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的中药都有哪些呢?看一看血虚的症状及常用补血药吧
血虚我在前面文章讲过,是跟阳虚,阴虚,气虚做对比专门写的一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能大概区分开它们的区别。现在再重新复述一遍,给没有看过之前写的文章的新读者系统的说一下。中医上讲血虚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者萎黄,眼睑,口唇,舌质,手脚及指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精神疲惫,手足发麻或者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经闭,脉细无力等。
证候分析:导致血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方面:(1)血液耗损太过,新血未及时补充,主要见于各种出血证后,或久病,大病之后或者劳神太过,饮血暗耗或因虫积肠道,耗吸营血等。(2)血液生化不足,可见于脾胃运化机能减退,或进食不足,或因其他脏腑功能减退不能化生血液或瘀血阻塞脉络,使局部血运障碍,影响新血化生,即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
凡能补血,以治疗血虚证为主的药,称为补血药。今天给大家介绍下临床常用的七种。
一 当归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当归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当归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治疗以下4种疾病。
(1)血虚诸证;(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4)血虚肠燥便秘。
二 熟地黄 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主要治疗:(1)血虚诸证 熟地黄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
(2)肝肾阴虚诸证 熟地黄入肾经,善于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云其“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三 白芍 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主要治疗:(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白芍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如四物汤《和剂局方》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白芍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如逍遥散《和剂局方》;也可以调肝理脾,柔肝止痛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若阴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栾急作痛,常配甘草缓急止痛,即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4)敛阴止汗
四 阿胶 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治疗:(1)血虚诸证 阿胶为补血要药,善于治疗出血而导致的血虚证。
(2)出血证 阿胶味甘质粘,为止血要药。治疗妊娠尿血;阴虚血热衄血;咳嗽咳血;血虚血寒之崩漏下血等,如胶艾汤《金匮要略》;配伍白术,灶心土,附子等同用,可治脾气虚寒便血或吐血等证,如黄土汤《金匮要略》。
(3)肺阴虚燥咳
(4)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
五 何首乌 归肝肾经
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主要治疗:(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 制首乌善于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治疗血虚萎黄,失眠健忘,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治疗精血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及肾虚无子常配伍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
(2)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
六 龙眼肉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主要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惊悸怔忡,失眠健忘。龙眼肉能补心脾,益气血,安神,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用于年老体衰,产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可单用本品加白糖蒸熟,开水冲服《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七 楮实子 功效:滋肾,清肝,明目,利尿。
主要治疗:(1)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
(2)目翳昏花 本品入肝肾经,性寒能清热,清肝明目。凡肝经有热,目生翳障之症,以楮实子单味研末,蜜汤调下,如楮实散《仁斋直指方》
(3)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6-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