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5万
展开全部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这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忆秦娥娄山关的赏析

这首词,先以“西风”起句。西风,都是用来形容凄凉、悲怆之景,加之一个“烈”字,更使此景为之震撼。接着的“雁叫”更增加凄凉之感。一只或是一行高飞的大雁,在那清霜之晨,伴着一弯冷月,是多么悲凉,尤其是那雁的叫声,在空山里回荡,让人听起来真是耸然动容。接着的镜头转向“霜晨月”下的地面,那马的行走也是有气无力的踏着碎步,耳边再有喇叭传来哭咽之声,这声音,与天上的雁叫上下呼应,融为一体,有声的画面展现眼前,怎不让人撕心裂肺、寸肠揉断,真是充满了苍凉悲壮之感。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八个字做结,这个“碎”与“咽”二字用得非常巧妙,内中包含了什么样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了,不正是当时红军内部情绪低迷的象征吗?

而下篇为之一转,换别处就是另一番心情了,豪气干云,完全不同于上阕那种低沉的意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何等的豪放,抬眼望到雄关,高耸入云,坚实如铁,凡人不可越也。但就是这样的地方,我们却迈步而越,而且是从头开始,这种步伐一定是矫健、坚定的。接着,站到关上看到了什么?是茫茫无尽的群山,如大海一样波澜壮阔。“苍山如海”,这短短四个字,更彰显了“关”的雄伟与高峻,因只有居高临下,才会有这样的景象。转头再看,夕阳已残,红霞满天,明天一定是个好日子。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

《忆秦娥·娄山关》

近现代: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