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你内心的小孩》语录3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如何获得安全感
(1)适度放弃
当缺乏安全感时,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对于一些事 投注了过高的期待值 ,致使你对当下和未来充满疑虑和恐慌。 执念越深,最后受到的伤害就越深。当你对即将面临的危险情境感到极度恐慌时,不妨放弃执念,调整期待,改变方向,让自己不要长期陷入痛苦之中。
只要你肯逃避、肯放弃,这世界上就没有能让你受伤的东西。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为什么叫上策呢?孙子兵法中最厉害的就是放弃。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
当你害怕与人冲突、害怕被惩罚的时候,你是可以认㞞的。你不必非要跟一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去计较得失。也许你会损失一点利益,但比起自己内心体验到的安全感来说,这不算什么,你不必非要让自己冒险去做自己害怕的事。
听起来有点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意思,可是,你那么努力地想要实现的另外一种状态,谁规定它就一定是好的呢?
放弃也不是放弃全部,而是放弃部分。放弃艰难、辛苦的部分,放弃没必要的部分。更合理的表达就是:调整期待。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千千万万种活法,不是只有达标的人生才值得活。每种活法都是一种体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真正的区别不在于状态,而在于心态。
(2)小冒险
导致我们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是自我恐吓,而打破自我恐吓的方式就是小冒险。
往前冒一点点的险,然后检验一下有没有危险。没有危险,就再冒一点点险。这类似于游戏中的升级打怪,想要突破某种限制,想要摘取某种结果,总要一步步来。而且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你一点点地去检验这个世界、这个事件对你来说是否是真的危险后,你才能获得最真实的结果。
如果缺乏现实检验的能力,就会表现为:你第一次感觉到很害怕,而当仪器放到你脸上时,没有发生危险。但下次你还是很害怕,再下次你还是怕,无论没有危险的事发生多少次,你都还是怕。这就叫作丧失了现实检验的能力。
(3)求助
有人觉得他人都靠不住,这是因为他对他人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小困难可以靠朋友,大困难可以靠社会,总有人可以来帮助你。如果你觉得没人靠得住,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一个想象横在了你的心间,让你觉得他们都不会来帮助你,即便求助了也没有用。那么这时候你就得回到上一个方法:小冒险。做出一点突破,尝试去求助一下,略微求助一下,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求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即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而是要调整方向。有的人一被拒绝就气馁了。他们用被拒绝的结果来攻击自己,把他人的拒绝理解为“我不好”。可实际上, 被拒绝是在告诉你:这个人是不行的,你需要换个人尝试;或者这个方法是不行的,你需要换个方法再试试。
求助的前提是内化出一种对关系的信任来,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对你是友好的,相信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你。如果你的心里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跟别人有关系的,那么你就不得不独自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了。
(4)交换
有钱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买到很多爱。 有人说,用钱买来的不是真爱,但是,为什么由颜值开始的就是真爱了呢?用付出换来的就是真爱了呢?用别的换来的就是真爱,用钱争取来的为什么就不是真爱了呢?这是不是能够说明你对钱存在偏见呢?
为什么说钱可以带来安全感?因为有了钱,就可以找到很多人、换来很多资源来帮你。如果你有钱,但不会利用,不懂得用钱来获得帮助,就没有充分发挥钱的价值。
因此,获得金钱也是爱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2.零岁至一岁半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个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口欲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世界是完全没有判断力的,要完全依靠母亲存活。父母的忽视会让婴儿体验到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会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多年后依旧会影响他的生活。
如果长大后他没有去调整这样的认知,没有 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 那么他对于危险的认知就会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虽然他生理上已经30多岁了,但是在他的头脑里还存着一个小孩子看待世界的想象。
对于那些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弱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暴脾气简直就是灾难,长期生活在这种语言与肢体的惩罚中,孩子的心灵会笼罩上黑色的阴影。父母本应该保护孩子,却成了孩子的危险源。长期与危险源共处,孩子很难会不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
3..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会传递对危险的焦虑
父母自身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也有很多焦虑和担心无处安放,就会本能地投射到孩子身上。
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紧张到不行,在他们的想象里,孩子就像得了绝症一样,他们会陷入极大的恐慌中。
4.爱讲道理的父母是一个危险源
有感情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助益的,但有的父母会沉浸在自己的道理里,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说服孩子。他们所说的道理是一种强迫性灌输的道理。这种道理看起来是道理,气势上却是一种恐吓。
5. 父母的沟通姿态
父母对待别人的方式是一种危险源
身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论、对待其他人的方式,这些都会被孩子观察到,并无意识地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被这么对待。
父母的忽视会造成恐惧
