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更喜欢利率偏低的定期存款,而不选择4%-5%的理财,原因是什么?
相对而言,银行的服务更稳定,而银行提供的理财方式中除了定期存款,还有理财产品。据银行职员称,储户更喜欢利率偏低的定期存款,而不选择4%-5%的理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据银行职员称,银行提供的R3以下的理财服务的风险性并不大,并且年化利率可以达到4%-5%,比定期存款高了不少。但是在向储户推荐理财产品时,储户的接受度并不高,所以导致业绩难达标。为此不少职员表示疑惑,为什么大多数人更中意2%-3%的定期存款呢?
一、理财产品有门槛,而存款门槛低
银行存款的门槛比较低,无论是多少钱都能够存,并且有利息。而银行提供理财产品是有门槛的,至少需要五万起投,如果想要实现更高的收益率,起投的数额会更大。一方面五万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不少人都身背贷款,物价上涨幅度大,赚钱不易,所以存五万也不是小数目了。
另一方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就意味着要把五万、十万的钱封闭起来,取出不便。谁也不敢保证在资金被封期间是否会出现问题,一旦家里有急用,钱拿不出来这就是麻烦事儿,难道要去借钱吗?所以,更多人会在手头有点钱或者发工资后,直接存银行定期,拿利息。
二、定期利息也较为可观
定期的利息也不是很低,定期存款的利率是不同的。长期存款比短期存款利息高,大额存款比一般存款的利息高,并且不同银行之间的利息也是不同的。
当前电子消费盛行的时候,很多居民把钱转入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既可以实现日常消费的便利,又能收取活期利息。此外股票高收益的属性还是吸引了一部分的民众,我国的股市资金量不断增加,所以银行可吸纳的存款本来就不多。
而银行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放贷,赚取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所以吸纳的存款量越多,银行的盈利性越高。而阻碍银行吸纳存款的,还有储户对银行的选择。既然选择银行存款的理财方式,那就要选择安全性更好的。相对中小型银行而言,大银行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更高,所以储户更希望存入大银行。
这就导致了中小型银行吸收不到存款,为了保持盈利,部分中小型银行选择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定存利率,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可以达到3.98%。
而R3以下的银行理财,年化利率了也仅仅是维持在4.12%-4.5之间,并且还存在募集期和到账期,这两个时间是不存在收入的。所以整体换算下来,R3以下的理财产品利率跟银行定存差不了多少。
并且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仅仅是预期,并不能保证收益率。如果在国家大盘下滑严重,或者是银行运营失误的情况下,还是有赔本的概率的。
尤其是在刚刚经历过疫情后,钱越来越不好赚了,居民消费下降,各行各业都受影响,股市也不景气。因此在收益差不多,并且理财产品风险性大的情况下,储户更愿意选择定存。
三、储户对理财产品不信任
储户对理财产品不信任,这也是有原因的。投资理财一直都广受居民的关注,在银行理财产品刚刚推出时,很多储户在没有详细了解产品的情况下,奔着高利率,选择了购买。但是要知道预期利率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早前购买理财产品的不少人吃了亏,钱缩水了,储户不满意,跟银行起了冲突。
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居民是去银行存钱才会接触理财产品,而选择银行存款的居民本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比较低,再加上本金都拿不回来,所以起冲突是必然。
一起起事件被爆出后,居民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信任度不高,所以购买的意愿也很低。无论是银行职员把理财产品说得天花乱坠,储户都不愿买单。并且从去年开始,银行不再为理财产品进行兜底了,这使得风险性进一步加大。对于低承受能力的人而言,更不愿购买理财产品,反而选择银行定期存款。
四、跟储户的年龄阶段有关
现在储户中老年人占大多数,毕竟年轻人大都存不住钱。首先年轻人的收入普遍偏低,而消费的欲望偏高,所以根本存不下钱。其次是年轻人根本没有存钱应对突发状况的觉悟,月光族成为主流。
对于中老人储户而言,如果想要选择投资理财产品,就会对相关的产品进行充分的理解,一定会慎重再慎重。银行的理财结构中主要是在黄金、外汇等方面,需要中老年人了解得比较多。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可能收益率比较高,但是麻烦并且风险比较大,还不如选择银行存款,省心到期拿钱就行。
总结
综上所述,储户不愿选择理财产品更倾向于定投的原因,主要还是风险性偏高,而收益率不高。我国的理财方式很多,但遵循的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原则。如果承受力高,并且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股票债权等方式。反之则可以选择银行存款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