是一些负面的东西,当然朋友圈其实也是咱们记录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所以愿意发的人还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毕竟是自己的朋友圈,想发啥就发啥,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去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你发的东西。
当然我觉得朋友圈其实还是挺虚幻的,或者说是虚伪的,因为网上的这些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比如十个九个摆拍的,也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