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失败有什么原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但最终北伐还是失败了,那么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希望你喜欢。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主观因素:自关羽失荆州被杀,刘备又大败于夷陵,蜀汉的 军事 实力已经远逊于曹魏。此后蜀汉虽在诸葛亮等人的指引下有一定的发展,但直到诸葛亮率军北伐时实力与曹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按照诸葛亮所说此时的蜀汉已经是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观因素:1.诸葛亮在关中一带作战,而此地与汉中之间的道路十分险阻,使之运粮不便,浪费了更多的人力。2.蜀汉后主无能,当诸葛亮在外作战时不能给他一个稳定的后方。3.蜀汉国土面积较小,兵力相比强大的魏国明显不足。
国力
1.蜀汉国力弱小。兵民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不可能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即使初战攻克长安,作为曹魏首都洛阳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
2.而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异常,蜀军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对手。
3.蜀军粮运险远,难以抗衡。假如固守长安,而魏军切断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会出现问题,更不用说在关中平原上以区区蜀汉步兵与曹魏精锐骑兵相对抗了。
地势
1.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关于陇山之险要,在东汉开国平定隗嚣割据的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因此陇右是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诸葛亮五次用兵当中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2.陇右盛产骏马。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蜀军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之危。而且曹魏骑兵的骏马大多数都是从陇右获取(少数是从幽州、并州获取),一旦蜀军占领陇右,那么曹魏的骑兵数量则会大大的减少!
3.陇右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蜀军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变数
1:不能派出很多兵马,因为人多会被魏国发现。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为长安乃是一座雄伟大城。
2.长安乃是曹魏西部屏障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况且长安距离洛阳实在太近。洛阳又是曹魏的首都,城内护卫兵马肯定众多。如果诸葛亮派出的军队一时之间攻不下长安,那么一旦曹魏派出两路援军,一路直扑长安解围,一路直取子午谷断绝蜀军退路。那么兵出子午谷计划等于就是送死!
3.魏延所说:夏侯懋会弃城逃跑。这话可信度不高!长安城乃是一座大城,是曹魏王朝仅次于首都洛阳的一座大城!长安城内怎么会没有贤良之才,先不谈贤良之才的能力有多高,但起码能将长安守上一个半月的人才总是有的吧!以长安的地位之高、重要性之大、人口之多、防御之强,夏侯懋即便是愚蠢如猪,也绝对不会弃城而逃,因为很简单,守都没有守就逃,下场必死无疑。而且夏侯懋肯定清楚,长安距离洛阳很近。只要坚守不战,等待援军必然会胜利。
陈寿认为北伐失败的原因有三:1.是诸葛亮的才能擅长于治军治国,奇谋不是他的长处。管理人民的能力比他用兵的谋略要强。2.是与之对阵之人,有的是当世的人杰,如曹真、司马懿。诸葛亮难以轻易战胜他们。3.是敌众我寡,魏国国力远胜于蜀汉,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动进攻强者,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的确难以取胜。
裴松之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裴松之注引《 三国 志·蜀书》卷三十五引自袁子的说法: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 天下 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诸葛亮北伐次数
诸葛亮北伐共有5次,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义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
诸葛亮北伐路线
蜀国在失去荆州后,诸葛亮的北伐路线有四条。
(1)西出祁山,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并与羌人取得联系,占据凉州。
(2)经过褒斜谷,北出散关,直取陈仓、眉城、武功,最后攻占长安。
(3)通过奇袭,走子午谷,直接占领长安。
(4)向东经水路攻取上庸、魏兴二郡,并与东吴联合攻取荆州。
路线一:诸葛亮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27年的第一次北伐,但最后因街亭之战而失败
第二次是公元231年的第四次北伐,最后因粮尽撤退,途中射杀了魏军名将张颌。
路线二:诸葛亮也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28年的第二次北伐,最后因郝昭死守陈仓而被迫撤退。第二次是公元234年的最后一次北伐,最后因诸葛亮病逝而撤退。
