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勇敢的成语有哪些

 我来答
黎约践踏猪0056
2018-01-06 · TA获得超过34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2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46.6万
展开全部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 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 一往无前: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 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 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 赴汤蹈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 挺身而出: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 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 余勇可贾:馀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 排除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 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 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 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万夫莫当: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 过五关,斩六将: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纵横驰骋: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 不甘示弱: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同“中流砥柱”。
○ 舍生忘死: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 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 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 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合适采纳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福琪学长
2022-09-24 · TA获得超过106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679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52万
展开全部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等,都是表示勇敢的成语。
一、临危不惧:
1. 【解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2. 【出自】:《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二、勇往直前:
1. 【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2.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3. 【示例】:人人俱摩拳擦掌,个个~。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三、奋不顾身:
1. 【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2.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3. 【示例】: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