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型”和“相似型”哪种更适合婚姻生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选择伴侣时,很多人都会纠结一个问题,究竟要选择一个与我们相似的人,还是选择一个与我们不同、但能够互补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非常肯定,那就是选择相似的伴侣会让你更幸福。
如果真的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结婚,这样的决定不仅不明智,甚至可能是危险的。
为什么心理学家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呢?
心理学家曾在大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安排来自不同班级、互不认识的男女同学,边喝饮料边聊天,互相了解。
几个小时之后,心理学家发现,观点越是相似、彼此有很多共同点的学生,相处更为融洽,彼此也更喜欢对方。
而对于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学生,彼此都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好感。
心理学家得出一个结论,人际吸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相似性。越是与我们相像的人,越能拉近我们与对方的距离。
那么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年龄、性别、种扮宏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 社会 地位等基本的个人属性特征。你会发现,和你玩的最好的那些朋友,往往在这些要素上,都跟你很相像。
其次是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正肆谈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对事情的态度越相近,越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比如,你们都喜欢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同一个歌手、同一个服饰品牌等等。
最后是性格的相似。如果你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你可能会更想要结交与你“同频”的朋友,而不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同样,如果你是一个很容易焦虑担忧的人,你或许也更想找一个容易紧张的人做朋友。
因为越是与你相像的人,越能跟你产生共情、越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你的处境。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想维持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那么选择处事风格和人格特质相像的人,关系会更稳定和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相信“异性相吸、性格互补”的说法。
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对这个说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两个差别很大的人其实很难真正喜欢上对方,即便鬼使神差地在一起,日后也会产生很多矛盾。
并且,很多人以为的“异性相吸”,并不是真正的相互吸引,里面带有很多的“误导性”。
比如,某些所谓的“异性相吸”,其实不过是一种“利益的交换”。
在人际市场上,一般来讲,人们会倾向于找那些和自己条件水平相当的人做伴侣。比如,漂亮的人会倾向于找漂亮的伴侣,有钱人也会倾向于找有钱人做伴侣。
但问题在于,择偶市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均衡。
一个人长得很漂亮但没有钱,那么他可能会用长相来换金钱,反之一个人很有钱但却其貌不扬,那么他可能会用金钱来换长相。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都在人际市场上寻找跟自己身价整体相当的伴侣。
很多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看起来相互吸引,可能只是各自“优势”的匹配交换。真正吸引他们的并非是对方这个人本身,而是对方的“适配价值”。
除了匹配价值,人们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两个人想要真正了解彼此,需要充分的时间。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裂缺碰,在跟喜欢的人约会时,总是会夸大对方身上的优点。并且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让自己相信,对方和自己有很多共同点,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都是在跟自己幻想中的对象恋爱结婚。当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彼此的真面目会显露出来。
如果发现对方和自己其实没有太多共同点,会很失望,但是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并不容易。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即便两人知道彼此存在很多差异,两个人可能还是会在一起,但追溯源头,两人并不是因为“相异”而相吸。
在选择伴侣时,如果对方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那么他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可能会认为温柔体贴、性格稳重的人更有吸引力。
