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的结构
左右结构
颜(拼音:yá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颜”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指两眉之间,俗称“印堂”的部位。
后引申为额头,又引申为脸面。颜在古代也指匾额,因为匾额的位置与额头的位置相当。另外颜也作颜色讲。“颜色”本义是面容、面色,中古时开始指色彩。
文字源流:形声字。西周金文作图1、2,右下部为形旁页(xié),左上部为声旁“彦”。“页”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yè,是量词,表示书册的一张。一个读作xié,是名词,指人的头部,是字的本义。
“页”(xié)是个象形字,凡是用“页”作形旁的字,意义都跟头部有关。如“颜”的本义指的是头部的一个区域。刘钊《古文字构形研究》说,金文右下的构件应该是“面”字,说明此字本义是与面部有关的。
有人说,古人用“彦”作“颜”的音符,是因为“彦”指有才有德的人,也有美士的意思。而人的脸面以眉清目秀为美,所以用“彦”作声符并会意。
《说文解字》说:“颜,眉目之间也。”字面意思是眉毛和眼睛之间的部位。清代学者段玉裁认为“颜”的本义是指两眉之间,俗称“印堂”的部位,而把《说文解字》的说解“眉目之间也”改成“眉之间也”,他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考虑到“颜”,
这个字有一个常用意义,指眉毛上到发际的部位,即前额。西汉学者扬雄在《方言》里说:“颜”在方言里表示“额”。