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展开全部
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简言之即培养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格、关键的能力。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指向关键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目标定位:重视语言训练、关注学法迁移、加强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中如何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在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实践,阅读教学又分精读课文教学和略读课文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反思: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亦或者如精读课文一般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
人教版课本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二者同样重要。那么如何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找准切合点重视语言训练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要丰富语言积累,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要仔细研读文本,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重视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教学《狮子和鹿》时(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这一自然段中,”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我抓住 “匀称”一词,进行以下指导:1、读准字音,2、扩词练习(称职、对称、称心如意),3、拓展另一读音并组词(称赞、称呼、称号),4、理解词义,课文里是说什么匀称(鹿的身段),5、用”匀称”说一句话。其中课堂最亮点的回答:”我的爸爸身材一点也不匀称。”听到这个孩子回答真正感受到了他对这个词的理解,将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表述出来,学会运用。
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到了一定程度就行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策略二:突破重难点关注学法迁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可见,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关注学法的指导与迁移那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还是以《狮子和鹿》为例:结合本课的阅读提示给学生自学提示,重视学法渗透与指导,给学生自学提示,重视学法渗透与指导: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默读课文,划一划描写鹿说话的句子,试着补白带着感情读一读;3,浏览《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相同的地方。
1.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概括课文内容
在落实第一个教学任务时:我借助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狮子和鹿》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丛林中,鹿非常()自己美丽的角,而()自己太细的腿,当()向它扑来的时候,两只美丽的角(),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这些填进去的词有的同学都在课本上画出来了,这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教会学生这个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并在阅读其它课文时学会运用。
2.通过补白体会人物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落实第二个学习任务是恰恰是把教学精读课文的一些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教学中来,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对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在人物对话时课文中出现大量的表示心情、神态的词语帮助学生去体会感受人物的态度,在《狮子和鹿》这篇课文中几次鹿的自言自语都省去了鹿内心的情感变化,于是在教学《狮子和鹿》时将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学到的抓住人物心情和神态的提示语体会感悟在《狮子和鹿》中进行补白训练:1、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 )地说:”咦,这是我吗?”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 )地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3、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 )地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样通过补充说话提示语(补白)的’方式落实朗读指导,让学生走进鹿的内心,感受鹿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是熟习了例子《陶罐和铁罐》,占定了出发点,推广开来在阅读略读课文《狮子和鹿》中运 用,运用熟练后推广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乃至更广泛的阅读中。
3.比较阅读提升能力
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浏览《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相同的地方。这一个学习任务正如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正是由精读课文所学到的学法延伸到略读课文中去应用,这类比较阅读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两篇课文的比较从内容上明白一个共同的道理要学会全面看待问题,争取对待自己和别人,从表达方式上知道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这样一比较阅读把语文学科的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做到完美统一。
策略三:结合单元训练点加强阅读指导
在每篇略读课文学完之后,教师可结合单元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课外读物,像这样结合略读课文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既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化品味。因此,我们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趁热打铁,内外结合,进行拓展延伸。语文的学习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狮子和鹿》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补充阅读材料《白帆和木桨》引入课堂,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孩子们都能从阅读材料重抓关键词语概括故事内容,从阅读材料中的重点段落、句子体会故事道理。从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这堂课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读同一类的文章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给一篇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用抓关键词填空的方法,体会故事的道理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句子等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体现,在补充阅读中有所运用,真正做到了学中有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略读课的教学方式应更为开放,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式,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获得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提高,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如何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在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实践,阅读教学又分精读课文教学和略读课文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反思: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亦或者如精读课文一般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
人教版课本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二者同样重要。那么如何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找准切合点重视语言训练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要丰富语言积累,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要仔细研读文本,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重视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教学《狮子和鹿》时(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这一自然段中,”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我抓住 “匀称”一词,进行以下指导:1、读准字音,2、扩词练习(称职、对称、称心如意),3、拓展另一读音并组词(称赞、称呼、称号),4、理解词义,课文里是说什么匀称(鹿的身段),5、用”匀称”说一句话。其中课堂最亮点的回答:”我的爸爸身材一点也不匀称。”听到这个孩子回答真正感受到了他对这个词的理解,将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表述出来,学会运用。
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到了一定程度就行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策略二:突破重难点关注学法迁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可见,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关注学法的指导与迁移那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还是以《狮子和鹿》为例:结合本课的阅读提示给学生自学提示,重视学法渗透与指导,给学生自学提示,重视学法渗透与指导: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默读课文,划一划描写鹿说话的句子,试着补白带着感情读一读;3,浏览《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相同的地方。
1.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概括课文内容
在落实第一个教学任务时:我借助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狮子和鹿》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丛林中,鹿非常()自己美丽的角,而()自己太细的腿,当()向它扑来的时候,两只美丽的角(),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这些填进去的词有的同学都在课本上画出来了,这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教会学生这个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并在阅读其它课文时学会运用。
2.通过补白体会人物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落实第二个学习任务是恰恰是把教学精读课文的一些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教学中来,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对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在人物对话时课文中出现大量的表示心情、神态的词语帮助学生去体会感受人物的态度,在《狮子和鹿》这篇课文中几次鹿的自言自语都省去了鹿内心的情感变化,于是在教学《狮子和鹿》时将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学到的抓住人物心情和神态的提示语体会感悟在《狮子和鹿》中进行补白训练:1、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 )地说:”咦,这是我吗?”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 )地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3、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 )地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样通过补充说话提示语(补白)的’方式落实朗读指导,让学生走进鹿的内心,感受鹿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是熟习了例子《陶罐和铁罐》,占定了出发点,推广开来在阅读略读课文《狮子和鹿》中运 用,运用熟练后推广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乃至更广泛的阅读中。
3.比较阅读提升能力
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浏览《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相同的地方。这一个学习任务正如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正是由精读课文所学到的学法延伸到略读课文中去应用,这类比较阅读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两篇课文的比较从内容上明白一个共同的道理要学会全面看待问题,争取对待自己和别人,从表达方式上知道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这样一比较阅读把语文学科的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做到完美统一。
策略三:结合单元训练点加强阅读指导
在每篇略读课文学完之后,教师可结合单元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课外读物,像这样结合略读课文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既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化品味。因此,我们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趁热打铁,内外结合,进行拓展延伸。语文的学习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狮子和鹿》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补充阅读材料《白帆和木桨》引入课堂,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孩子们都能从阅读材料重抓关键词语概括故事内容,从阅读材料中的重点段落、句子体会故事道理。从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这堂课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读同一类的文章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给一篇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用抓关键词填空的方法,体会故事的道理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句子等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体现,在补充阅读中有所运用,真正做到了学中有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略读课的教学方式应更为开放,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式,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获得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提高,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