但心理学家指出,我们不应该过分的强调这种互补性。因为任何一段长期关系,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大学新生的实验,他们发现,大学新生在最开始的几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互补性,大家都是各自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说话做事,但是几个月之后,这种互补性变的非常明显。
如果室友是一个不爱说话、很内向、很冷漠的人,那么其他室友都会对他敬而远之;如果室友是一个非常开朗随和的人,那么其他的室友也会对他非常友善;如果室友非常胆小懦弱,那么其他室友可能会不时地欺负他、捉弄他。
与其说这是一种互补,不如说,这是关系在进展一段时间后,所表现出来的顺从与支配的平衡。
在爱情和婚姻中,这种顺从和支配的关系非常普遍。
如果伴侣一方主动支配,另一方自愿顺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两个性格不同的人,是彼此相互吸引的。
但是如果这种顺从和支配关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出于一种强迫性和无奈,那么我们则不能说两个人因为“相异”而相吸。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都喜欢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爱和支持的伴侣。
最有吸引力的伴侣,绝对不是性格不同的伴侣,而是那些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很多相似点,同时又拥有我们想要实现但还未实现的那些理想特征的人。
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说,一个人就不能选择一个和他不同的人。如果两个人不同,但是能够“相容”,彼此都有自信、都有能力来处理差异和冲突,那么他们也会发展出一段不错的亲密关系。
但如果你没有那么确信,还是建议你选择一个和你相似的人,会更为稳妥。
首先我们来谈谈‘’相似型‘’:
不是说相似型婚姻不适合,而是遇事要么极左,要么极右;容易极端。如性格开朗,事业顺还好相处;如遇大问题,且双方性格都要强,互不谦让;产生的矛盾要大一些,甚至导致家庭破裂;这要考验双方忍耐性,尽量压制性情;以家为中心,夫妻和睦相处;婚姻才能幸福。
夫妻“互补型”(最适合婚姻生活)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夫妻性格差异互补,处事冷静对待;有矛盾容易化解处理。外向型和内向型,应尊重夫妻的 情感 ,在外不做伤害夫妻感情的事;暴躁性与温柔性,首先在家要压制性情;遇事好商量,不可动粗;活跃性和冷静性,应适时有度;听其劝不乱作为,共同把握分寸;夫妻之间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夫唱妇随;相互尊重,舒舒服服过一生。
相对而言,互补型的夫妻更适合婚姻生活。第一,由于自身缺乏的正是对方具有的,因此,彼此更容易对对方产生兴趣,互为吸引。第二,如果双方能互取彼此之长,家庭生活中的优势更为明显。1+1>2。第三,内向或温柔的人对于外向或直率的人包容性强,外向或直率的人对内向或温柔的人感染力强。第四,性格互补能够创造更多的情调,弥补对方的不足。
世上任何事都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之说。夫妻互补的好,家庭是和谐快乐的;互补的不好,性格对立,家庭将永不安宁。最关键的要素是婚前彼此对眼有感觉,婚后相互对心有情意。缺乏内心真正的爱,无论互补型还是相似型,都没有意义和价值,都不重要。有爱又有情,三伏天都感到清凉,三九天都感到炽热;无爱又无情,犹如六月冬夏日寒。只有认真对待婚姻,相互珍惜缘分和感情,才能把握人生幸福。
其实讲这个,我实话说,真没有必要。
很多人给爱给情人加了个定义,说什么类型,什么样子,什么性格。
其实后来发现,没多少人会按照自己的幻想型去找对象。因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爱上人了,爱上人就不会去给定义。
所以。无论什么类型,爱就好。
如果真的有爱,才会去经营爱,懂得保鲜与持久。如果不爱,即使可以生活,也是空壳的生活。
相似的吧。就像一个有主见一个没主见,属于互补的一种吧,如果老让一个人出主意,没主见的人省事了,有主见的人可累惨了。两个都有主见的,属于相似吧,两种方法可以参考一下不好吗?就算两个都是强势的人,但我相信如果足够相爱,双方都会退让,一起成长。但遇到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即使忽略男女也不是太容易吧!大体上我认为,三观一致的人就是相似的人。
在我看来互补型比较适合婚姻生活!因为性格一样的话比方说两个人都强势那结婚之后吵架的机会就太多了!
一个强势一个弱势有一个当家做主就可以两个都当家做主家里意见相同还行不同的话估计又会吵上了!
两个都弱势日子过得铁定不如一个强势一个弱势的!所以个人觉得选择互补比类似的性格要幸福一些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互补型更适合。
简单点说,相似型适合谈恋爱,互补型适合结婚,相似的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补的体贴照顾能包容你,最后决定的还是和谁在一起比较开心快乐!说真的,互补的玩的开心,有共同语言,,相似的能让你感受到被照顾的感觉很幸福。
按照阴阳互补,取长补短的自然法则,应该是互补型婚姻更和谐,如果两个人都柔弱或者强势,处理问题不是悠柔寡断,就是各自为政,所以还是互补的好,而且生活中两种不同的性格更有吸引力,不断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岂不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非常肯定,那就是选择相似的伴侣会让你更幸福。
如果真的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结婚,这样的决定不仅不明智,甚至可能是危险的。
为什么心理学家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呢?
