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作品的批与评

 我来答
吃瓜小能手17
2022-07-23 · TA获得超过61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43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看书?看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每次回答这种问题时,我都会告诉他们,是因为兴趣,因为想让无处安放的心灵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找到栖息之地。或许他们都不理解,但我依然想在书中寻找灵魂相契的那个人。

在阅读宗城的《至少还有文学》时,一反常态率先阅读了他为本书所写的评语:书评的方法。可以说受益颇深,只不过仍然无法达到他所要求的境地,大抵是解释性书评写得久了,形成了一套自我式的模式,想要改进还真的有点儿难。

这个95后新锐作家在其首部文学随笔集中收录了2018年到2021年间所作三十篇作家作品论,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辑,分别以“心灵辩证法”、“挤掉自我的奴性”、“经典细读”对三十篇作品进行逐一细读与分析。

本书做为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学批评集”,在行文内涵中让人受益良深,同时也让人在疫情时代中感受到至少还有文学在,至少还有精神粮食在。宗城自称这是一本思想随笔集,是一部体现文学与生活间关系的所思所想,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批评式的书评来看待,还可以将其视为集众名家大作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书单。

至于宗城在评语中曾提到的写书评时抓住一个点去找角度、去深挖,在主观意识里,阅读者与作品间产生的共鸣处便是最好的挖掘角度。在翻看目录时,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我选择了中辑里解读太宰治的那篇文章,一是因为好奇,好奇宗城会如何对太宰治的作品进行批与评,二则因为太宰治近似疯狂式的自虐与作品中呈现出浓重的个人色彩。

但凡提起太宰治,人们都会想起这个无赖派的代表作家,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中有5次自杀经历。在我们看来,他就是恶魔与天使的共同体,切换天才与魔鬼也只在其一念之间。三岛由纪夫曾对其批判道:“太宰治的性格特点,大概有一半应该是由于冷水擦澡和体操还有规律生活所导致的。我第一讨厌这个人的脸,第二讨厌这个人的乡土性的嗜好,第三讨厌这个人扮演不适合自己的角色。”可他又曾对朋友说:“对啊,我和太宰一样,是一样的人哦。”如此矛盾的评价正如太宰治这个人一般,不断在天才与魔鬼之间来回切换。

太宰治的作品让人感到十分压抑,恰恰与其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外在因素有关。他敏感多疑、孤独脆弱,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关键词恐惧与厌世,但他又是直率、坦诚的。他将最压抑的情感完全注入《人间失格》,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最丧的经典小说。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三十篇作品在众多读者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对其有着千般理解,有崇拜、有欣赏、有批判、有厌恶······最终我们还是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与作品之间的共鸣之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