父母的忽视意味着自己有被抛弃的可能,意味着自己对父母来说可能根本就不重要。这就意味着,孩子要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他会觉得没有人关心他的难处,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他的内心就没有被支持的安全感。
6.累是因为内耗,而非外在事多
感受和理性并非总是一致。
理性驱动的好处就是当你认同了社会规则时,你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当你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孝顺的好人时,你同时也会得到父母、亲戚以及身边其他人的认可和好评。
但成为一个好人未必是舒服的。你可能并不想多跟他们联系,你觉得很烦,你的感受让你很想拖延、逃避跟他们联系。
身心分离的结果就是内耗。当你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内心正在进行着一场恶战,两方势力正在互相残杀。
你的感受说:“这样做让我觉得不舒服,我不想做!”但是你的理性说:“这样做是对的,你必须这么做!”可以想象,无论最后哪个声音胜出了,你都是输家。
即使最后本我赢了,你选择了不去做应该做的事,超我也会一直责怪你,让你非常自责,休息也休息不好,享受也享受得不彻底。
很多人觉得自己明明在休息,但还是感觉休息不过来,其实就是内在充满了焦虑和评判,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很多人看起来很闲,其实没做什么事,却一直很累,原因就是如此。光身体停下来有什么用?脑子没停。外在没干活儿,内在却一直在斗争。
即使最后超我赢了,你选择了继续去做,本我也会一直拖后腿,制造困难,不让自己去做。这时候你做起事来就会效率低下、思维迟缓、创造力低,也做不出什么好的成绩来。即使你强行去做了,又因为这是你违背自己本心的决定,你也很容易感觉到倦怠、疲惫。
7. 轻松和创造来自身脑一致
身脑一致,就是你做的事正是你喜欢的事,正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你停止做的正是你不喜欢的事。你的本我和超我、感受和理性同时往同一个方向用力,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创造力大爆发,特别有想法,特别能够享受其中,就是因为他们的身脑是一致的。
身脑一致可以得到真正的轻松。当你听从内心感受的召唤,想做的时候做,不想做的时候就不做,你就懂得了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可以放松。即使你的身体暂时会累,因为你知道这是自己的选择和坚持,你的内心也是轻松的。
因此,自由也是轻松的。
内在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从来不以外在的身体在哪里作为判断,而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和你的大脑在一起 。如果你的身体在某个地方,你的内心和大脑接纳了这样的自己并且不再抗拒,转而去做你能做的事情,你就还是自由的。
比如说,心理学家弗兰克,他作为犹太人被纳粹关到了集中营里,身体失去了自由。 当他的心不再抗拒这件事的时候,他就获得了自由。 在自由的基础上,他开始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在集中营里构思、写作,并出版了经典名著《活出意义来》。
(1)适度放弃
当缺乏安全感时,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对于一些事 投注了过高的期待值 ,致使你对当下和未来充满疑虑和恐慌。 执念越深,最后受到的伤害就越深。当你对即将面临的危险情境感到极度恐慌时,不妨放弃执念,调整期待,改变方向,让自己不要长期陷入痛苦之中。
只要你肯逃避、肯放弃,这世界上就没有能让你受伤的东西。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为什么叫上策呢?孙子兵法中最厉害的就是放弃。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
当你害怕与人冲突、害怕被惩罚的时候,你是可以认㞞的。你不必非要跟一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去计较得失。也许你会损失一点利益,但比起自己内心体验到的安全感来说,这不算什么,你不必非要让自己冒险去做自己害怕的事。
听起来有点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意思,可是,你那么努力地想要实现的另外一种状态,谁规定它就一定是好的呢?
放弃也不是放弃全部,而是放弃部分。放弃艰难、辛苦的部分,放弃没必要的部分。更合理的表达就是:调整期待。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千千万万种活法,不是只有达标的人生才值得活。每种活法都是一种体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真正的区别不在于状态,而在于心态。
(2)小冒险
导致我们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是自我恐吓,而打破自我恐吓的方式就是小冒险。
往前冒一点点的险,然后检验一下有没有危险。没有危险,就再冒一点点险。这类似于游戏中的升级打怪,想要突破某种限制,想要摘取某种结果,总要一步步来。而且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你一点点地去检验这个世界、这个事件对你来说是否是真的危险后,你才能获得最真实的结果。
如果缺乏现实检验的能力,就会表现为:你第一次感觉到很害怕,而当仪器放到你脸上时,没有发生危险。但下次你还是很害怕,再下次你还是怕,无论没有危险的事发生多少次,你都还是怕。这就叫作丧失了现实检验的能力。
(3)求助
有人觉得他人都靠不住,这是因为他对他人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小困难可以靠朋友,大困难可以靠社会,总有人可以来帮助你。如果你觉得没人靠得住,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一个想象横在了你的心间,让你觉得他们都不会来帮助你,即便求助了也没有用。那么这时候你就得回到上一个方法:小冒险。做出一点突破,尝试去求助一下,略微求助一下,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求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即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而是要调整方向。有的人一被拒绝就气馁了。他们用被拒绝的结果来攻击自己,把他人的拒绝理解为“我不好”。可实际上, 被拒绝是在告诉你:这个人是不行的,你需要换个人尝试;或者这个方法是不行的,你需要换个方法再试试。
求助的前提是内化出一种对关系的信任来,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对你是友好的,相信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你。如果你的心里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跟别人有关系的,那么你就不得不独自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了。
(4)交换
有钱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买到很多爱。 有人说,用钱买来的不是真爱,但是,为什么由颜值开始的就是真爱了呢?用付出换来的就是真爱了呢?用别的换来的就是真爱,用钱争取来的为什么就不是真爱了呢?这是不是能够说明你对钱存在偏见呢?