心理学家曾在大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安排来自不同班级、互不认识的男女同学,边喝饮料边聊天,互相了解。
几个小时之后,心理学家发现,观点越是相似、彼此有很多共同点的学生,相处更为融洽,彼此也更喜欢对方。
而对于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学生,彼此都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好感。
心理学家得出一个结论,人际吸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相似性。越是与我们相像的人,越能拉近我们与对方的距离。
那么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年龄、性别、种扮宏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 社会 地位等基本的个人属性特征。你会发现,和你玩的最好的那些朋友,往往在这些要素上,都跟你很相像。
其次是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正肆谈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对事情的态度越相近,越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比如,你们都喜欢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同一个歌手、同一个服饰品牌等等。
最后是性格的相似。如果你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你可能会更想要结交与你“同频”的朋友,而不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同样,如果你是一个很容易焦虑担忧的人,你或许也更想找一个容易紧张的人做朋友。
因为越是与你相像的人,越能跟你产生共情、越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你的处境。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想维持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那么选择处事风格和人格特质相像的人,关系会更稳定和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相信“异性相吸、性格互补”的说法。
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对这个说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两个差别很大的人其实很难真正喜欢上对方,即便鬼使神差地在一起,日后也会产生很多矛盾。
并且,很多人以为的“异性相吸”,并不是真正的相互吸引,里面带有很多的“误导性”。
比如,某些所谓的“异性相吸”,其实不过是一种“利益的交换”。
在人际市场上,一般来讲,人们会倾向于找那些和自己条件水平相当的人做伴侣。比如,漂亮的人会倾向于找漂亮的伴侣,有钱人也会倾向于找有钱人做伴侣。
但问题在于,择偶市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均衡。
一个人长得很漂亮但没有钱,那么他可能会用长相来换金钱,反之一个人很有钱但却其貌不扬,那么他可能会用金钱来换长相。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都在人际市场上寻找跟自己身价整体相当的伴侣。
很多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看起来相互吸引,可能只是各自“优势”的匹配交换。真正吸引他们的并非是对方这个人本身,而是对方的“适配价值”。
除了匹配价值,人们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两个人想要真正了解彼此,需要充分的时间。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裂缺碰,在跟喜欢的人约会时,总是会夸大对方身上的优点。并且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让自己相信,对方和自己有很多共同点,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都是在跟自己幻想中的对象恋爱结婚。当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彼此的真面目会显露出来。
如果发现对方和自己其实没有太多共同点,会很失望,但是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并不容易。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即便两人知道彼此存在很多差异,两个人可能还是会在一起,但追溯源头,两人并不是因为“相异”而相吸。
在选择伴侣时,如果对方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那么他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可能会认为温柔体贴、性格稳重的人更有吸引力。
