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何没有先解决契丹问题?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并没有完全统一天下,在南边还有李煜,即便将其吞并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否则一旦前方兵力吃紧,后方的防御就会空虚,那些心怀二意的人很可能趁机反扑。西边则是趁机发展壮大的西夏,北方除了契丹人所建立的大辽之外还有北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将这些对手一一击败,也得巩固时局,但如果失败就很可能遭到这些对手的围攻,很可能像当年辽世宗那样落荒而逃。而在契丹这方面,他们大多时候都如同铁板一块,除非遇到辽穆宗这样嗜睡的皇帝,否则他们占据幽云十六州,地势高耸还一马平川,能够灵活地运用骑兵,这都是他们的优势,所以赵匡胤也不敢轻易的北伐。
赵匡胤曾经与契丹扶持的北汉交过手,因为大辽建国之初,就发现无法占据北汉,所以退而求其次,扶持北汉当自己的傀儡,只有先将北汉打败,才有资格和大辽交手。而这个过程不但缓慢,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修生养息,毕竟当时喊的口号是降北宋万人卸甲,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乱,人们的反战情绪非常高,这也是一个客观因素。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正是辽穆宗时期,如果他没有篡权,的确能够名正言顺地向北进攻,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只能先巩固自己的权利,避免北宋发生内乱,在当时支持柴荣的势力不在少数,就连赵匡胤都得好好对待柴荣的后代,这也导致他失去了进攻大辽的时机。
直到赵光义继位之后,大辽的大权被太后萧卓把控,他认为对方并不足为惧,结果吃了一个大亏,这也客观说明大辽底蕴之雄厚,当战场在中原的时候,赵匡胤还可以占点便宜,但是当战场来到对方的地盘,他们经营幽云十六州已经数十年,根深蒂固,就很难将其打败了。
作为大宋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可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但是任何明君都有着他的短处,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后并未兵锋直指契丹,以至于整个大宋王朝从头到尾都饱受着契丹的骚扰。也许有人会觉得赵匡胤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但事实上赵匡胤并不是不想解决契丹这个边境猛虎,当时的他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首先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通过兵变获得皇位的,刚刚建立的大宋王朝并不像表面那么光鲜亮丽,背地里依然有着不少的暗流涌动,国内依然有着很多忠于后周的人,王朝内部并不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匡胤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发动对契丹的战争,如果赵匡胤贸然发起战争,那么就难免会有心怀鬼胎的人在国内趁机作乱,这显然是赵匡胤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赵匡胤根本无法出兵征讨契丹。
其次契丹在当时是一个军事非常强大的国家,并不是宋朝想要解决就能够解决的。契丹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在冷兵器时期游牧民族在战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从小就熟练为狩猎,他们的骑兵所向披靡。相比于契丹国,刚刚建立的大宋军队仍以步兵为主,大宋国内没有那么多优良的战马,也没有所向披靡的骑兵,两国一旦开战很明显大宋是处于弱势的一边,所以并不是赵匡胤不想解决边境的隐患,而是新生的大宋没有这个能力。
契丹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和大宋僵持数百年的原因,而作为以兵变建立国家的大宋,他们对于武将一直都是抑制和不重视,这样一个不注重军事的国家如何能够解决契丹这个骑兵强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