为什么说钱可以带来安全感?因为有了钱,就可以找到很多人、换来很多资源来帮你。如果你有钱,但不会利用,不懂得用钱来获得帮助,就没有充分发挥钱的价值。
因此,获得金钱也是爱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2.零岁至一岁半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个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口欲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世界是完全没有判断力的,要完全依靠母亲存活。父母的忽视会让婴儿体验到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会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多年后依旧会影响他的生活。
如果长大后他没有去调整这样的认知,没有 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 那么他对于危险的认知就会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虽然他生理上已经30多岁了,但是在他的头脑里还存着一个小孩子看待世界的想象。
对于那些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弱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暴脾气简直就是灾难,长期生活在这种语言与肢体的惩罚中,孩子的心灵会笼罩上黑色的阴影。父母本应该保护孩子,却成了孩子的危险源。长期与危险源共处,孩子很难会不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
3..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会传递对危险的焦虑
父母自身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也有很多焦虑和担心无处安放,就会本能地投射到孩子身上。
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紧张到不行,在他们的想象里,孩子就像得了绝症一样,他们会陷入极大的恐慌中。
4.爱讲道理的父母是一个危险源
有感情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助益的,但有的父母会沉浸在自己的道理里,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说服孩子。他们所说的道理是一种强迫性灌输的道理。这种道理看起来是道理,气势上却是一种恐吓。
5. 父母的沟通姿态
父母对待别人的方式是一种危险源
身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论、对待其他人的方式,这些都会被孩子观察到,并无意识地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被这么对待。
父母的忽视会造成恐惧
父母的忽视意味着自己有被抛弃的可能,意味着自己对父母来说可能根本就不重要。这就意味着,孩子要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他会觉得没有人关心他的难处,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他的内心就没有被支持的安全感。
6.累是因为内耗,而非外在事多
感受和理性并非总是一致。
理性驱动的好处就是当你认同了社会规则时,你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当你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孝顺的好人时,你同时也会得到父母、亲戚以及身边其他人的认可和好评。
但成为一个好人未必是舒服的。你可能并不想多跟他们联系,你觉得很烦,你的感受让你很想拖延、逃避跟他们联系。
身心分离的结果就是内耗。当你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内心正在进行着一场恶战,两方势力正在互相残杀。
你的感受说:“这样做让我觉得不舒服,我不想做!”但是你的理性说:“这样做是对的,你必须这么做!”可以想象,无论最后哪个声音胜出了,你都是输家。
即使最后本我赢了,你选择了不去做应该做的事,超我也会一直责怪你,让你非常自责,休息也休息不好,享受也享受得不彻底。
很多人觉得自己明明在休息,但还是感觉休息不过来,其实就是内在充满了焦虑和评判,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很多人看起来很闲,其实没做什么事,却一直很累,原因就是如此。光身体停下来有什么用?脑子没停。外在没干活儿,内在却一直在斗争。
即使最后超我赢了,你选择了继续去做,本我也会一直拖后腿,制造困难,不让自己去做。这时候你做起事来就会效率低下、思维迟缓、创造力低,也做不出什么好的成绩来。即使你强行去做了,又因为这是你违背自己本心的决定,你也很容易感觉到倦怠、疲惫。
7. 轻松和创造来自身脑一致
身脑一致,就是你做的事正是你喜欢的事,正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你停止做的正是你不喜欢的事。你的本我和超我、感受和理性同时往同一个方向用力,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创造力大爆发,特别有想法,特别能够享受其中,就是因为他们的身脑是一致的。
身脑一致可以得到真正的轻松。当你听从内心感受的召唤,想做的时候做,不想做的时候就不做,你就懂得了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可以放松。即使你的身体暂时会累,因为你知道这是自己的选择和坚持,你的内心也是轻松的。
因此,自由也是轻松的。
内在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从来不以外在的身体在哪里作为判断,而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和你的大脑在一起 。如果你的身体在某个地方,你的内心和大脑接纳了这样的自己并且不再抗拒,转而去做你能做的事情,你就还是自由的。
比如说,心理学家弗兰克,他作为犹太人被纳粹关到了集中营里,身体失去了自由。 当他的心不再抗拒这件事的时候,他就获得了自由。 在自由的基础上,他开始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在集中营里构思、写作,并出版了经典名著《活出意义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