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被“惯坏”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很多人相信,如果大人总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被“惯坏”。
有这个信念的家长也会认为,如果他们惯着孩子、总是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孩子就会变到无限制并且贪婪地索取下去。
家长们认为,“惯坏”意味着孩子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这时候无数的标签就会被贴在孩子的身上:自私、不考虑他人、无纪律、贪得无厌等等。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新西兰有69%的妈妈认为孩子是有可能被“惯坏”的。正是出于这样的恐惧,参与这项调查的妈妈们都会压制住发自内心的爱与温暖,并且会压抑自己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热情。
在我生完孩子之后,我妈妈经常跟我传授的一句她的“育儿宝典”:要给一个好心,但不能给一个好脸。意思就是大人要树立权威,爱孩子要放在心里,表面上不能上显露出来,不能惯着孩子。
每当何小嘟提出需要我及时满足时,我妈妈就会在旁边说:你不能这样,你这样太惯着他了,会把他惯坏的。
事实上,在这样的“娇惯”下,到目前为止,何小嘟一直都是一个遵守规则、比较自律的孩子。分享几个他成长中的小故事。
记得在他两岁半时,我第一次带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要求他低头他就低头,要求他不动,他就乖乖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全程都特别配合。
还有在他三岁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给他办了一个借书卡。我领他借书的时候告诉他:在这里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讲话哦。然后,他选书的时候,都是压低声音跟我说话。直到出了借阅区门口的那一刻,才变回正常的声音。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提出的需要,只要我能满足,我都会去及时满足他。比如说他两岁多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到现在也没有所谓的“手机瘾”——只要有更好玩的事情出现,他绝对会把手机丢到一边,不会贪恋手机。他三岁多时,开始爱上了棒棒糖,经常让我给他买。我就直接给他买了一个大糖盒,并且让他自己管理,跟他约定每天只吃一个。他也做到了,每天只从里面拿一个出来吃。
通过我和孩子的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及时满足并不会惯坏孩子,而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接纳和支持。
孩子对于亲情的渴望,与生理需求(比如饥饿、口渴等)一样,都要有满足的时候。当需求被满足后,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更可能发展出自律、自控、合作等美好的品质。
有这个信念的家长也会认为,如果他们惯着孩子、总是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孩子就会变到无限制并且贪婪地索取下去。
家长们认为,“惯坏”意味着孩子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这时候无数的标签就会被贴在孩子的身上:自私、不考虑他人、无纪律、贪得无厌等等。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新西兰有69%的妈妈认为孩子是有可能被“惯坏”的。正是出于这样的恐惧,参与这项调查的妈妈们都会压制住发自内心的爱与温暖,并且会压抑自己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热情。
在我生完孩子之后,我妈妈经常跟我传授的一句她的“育儿宝典”:要给一个好心,但不能给一个好脸。意思就是大人要树立权威,爱孩子要放在心里,表面上不能上显露出来,不能惯着孩子。
每当何小嘟提出需要我及时满足时,我妈妈就会在旁边说:你不能这样,你这样太惯着他了,会把他惯坏的。
事实上,在这样的“娇惯”下,到目前为止,何小嘟一直都是一个遵守规则、比较自律的孩子。分享几个他成长中的小故事。
记得在他两岁半时,我第一次带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要求他低头他就低头,要求他不动,他就乖乖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全程都特别配合。
还有在他三岁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给他办了一个借书卡。我领他借书的时候告诉他:在这里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讲话哦。然后,他选书的时候,都是压低声音跟我说话。直到出了借阅区门口的那一刻,才变回正常的声音。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提出的需要,只要我能满足,我都会去及时满足他。比如说他两岁多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到现在也没有所谓的“手机瘾”——只要有更好玩的事情出现,他绝对会把手机丢到一边,不会贪恋手机。他三岁多时,开始爱上了棒棒糖,经常让我给他买。我就直接给他买了一个大糖盒,并且让他自己管理,跟他约定每天只吃一个。他也做到了,每天只从里面拿一个出来吃。
通过我和孩子的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及时满足并不会惯坏孩子,而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接纳和支持。
孩子对于亲情的渴望,与生理需求(比如饥饿、口渴等)一样,都要有满足的时候。当需求被满足后,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更可能发展出自律、自控、合作等美好的品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