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六月飞雷
高赞答主

2016-08-30 · 点赞后记得关注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9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5620万
展开全部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④别枝:旁枝。
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

【简析】
词的上片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 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上下片都写的情真 景真,笔调轻快,是一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
865399134
2008-11-19 · TA获得超过16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作者以“明月”起笔,别具匠心。夜行黄沙道中,但画面出现亮色,给人以清景幽色之感。以明月泻辉,鹊儿惊飞,离枝而去的“动”,衬出了月夜的静温和幽美。不用很多笔墨渲染月之明媚,但从“明月惊鹊”四字,却见月光之皎洁;鸟鹊跳枝,不写啼声而啼声自见。为了更显示月夜幽美,又将清风鸣蝉纳入画面。这样惊鹊与鸣蝉相呼应,明月与清风融一体,交织成画,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作者紧扣上文,将文笔一转,使画面递现,展示出另一番景象。“稻花香里”,说明此时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点明夏季,它承清风而来。因清风吹拂,才送来稻香阵阵。笔墨有序,过渡自然。在这里,如果说人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也可以。但这样理解,未免辜负了作者的一片匠心。他灵光独运,把不知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以人的思想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蛙犹如此,人乐更甚!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烈气氛和欢乐之情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这两句,作者注重自然景物和表达人物心理的关系,使得意境和情调相和谐。他巧妙地抓住了一个细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景、声、情一并写出。作者写声写景,其实都是为了突出其情——表达出因丰收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如果说上片是写夏夜之晴,着重在写物,那么下片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的思想感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幅图画的组织是颇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遂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作者对此先将笔一跃,然后又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这首词写的是夏夜,词人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感受。月明风清,稻香阵阵,蛙声一片,一派丰收景象,表明作者对稻谷丰收的喜悦之情。上下衔接,笔调活脱轻快,景物与行人惊喜之情相和谐,增强了词的表达效果。
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特色是以“数”入调,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倍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这几个数字用得巧妙无比。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的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卜格析荣轩
2019-01-24 · TA获得超过386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26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258万
展开全部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洒落山前。
  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今译】江亭(译)·夜晚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熟睡的鹊儿,
  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预示丰收),
  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
  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
  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
  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
  跑到溪头转弯处,
  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
  【译读】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雪花飞舞1009
2012-12-13 · TA获得超过13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2万
展开全部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秋日紫云
2012-09-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万
展开全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意思: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
  2.夜行黄沙道中:题目
  3.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yán)山县。
  4.“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5.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6.鸣蝉:蝉叫声。
  7.旧时:往日。
  8.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9.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10.见:同“现”,显现,出现。
  11.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12.丰年:丰收的年景 年:年景。
  13.听:取听。
  14.天外:天边。
  15.溪头:小溪边。
  16.惊鹊:惊动喜鹊。
  17.溪桥:小溪上的桥头。
月亮异常明亮,把栖息在树枝的喜鹊惊得飞离树枝,清凉的晚风出来,夹杂着声声蝉鸣,稻花香里又是丰收的一年,皆而又听到一片连绵不断的蛙叫声。明亮的月光盖过了星星的光彩,天上飘下了点点雨丝,原来要下雨了,在一个破旧的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过了一座小桥,转过一条小溪,原来土地庙旁的小店有映入眼帘。

词牌
  词牌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为以前诸体所无。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词谱
  (○平声●压声⊙可平可压△平韵脚▲压韵脚)
  明月别枝惊鹊,
  (后一句)
清风半夜鸣蝉。
  (平韵)

  稻花香里说丰年,
  (协平韵)
  听取蛙声一片。
  (换协压韵)
  七八个星天外,
  (句)
  两三点雨山前。
  (协平韵)
  旧时茅店社林边,
  (协平韵)
  路转溪头忽见。
  (换协压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