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犯哪些错误?一旦犯了错误怎么办呢?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视频,小孩子躺在地上大声哭闹,而爸爸妈妈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网友看了之后都在调侃,孩子们这套不管用,都是爸爸妈妈当年玩儿剩下的……作为一个妈妈,看见孩子这样的哭闹,是很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的。
不过,父母这样在一旁看着孩子哭闹的教育方式,让我想起之前听樊登读书的时候记下的一些知识点。樊登讲过家长常见的5种错误教育方式,其中就有这个“放任型”方案。那具体是哪五种方式呢?
一,控制型管教
当一个孩子抓狂,躺在地上哇哇大叫的时候,控制型的父母会过来说,我数321,你给我起来。控制型管教下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孩子会走向两种极端:
要么他会去控制别人,因为他在一个控制型关系中长大,那么他习得的相处方式就是去控制别人;要么他会失去自己的动力,变得懦弱,没有主见,凡事都听别人的。
二,贿赂型管教
当孩子哭闹不休的时候,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别哭了,爸爸给你买糖。
而贿赂型管教的后果是什么呢?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不可能永远被贿赂,当孩子养成习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找到一个条件,找到一个外在的东西来满足他,那样孩子就做任何一件事都找不到这件事本身的乐趣,而只能看到一件事带给自己的后果,这样他和世界的相处模式,就变成一种交换关系。
这两种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教育方式了,我们成为父母后,没有经过思考,直接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汲取了我们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教育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并没有动脑子去想其他方式。
樊登说,“如果你停止不了威胁和交换,那么你会在家里反复上演这些剧目。”事实的确如此,做为父母,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三,放任型管教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放任型家长会说,让他哭吧,小孩子哭一哭身体好,不要管他。
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对孩子来说,他都已经躺在地上哭了,爸爸妈妈还是无动于衷,那以后孩子就不敢再去信任父母给自己的爱。还有一个问题,放任型教育下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成瘾性人格。
什么叫成瘾性人格呢?就是孩子做一件事情,做起来没完,打游戏、玩手机、抽烟,他沉浸在其中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因为,孩子需要一个东西来给他带来一些支撑,他没有从父母亲那里得到足够的支持,那么他就容易依赖一个东西,游戏、小说、漫画等等。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沉迷于打游戏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长对他关心不够的孩子。
四,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摔了一跤,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会过来说,不疼不疼,站起来,没事。还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摔倒哭了,还会说,这有什么,男子汉摔倒了不要哭。
这种教育下,孩子的感受经常被忽略,虽然他会慢慢的变得坚强,但是他也学会了忽略他人的感受。
五,以消极的后果进行惩罚
比如孩子不按时吃饭,妈妈会惩罚孩子不许看电视。
这样的规矩看似有道理,这个惩罚也好像既没有伤到孩子的身体,也没有伤到孩子的心灵,但是,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这个惩罚就叫做消极后果,纯粹是因为大人手中有惩罚孩子的权利。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就是孩子根本理解不了他的错误,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而只是看到,大人手中有特权。说完了错误的教导方式,那么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很多父母迫不及待想问了。
其实,当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无非是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能够明白父母纠正他的良苦用心,知道父母是无条件的爱他的。
这也就是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很难拿捏的那个“爱与规则”的度。
《正面管教》这本书,交给我们一个词,叫做“温和而坚定”,这个处理方式,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正确方式。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很多父母教育之路的“启蒙者”,看了之后真的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启发,转变你的教育观念,重塑你的教育方式。另外还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新手父母一定要看一看。
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躺在地上哭,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走过去有力的抱住孩子,在他耳边语气温和而态度坚定的告诉他,“妈妈知道你非常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已经说好了,今天不会买玩具,所以不管你怎么哭闹,妈妈都不会给你买的,因为你这个月已经买了很多玩具。妈妈抱着你,等你不生气了我们再走哦。”
一次这样的对话,可能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但是在平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教育他的目的和方式。
樊登讲了一个他和孩子的故事。有次他批评完儿子,带着儿子去小区散步。走在路上,樊登问儿子:“你看路边的树,为什么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的?”儿子想了一会儿说:“因为直的有人修剪吧?”
樊登说:“恩,你说的很对。”然后樊登又问儿子:“那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有时候会批评你吗?”儿子想了更大一会儿,然后问爸爸说:“你们是不是在修剪我呀?”
樊登说:“对了,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爸爸妈妈是你的监护人,你知道监护人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我们要对你负责,我们希望你安全,希望你健康,希望你长得像树一样直,所以爸爸妈妈有时候会纠正你的一些行为,你能理解吗?”
孩子马上说,“我能理解。”樊登又说:“但是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你的哦!”
这就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关系,爸爸妈妈不是强权,非要逼着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因为爸爸妈妈需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需要给自己提供一些建议,而且爸爸妈妈永远是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