但心理学家指出,我们不应该过分的强调这种互补性。因为任何一段长期关系,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大学新生的实验,他们发现,大学新生在最开始的几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互补性,大家都是各自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说话做事,但是几个月之后,这种互补性变的非常明显。
如果室友是一个不爱说话、很内向、很冷漠的人,那么其他室友都会对他敬而远之;如果室友是一个非常开朗随和的人,那么其他的室友也会对他非常友善;如果室友非常胆小懦弱,那么其他室友可能会不时地欺负他、捉弄他。
与其说这是一种互补,不如说,这是关系在进展一段时间后,所表现出来的顺从与支配的平衡。
在爱情和婚姻中,这种顺从和支配的关系非常普遍。
如果伴侣一方主动支配,另一方自愿顺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两个性格不同的人,是彼此相互吸引的。
但是如果这种顺从和支配关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出于一种强迫性和无奈,那么我们则不能说两个人因为“相异”而相吸。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都喜欢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爱和支持的伴侣。
最有吸引力的伴侣,绝对不是性格不同的伴侣,而是那些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很多相似点,同时又拥有我们想要实现但还未实现的那些理想特征的人。
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说,一个人就不能选择一个和他不同的人。如果两个人不同,但是能够“相容”,彼此都有自信、都有能力来处理差异和冲突,那么他们也会发展出一段不错的亲密关系。
但如果你没有那么确信,还是建议你选择一个和你相似的人,会更为稳妥。
首先我们来谈谈‘’相似型‘’:
不是说相似型婚姻不适合,而是遇事要么极左,要么极右;容易极端。如性格开朗,事业顺还好相处;如遇大问题,且双方性格都要强,互不谦让;产生的矛盾要大一些,甚至导致家庭破裂;这要考验双方忍耐性,尽量压制性情;以家为中心,夫妻和睦相处;婚姻才能幸福。
夫妻“互补型”(最适合婚姻生活)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夫妻性格差异互补,处事冷静对待;有矛盾容易化解处理。外向型和内向型,应尊重夫妻的 情感 ,在外不做伤害夫妻感情的事;暴躁性与温柔性,首先在家要压制性情;遇事好商量,不可动粗;活跃性和冷静性,应适时有度;听其劝不乱作为,共同把握分寸;夫妻之间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夫唱妇随;相互尊重,舒舒服服过一生。
相对而言,互补型的夫妻更适合婚姻生活。第一,由于自身缺乏的正是对方具有的,因此,彼此更容易对对方产生兴趣,互为吸引。第二,如果双方能互取彼此之长,家庭生活中的优势更为明显。1+1>2。第三,内向或温柔的人对于外向或直率的人包容性强,外向或直率的人对内向或温柔的人感染力强。第四,性格互补能够创造更多的情调,弥补对方的不足。
世上任何事都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之说。夫妻互补的好,家庭是和谐快乐的;互补的不好,性格对立,家庭将永不安宁。最关键的要素是婚前彼此对眼有感觉,婚后相互对心有情意。缺乏内心真正的爱,无论互补型还是相似型,都没有意义和价值,都不重要。有爱又有情,三伏天都感到清凉,三九天都感到炽热;无爱又无情,犹如六月冬夏日寒。只有认真对待婚姻,相互珍惜缘分和感情,才能把握人生幸福。
其实讲这个,我实话说,真没有必要。
很多人给爱给情人加了个定义,说什么类型,什么样子,什么性格。
其实后来发现,没多少人会按照自己的幻想型去找对象。因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爱上人了,爱上人就不会去给定义。
所以。无论什么类型,爱就好。
如果真的有爱,才会去经营爱,懂得保鲜与持久。如果不爱,即使可以生活,也是空壳的生活。
相似的吧。就像一个有主见一个没主见,属于互补的一种吧,如果老让一个人出主意,没主见的人省事了,有主见的人可累惨了。两个都有主见的,属于相似吧,两种方法可以参考一下不好吗?就算两个都是强势的人,但我相信如果足够相爱,双方都会退让,一起成长。但遇到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即使忽略男女也不是太容易吧!大体上我认为,三观一致的人就是相似的人。
在我看来互补型比较适合婚姻生活!因为性格一样的话比方说两个人都强势那结婚之后吵架的机会就太多了!
一个强势一个弱势有一个当家做主就可以两个都当家做主家里意见相同还行不同的话估计又会吵上了!
两个都弱势日子过得铁定不如一个强势一个弱势的!所以个人觉得选择互补比类似的性格要幸福一些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互补型更适合。
简单点说,相似型适合谈恋爱,互补型适合结婚,相似的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补的体贴照顾能包容你,最后决定的还是和谁在一起比较开心快乐!说真的,互补的玩的开心,有共同语言,,相似的能让你感受到被照顾的感觉很幸福。
按照阴阳互补,取长补短的自然法则,应该是互补型婚姻更和谐,如果两个人都柔弱或者强势,处理问题不是悠柔寡断,就是各自为政,所以还是互补的好,而且生活中两种不同的性格更有吸引力,不断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岂不更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