缺点是这里利于骑兵作战而不利于步兵作战,而且有魏军的坚城防守。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主观因素:自关羽失荆州被杀,刘备又大败于夷陵,蜀汉的 军事 实力已经远逊于曹魏。此后蜀汉虽在诸葛亮等人的指引下有一定的发展,但直到诸葛亮率军北伐时实力与曹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按照诸葛亮所说此时的蜀汉已经是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观因素:1.诸葛亮在关中一带作战,而此地与汉中之间的道路十分险阻,使之运粮不便,浪费了更多的人力。2.蜀汉后主无能,当诸葛亮在外作战时不能给他一个稳定的后方。3.蜀汉国土面积较小,兵力相比强大的魏国明显不足。
国力
1.蜀汉国力弱小。兵民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不可能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即使初战攻克长安,作为曹魏首都洛阳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
2.而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异常,蜀军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对手。
3.蜀军粮运险远,难以抗衡。假如固守长安,而魏军切断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会出现问题,更不用说在关中平原上以区区蜀汉步兵与曹魏精锐骑兵相对抗了。
地势
1.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关于陇山之险要,在东汉开国平定隗嚣割据的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因此陇右是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诸葛亮五次用兵当中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2.陇右盛产骏马。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蜀军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之危。而且曹魏骑兵的骏马大多数都是从陇右获取(少数是从幽州、并州获取),一旦蜀军占领陇右,那么曹魏的骑兵数量则会大大的减少!
3.陇右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蜀军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变数
1:不能派出很多兵马,因为人多会被魏国发现。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为长安乃是一座雄伟大城。
2.长安乃是曹魏西部屏障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况且长安距离洛阳实在太近。洛阳又是曹魏的首都,城内护卫兵马肯定众多。如果诸葛亮派出的军队一时之间攻不下长安,那么一旦曹魏派出两路援军,一路直扑长安解围,一路直取子午谷断绝蜀军退路。那么兵出子午谷计划等于就是送死!
3.魏延所说:夏侯懋会弃城逃跑。这话可信度不高!长安城乃是一座大城,是曹魏王朝仅次于首都洛阳的一座大城!长安城内怎么会没有贤良之才,先不谈贤良之才的能力有多高,但起码能将长安守上一个半月的人才总是有的吧!以长安的地位之高、重要性之大、人口之多、防御之强,夏侯懋即便是愚蠢如猪,也绝对不会弃城而逃,因为很简单,守都没有守就逃,下场必死无疑。而且夏侯懋肯定清楚,长安距离洛阳很近。只要坚守不战,等待援军必然会胜利。
陈寿认为北伐失败的原因有三:1.是诸葛亮的才能擅长于治军治国,奇谋不是他的长处。管理人民的能力比他用兵的谋略要强。2.是与之对阵之人,有的是当世的人杰,如曹真、司马懿。诸葛亮难以轻易战胜他们。3.是敌众我寡,魏国国力远胜于蜀汉,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动进攻强者,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的确难以取胜。
裴松之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裴松之注引《 三国 志·蜀书》卷三十五引自袁子的说法: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 天下 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诸葛亮北伐次数
诸葛亮北伐共有5次,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义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
诸葛亮北伐路线
蜀国在失去荆州后,诸葛亮的北伐路线有四条。
(1)西出祁山,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并与羌人取得联系,占据凉州。
(2)经过褒斜谷,北出散关,直取陈仓、眉城、武功,最后攻占长安。
(3)通过奇袭,走子午谷,直接占领长安。
(4)向东经水路攻取上庸、魏兴二郡,并与东吴联合攻取荆州。
路线一:诸葛亮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27年的第一次北伐,但最后因街亭之战而失败
第二次是公元231年的第四次北伐,最后因粮尽撤退,途中射杀了魏军名将张颌。
路线二:诸葛亮也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28年的第二次北伐,最后因郝昭死守陈仓而被迫撤退。第二次是公元234年的最后一次北伐,最后因诸葛亮病逝而撤退。
缺点是这里利于骑兵作战而不利于步兵作战,而且有魏军的坚城防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